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1、了解东罗马帝国的基本状况,《查士丁尼法典》编纂的目的;
2、能正确评价《查士丁尼法典》;
3、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史实;
4、归纳总结拜占庭帝国灭亡的原因;
5、理解拜占庭帝国对东西方文化的贡献。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
(1)时间:
(2)都城:
395——1453年
拜占庭(后改为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处于欧洲、亚洲、非洲的交汇点,自古以来就是世界各地商船汇集的地方,也是丝绸之路的终点,发达的国际贸易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巨额的财富。
(3)社会状况:
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
一、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1、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
(1)时间:
(2)都城:
395——1453年
拜占庭(后改为君士坦丁堡)
(3)社会状况:
经济比较活跃,社会比较稳定。
为了稳固帝国的社会秩序,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
查士丁尼非常重视法律文献的整理和汇编。他说:“我过去是恺撒,我现在是查士丁尼,我因为受到上帝的意志而笔削诸于法律……”
“皇帝的伟大不仅要以武器来装饰,而且必须以法律来武装,以便不论是战时还是平时,都可以得到正当的治理。”
--查士丁尼《法学阶梯》序言
1.目的
法制精神
《查士丁尼法典》
法典构成
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罗马民法大全》
罗 马 民 法 大 全 法律文献
① 529年,委员会把自2世纪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收集在一起,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
②委员会把历代罗马法学家有关法律问题的论文和著作汇编为《法学汇纂》
③又编成指导学习法律文献的《法理概要》
④查士丁尼还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新法典》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
阅读史料,分析民法大全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仍然承认奴隶制
1.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地位,不再像以前那样把奴隶看做“会说话的工具”。
民法摘录:奴隶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必须严加惩治… …
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害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 … …
2.还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消极影响:
积极影响:
罗马大典的地位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材料一:《罗马民法大全》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
——《社会变迁与《罗马民法大全》的编撰》
材料二:十五、十六世纪,西欧各国,除英国外,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
——沈宗灵《略论罗马法的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基督教),第三次以法律。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了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德国法学家耶林
法典的成功编纂,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起到了稳定社会秩序和保证皇帝专制权利的作用。
思考:什么成就了拜占庭帝国的“黄金时代”?
帝国版图大,覆盖地区有农业发达的埃及叙利亚,有大都市和国际贸易港口。
法律完善,国内政治相对稳定。
共同探究:帝国的兴衰
观察地图,拜占庭帝国版图发生什么变化?
6世纪时期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的拜占庭帝国
14世纪时期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
版图严重缩小
偌大一个帝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衰亡的?
从7世纪起,阿拉伯人不断进攻拜占庭帝国;
9世纪以后, 多个军事势力进攻,版图不断被蚕食,11世纪时仅剩希腊半岛和爱琴海地区的希腊国家;
行省改为军区,军事将领成为地方行政长官;
11世纪起,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财政枯竭,不得不求助于西欧封建主的军事援助;
11世纪-13世纪,东征的十字军攻打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的大部分领土;
14世纪初,奥斯曼土耳其人的不断进攻,最终攻灭君士坦丁堡。
拜占庭衰亡的原因有哪些?
知识拓展
1096年起,西欧封建主共组织了八次东征,历时近200年。十字军一度占领了包括耶路撒冷在内的地中海东岸广大地区,并建立起自己的国家。
1204年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建立拉丁帝国。拜占庭帝国国势日渐衰微。
1291年十字军在东方的最后一个据点被攻克。
3、帝国的衰亡
归纳拜占庭帝国是怎样一步步衰亡的?
偌大一个帝国为什么会灭亡?
罗马帝国分裂
“黄金时代”
查士丁尼继位
阿拉伯人进攻
外部多个军事势力进攻
西罗马帝国灭亡
东征的十字军攻打
奥斯曼土耳其人进攻
灭亡
395年
527年
7世纪
9世纪
1453年
11世纪
476年
565年
14世纪初
帝国的衰亡
材料3: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廷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
材料1:“野蛮的西方靠侵略、掠夺、摧毁拜占庭帝国也变成了文明的西方”。 ——《帝国的灭亡》
材料2:“查士丁尼对外政策的目标是消灭西欧的日耳曼人诸王国……在东方,与波斯的战争连绵不断。
——《世界中古史》
原因①外族入侵(十字军的打击)。
原因②长期的对外战争导致财政枯竭
原因③骄傲自大,封闭保守,导致其落后
启示:
①开放包容使文明繁荣,闭关保守使文明衰落。
(开放则兴,封闭则衰)
②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顺应历史发展潮流。
拜占庭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
思考拜占庭文化的特点?
