教科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下册1.5制作塔台模型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下册1.5制作塔台模型说课稿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12-23 20:0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制作塔台模型》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的第5课《制作塔台模型》。下面我将从以下4个部分展开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项目分析
首先,第一部分是项目分析。本课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小小工程师”单元,这个单元的核心概念是工程,工程是将自然科学的原理应用到工农业生产部门中去而形成的各学科的总称。可是相对来说六年级学生对工程的理解较为抽象,所以我将这个单元整合成单元式项目化学习,让学生通过塔台建造的实践活动,经历“工程”的系统过程:明确任务—设计—建造(模型)—评估—改进,初步建立对工程的了解,感受工程的复杂与魅力。在项目化学习实践中提升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在2022新课标中属于工程设计与物化领域,涉及到科学概念13:物化是选择合适的工具和材料,实施设计方案,做出初步的产品或实物模型。具体到本课学习内容要求是13.3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
以下是由整个单元的驱动性问题引发的子问题,每个子问题会对应相应的课时,每个课时有相应的学习目标,那第五课已经是处在项目的后半段了,在本课中具体要求学生依照设计方案,制作出塔台模型。
教科书直入主题设计了两个板块内容,分别是“制作”和“研讨”。“制作”板块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动手制作”动手制作区别于手工课。学生需要遵循设计图纸进行模型的制作。
第二步“模型展示”,各组展示不同样式结构的塔台模型成品,进行本组塔台模型优点与不足的交流。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的分析,在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认知结构的基础上,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目标:认识到制作模型是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
科学思维目标:能依照设计方案,制作出塔台模型。并能根据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反思所制作模型的优劣。
探究实践目标:体验坚持完全按照设计图进行模型制作。同时选择适合的材料完成塔台的制作,提高塔台的稳定性及建造性
态度责任目标:乐于探索塔台制作过程,善于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初步形成质疑和创新的品格
接下来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塔台模型。
难点:能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引发新思考突破难点
二、学情分析
对于本课的学情,虽然学生对我们身边的塔台比较熟悉,但是他们很少思考塔台是怎样建造的,怎样设计的,更没有亲自动手建造的机会。前两课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进行了塔台标书和模型设计,本课继续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塔台模型制作。在制作过程中,提升学生动手制作、组内分工协调、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再次让学生体会到了工程的关键是设计,让学生更加深入体会、理解工程的复杂性与系统性。
三、教学教法分析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本课我准备采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用真实情景导入,让学生将项目化学习与真实的生活相联系,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有意义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中做到长时探究,并且贯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探究时采取团队合作的形式进行。在项目化学习的开展过程中将评价与教学整合,不但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也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这样的项目化学习,始终由评价标准来引领、调整、完善学生的学习,以更好地走向学习目标,真正实践“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四、项目实施过程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堂课的项目实施过程:
1、在上节课中,学生已经设计了塔台,在本课开始前教师提前下发前置学习单,让学生对制作塔台产生的问题展开讨论进而自然地了解本节课的任务,明确制作塔台模型的注意事项。
2、讨论出注意事项后,明确建造要求,为顺利开展制作活动奠定基础。
3、在制作前,除了说出注意事项,经过学生们的讨论分析,大家也一起确定了制作模型的步骤。这个过程中,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盖房子为了让房屋稳定,是从打地基开始。我们的塔台模型也是一样要从底座开始搭建。
4、制作模型时,学生对照着评价表和设计图相结合进行制作,制作过程中碰到不合理的细节,和同学交流思考,并对设计图进行调整,最后按照新设计图来制作,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5、制作完成后,同学们先对本组的进行自评。因为本课是建造塔台,所以我们只对塔台的美观、材料成本统计、分工合作进行评价。自评后,采用画廊漫步的形式,各项目组长介绍探究成果,各项目小组组员按图片顺序走动对照评价标准相互评价。在这个过程中,组组移动互评优缺点,积极引导学生,让他们发现本组塔台哪些方面做的好,哪些方面出现了问题,并不断改善自己的作品
6、最后的交流环节,引导学生对所有的塔台进行分类,学生共同讨论得出四种塔台的特点。像围栏顶端安装了防护栏,主要是为了安全。底托抗震形的底座面积大,对抗震有较高的效果。金字塔,稳定性较好。再归纳塔台的共同点都采用了大量的三角形框架和上小下大的结构。重新激发学生搭建塔台的热情,从而对塔台的设计制作有了新的理解,给予学生时间,对自己的塔台进行修改,发现每个组都有很大的进步,最后是再次总结本课所有,让知识得以升华。
我的教学板书是这样的,本课通过小组共同动手制作塔台模型来达成目标。我准备将黑板分为两部分,把操作过程提示写在左侧,搭建顺序写在右边,对学生的制作起到帮助作用。
当然,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我会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不断地及时调整,做到精准教学,让科学课堂真正基于学生,关注学生,发展学生。
五、我的思考
以上的教学设计是基于探究科学的思考:
一、努力做到教学和课标的契合。也就是说坚持依据课程标准来教学,体现目标导向,面对新教材显性的编排体系,内隐的科学素养链和科学精神,努力使用好教科版教材,立德树人。
二、设置了前置学习单,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头脑风暴,对于所学知识进一步的理解,从而更有目的的进行学习,在课堂上留给学生更多时间进行实验探究。
三、画廊漫步的学习方式顺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多维度评价”的学习情境,以评价推进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从而提升核心素养,为他们的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四、评价前置,实现评价全程化。在项目化学习中,教师的身份更多时候是促进者,而学生才是学习真正的主人;通过不同的评价,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我调节和自我反思能力。
我说课完毕,请各位老师指点!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