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之含蓄(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专题训练之含蓄(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23 08:3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诗歌专题训练----含蓄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徒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
1、钱基博评价张孝祥词“得苏轼之浩怀逸气,襟抱开朗,仍是含蓄不尽”,请结合该词简析“含蓄”体现在哪里?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香炉峰下新卜山居,草堂初成①,偶题东壁(其三)
白居易
五架三间新草堂,石阶桂柱竹编墙。
南檐纳日冬天暖,北户迎风夏月凉。
洒砌飞泉才有点,拂窗斜竹不成行。
来春更葺东厢屋,纸阁芦帘著孟光②。
[注]①草堂初成:唐元和十年(815),白居易因忠耿直言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次年即于此筑草堂。②孟光:东汉贤士梁鸿之妻,成语“举案齐眉”即出自梁鸿、孟光之故事。
2、白居易的诗一向以“平易通俗”而著称,但本诗也不乏委婉含蓄的抒情。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璧池①望秋月
张子容②
凉夜窥清沼,池空水月秋。满轮沉玉镜,半魄③落银钩。
蟾影④摇轻浪,菱花渡浅流。漏移光渐洁,云敛色偏浮。
似璧悲三献⑤,疑珠⑥怯再投。能持千里意,来照楚乡愁。
注:①壁池:古代学宫前半月形的水池,借指太学和皇帝的选士之所。②张子容:湖北襄阳人。③半魄:半圆的月亮。④蟾影:月影。⑤三献:楚人卞和多次将和氏璧献于楚王而楚王不识,因而卞和感慨“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⑥疑珠:在夜里把明珠投到人们跟前,人们因为怀疑而不拾取。
3、本诗在抒写愁情时较为含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四、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梦中①
刘光第
梦中失叫惊妻子,横海楼船战广州。
五色花旗犹照眼,一灯红穗正垂头。
宗臣有说持边衅,寒女何心泣国仇②?
自笑书生最迂阔,壮心飞到海南陬。
【注】①此诗作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中法战争之后。中国军队打败法军,李鸿章以“乘胜即收”为由,与侵略者订立丧权辱国条约。②寒女泣国仇,出自《列女传》,春秋时鲁国一女子,倚柱叹息,邻妇问原由,她说:“吾忧鲁君老,太子幼。”邻妇说:“此卿大夫之忧也。”她说:“鲁国有患,君臣父子皆被其辱,妇人独安所避乎?”
4、本诗诗意含蓄委婉,但一腔激情并不因此减弱,请以颈联为例,谈谈诗人是如何实现这一艺术效果的。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江上
(唐)杜甫
江上日多雨,萧萧荆楚秋。
高风下木叶,永夜揽貂裘。
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
时危思报主,衰谢不能休。
注:此诗为杜甫五十五岁滞留夔州所作。
5、《冷斋夜话》云:“诗句有含蓄者,如老杜‘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请结合诗句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山枇杷
白居易
深山老去惜年华,况对东溪野枇杷。
火树风来翻绛焰,琼枝日出晒红纱。
回看桃李都无色,映得芙蓉不是花。
争奈结根深石底,无因移得到人家。
6、前人评本诗末二句:“含蓄蕴藉,寄慨遥深。”对此你怎样理解?请结合诗作加以赏析。
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同吴王送杜秀芝赴举入京①
李白
秀才何翩翩,王许回也贤。
暂别庐江守,将游京兆天。
秋山宣落日,秀水出寒烟。
欲折一枝桂,还来雁沼②前。
【注】①诗题有说是当为“送杜秀才赴举入京”,“芝”字疑讹。②雁沼,指雁池,汉梁孝王官苑中池名。此代指吴王府宅。
7、尾联含蓄蕴藉,情韵悠长,虽没有直接写情但句句有情。请结合诗句加以赏析。
八、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答张十一
韩愈①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篑筜②竞长纤纤笋,踯躅③闲开艳艳花。
味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注】①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答张十一》是他第一次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春天作的。张十一名署,公元803年(德宗贞元十九年)与韩愈同为监察御史,一起被贬。张署到郴州临武令任上曾有诗赠韩愈,韩愈写此诗作答。②篑筜(yún dāng),竹名,生长于水边。③“踯躅”即羊掷蹋花,花红黄色,可供观赏。
8、本诗情感含蓄而复杂,请对此分析。
答案:
1、①不直接写自己思绪难平(脱离官场的复杂心情),而是通过倚栏时久这个动作,和借缺月这一景象来表现。
②不直接写自己怀才不遇,而是通过屈原这一典故来表达。
③不直接写自己渴望贤君重用,而是通过“回首叫虞舜”来表达。
2、①平易通俗:前三联多用白描直叙,不求工巧。先后叙写了草堂的规模、建材、设计、特点等内容,明白如话,通俗易懂。②委婉含蓄:尾联既以“更葺东厢屋”代指为儿子改建新的居所,又用孟光的典故委婉自比隐士梁鸿,含蓄表达诗人远离官场之后在香炉峰下与妻儿筑屋隐居的闲适生活之乐。(意思对即可)
3、①寓情于景。清秋凉夜,池水空明,诗人通过对清沼秋月的描写,营造出凄冷的意境,寄寓自己的悲愁。
②用典抒情。诗人借用卞和三次献璧而楚王不识、明珠暗投天路而行人不取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悲愁。
③托物抒情。明月如珠似璧而没有人欣赏,流光千里来相照,牵动诗人的孤独悲苦,表达了诗人的失遇之悲和漂泊之愁。
4、颈联运用反语和用典的方式表情达意。
①“宗臣有说持边衅”运用反语,宗臣,世所宗仰的大臣,名臣。这里指当时掌管外交、军事、经济大权的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是含有讽刺意味的反语。
②“寒女何心泣国仇”用典,鲁国女子尚且忧国,西宫太后却以卖国为务。表达出诗人对投降派官僚的辛辣讽刺。
5、诗句表面写看镜,登楼远望,实际委婉表达自己内心深处的愁苦。
①功业未就的悲愁:想到勋业,诗人频频看镜却两鬓已斑,满腔报国心切无法实现;
②年老体衰的愁苦:作者登楼望远,心怀天下,然衰暮之人,体力不济,于是背地自登,因而久倚。
③内心的孤独、苦闷:高楼“独”倚,一个独字把作者晚年独自漂泊夔州孤独寂寞之情表现无遗。
6、①末二句意思是,山枇杷因为扎根于深深的石底,所以没有机会移到人家,受人欣赏。②末二句表面写对山枇杷的怜惜,实际是感慨自己,既含有作者不被赏识、难受重用的伤感,又含有对当政者的不满。③它托物抒怀,把自己的情感深深寄托于对山枇杷的叙写之中,十分含蓄。
7、①尾联前后两句都用典,前句化用“折桂”典故,后句引用“雁沼”典故。②前句表达了对杜秀才此去科举高中的祝愿,后句表达了对杜秀才高中后再回吴王府邸相聚的期望。③尾联虽未直接写情,但借用典抒情,将祝福和期待融入其中,含蓄、蕴藉地表达了朋友之间的美好情谊,韵味悠长。
8、颈联写诗人自己不想在这炎热的瘴气中白白葬送余生,既表达了作者无辜被贬、死不甘心的幽怨,又有渴望回朝、再献忠诚的深情;尾联写诗人看罢友人的书信顿觉白发增加一半,表达了对年华逝去的哀伤,以及与友人同感共悲的哀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