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种与人口
(第一课时)
说教材
说教学过程
说教法学法
说板书设计
说教学反思
教学重难点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说教材
第一章 陆地和海洋
第二章 多样的世界气候
第三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人种和人口
第二节 语言和宗教
第三节 聚落
世界自然地理
承接
基
础
世界人文地理
——
教学重难点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掌握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学生在看图分析人种的分布区及人口的分布特点的过程,培养其读图、分析图的能力。
通过对世界三大人种及人口分布的了解,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种族观、人口观。
教学重难点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世界三大人种的特征及其分布;影响世界人口分布不均的因素及表现。
重点:
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世界人口分布不均的表现。
难点:
说教法学法
教法
学法
讲解法
读图分析法
讨论比较法
读图分析法
自主学习法
小组讨论法
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航海家
麦哲伦
环游世界
特征
分布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一、世界的人种
1、概念
2、三大人种
二.人口的分布——不均匀
1、人口密度=总人口数/该地区的总面积
2、影响因素
3、人口分布不均匀的表现
世界人口稠密区
世界人口稀疏区
1.概念
人种是具有共同遗传体质特征的人类群体,也称种族。
遗传体质特征指哪些?
世界上有哪几大人种?
一、世界的人种
看图辨认:三大人种
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
黑色人种
2.三大人种
观察图中人物,描述他们的体形、相貌
人种 皮肤 眼球 头发 鼻子 嘴唇
黄色人种 黄色 黑色 黑色、直 矮、短 薄
白色人种 白色 碧绿、 灰褐色 金黄、 棕色、 多弯曲 突出、 鼻梁高 薄
黑色人种 黑色 黑色 黑色、 短、 弯曲 矮、宽 厚、
凸起
重点:三大人种的特征区别
特征
阅读材料
种族没有优劣之分
都是平等的
人种的不同,是人的生理特征差异的表现
因此
No one is born racist
读图分析
看课本50页图E,找出三大人种主要分布地区?
0°
30°N
30°S
结合“世界地图”的板图,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出三大人种的分布区。
第三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一、世界的人种
1.概念
2.三大人种
人种 主要分布区
黄色人种 亚洲东部、东南部、美洲土著居民
白色人种 欧洲、西亚、中亚、南亚、非洲北部、大洋洲和美洲部分
黑色人种 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大洋 洲西北部、美洲部分
重点
人口密度:
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人/KM2)
人口密度
某区域的总人口数(人)
=
该区域的总面积( KM2 )
二.人口的分布
世界人口分布
读图
哪些地区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200人以上?
哪些地区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人以下?
——不均匀
人口稠密区:
亚洲的东部沿海、东南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东部。
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
自然条件优越农业发展较早
人口分布不均匀的表现:
人口稀疏区:
自然条件恶劣
人类生存困难
干旱、过度潮湿、严寒的地区,以及地势高峻的山地、高原 。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在相似的自然条件下,多数人愿意在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社会治安好、物质和精神生活环境舒适的地方居住。
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
世界人口分布图
读课本图G,回答:
1.人口在高纬度地区和低纬度地区分布有何不同,为什么?
2.人口在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分布有何不同,为什么?
1.在高纬度的地区人口稀疏,低纬度地区人 口稠密。因为纬度越高得到的热量越少,自然条件越恶劣,人类生存困难。
活动:
2.北半球的人口多,南半球的人口少。因为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世界各国也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所以北半球的人口比南半球的人口要多。
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
黑色人种
特征:
分布:
第三章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
一、世界的人种
1.概念
2.三大人种
二.人口的分布——不均匀
1.人口密度=总人口数/该地区的总面积
2.影响因素
3.人口分布不均匀的表现
世界人口稠密区
世界人口稀疏区
1.将人种与对应的主要分布区用线连起来。
黄色人种
白色人种
黑色人种
欧洲
亚洲
非洲
B
2.下列地区人口稀少的是( )
A.欧洲西部 B.北美洲东部 C.亚洲东部 D.非洲北部
思考:
混血儿算不算是一类人种呢?为什么?
说板书设计
第三章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一、世界的人种
1.概念
2.三大人种
特征:分布:
0°
30°N
30°S
二.人口的分布——不均匀
1.人口密度=总人口数/该地区的总面积
2.影响因素
3.人口分布不均匀的表现
世界人口稠密区
世界人口稀疏区
学生
反应
板书
设计
教学
目标
教学
内容
说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