特点:兼收并蓄;独具特色
拜占庭帝国的贡献
拜占庭的文化
材料1:拜占庭文化是指在拜占庭帝国内融合西方古典的(即希腊罗马的)、基督教的及古代东方各民族的文化而形成的高度发达的文化。
①对世界:它对基督教、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传统,以及西亚、北非等地的东方文化因素兼收并蓄,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在世界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拜占庭帝国的贡献
拜占庭的文化
材料2:拜占庭以希腊语为其大众语言,这便利了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存留…西方能够发生文艺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能在西南欧重新生根发芽,正是依托于拜占庭这座希腊文化漫长流变征途中的金桥。
②对西欧:保存了大量的希腊、罗马古籍,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圣索非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
拜占庭建筑的代表。在拜占庭雄厚的国力支持之下,由物理学家伊西多尔及数学家安提莫斯设计建造。1453年,被土耳其人改造为了清真寺。并对后世清真寺的建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合作探究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
——德国法学家耶林格
①罗马通过武力扩张,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庞大帝国;
②通过传播基督教影响世界。
③罗马法成为近代西方国家法律的基础。
二、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从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中你能得到什么历史教训?
开放宽容促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导致文明衰落。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启示?
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加快我国发展为中心,
加快我国对外发展。
检测提升
1.“他(查士丁尼)下令以拉丁语重新汇编法律文件、补充新法,还附加学习指南。”材料中的学习指南,具体指
A.《查士丁尼法典》 B.《法学汇纂》 C.《法理概要》 D.《新法典》
2.查士丁尼法典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了,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
A.形成博大缜密的法律体系 B.注重保护奴隶主的权益
C.留下了重证据的法制传统 D.已经具有一定契约精神
3.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通常被认为开始于395年,直至1453年灭亡,延续了1058年。最终摧毁这一帝国的国家是
A.亚历山大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奥斯曼土耳其 D.阿拉伯帝国
4.“君士坦丁堡陷落后,当初将古希腊学术保存下来,并仔细研读的基督教学者,亲自带着这些珍贵手稿逃到了意大利。他们在此受到热烈欢迎,因为文艺复兴学者正在搜寻古典文献。”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基督教学者无耻背叛了拜占庭帝国
B.文艺复兴的资料完全来自于拜占庭
C.拜占庭保存的文献推动了文艺复兴
D.信奉基督教导致了拜占庭帝国灭亡
1.下列关于拜占庭帝国灭亡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①长期的对外战争 ②外族势力入侵
③奥斯曼土耳其攻破君士坦丁堡
④帝国财政枯竭,内部人民起义不断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二次达标
A
2.下面是《查士丁尼法典》里的记载:如果一匹租来的马被人偷走,租马的人该负什么样的责任?答案是:他必须赔偿这匹马的价钱给马的主人,因为他应该好好照顾这匹马。由此可见,《查士丁尼法典》( )
A.包罗之广、涵盖之细
B.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
C.留下了重证据的法治传统
D.已经具有契约的思想
D
3.东罗马帝国被称为拜占庭帝国,是因为( )
A.它的第一个皇帝叫拜占庭
B.它的首都是拜占庭
C.拜占庭是东罗马帝国内最著名的建筑
D.拜占庭文化底蕴深厚
B
4.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庭帝国,通常被认为开始于395年,直至1453年灭亡,延续了1058年。最终摧毁这一帝国的国家是( )
A.压力山大帝国
B.西罗马帝国
C.奥斯曼帝国
D.阿拉伯帝国
C
5.下列关于《查士丁尼法典》说法错误的是( )
A.它是查士丁尼组织编纂的
B.它是2世纪以来罗马皇帝颁布法令的汇编
C.《查士丁尼法典》历时6年才完成
D.《查士丁尼法典》就是《罗马民法大全》
D
学习了本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和感想?
告诉大家好吗?
拜占庭帝国和《查士丁尼法典》
查士丁尼及《查士丁尼法典》
拜占庭帝国的灭亡
背景
成果
影响
发展历程
历史地位
国力强大
疆域扩大
《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
欧洲民法基础
开始兴起
黄金时代
国势衰微
最终灭亡
对西欧社会
对文化交流
对文化传承
板书设计
拜占庭帝国的兴亡
拜占庭帝国:
《罗马民法大全》
灭亡:
稳固帝国社会秩序,保证皇帝专制权力
即东罗马帝国
《查士丁尼法典》《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
仍承认奴隶制,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
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
地跨欧亚非;对东西方文化兼收并蓄;保存了大量希腊、罗马古籍
评价:
目的:
内容:
评价:
地位:
思维导图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 王安石
教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