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3张PPT。专题5 地球上的水一、水循环
1.水循环类型包括________循环,陆地内循环和________循环三类。
2.主要环节:________、水汽输送、________、地表径流、________、植物蒸发等。
3.水循环的意义。
(1)促进水资源________,维护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使地球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________和________交换。
(3)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不断塑造着________。海陆间海上内蒸发降水地下径流更新物质能量地表形态二、洋流
1.分类。
(1)按成因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按性质分:________和________。
2.分布规律。
(1)中低纬度:形成以________海域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南半球呈逆时针。
(2)中高纬度:北半球形成以________海域为中心的________方向运动的大洋环流。
(3)南半球40°S海域:形成环球性的________。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寒流暖流副热带副极地逆时针西风漂流(4)印度洋:北印度洋冬季是______,夏季是________;南印度洋以________海域为中心的______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
3.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暖流经过________,寒流经过________。
(2)对海洋生物和渔场分布,__________交汇处,饵料丰富,两种洋流汇合形成“水障”,易于形成大的________。
(3)对航海的影响,顺洋流航行,不仅________,而且省时安全。
(4)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扩大________,加速污染物海域的净化。逆时针顺时针副热带逆时针增温增湿降温减湿寒暖流渔场节约燃料污染范围三、水资源及其分布
1.概念:通常指陆地上的________资源,比较容易利用的有:________、淡水湖泊水及___________。
2.分布。
(1)地区差异明显: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________,反之则________。
(2)世界:从大洲(南极洲除外)来看,________最多,其次是南美洲,________最少。
从国家来看________最多,其次是俄罗斯,中国居世界第________位。
(3)中国的地区分布,南方水______,北方水_______,________部水多,________部水少;时间分配,________丰富;________较少。淡水河流水浅层地下水丰富缺乏亚洲大洋洲巴西六多少东西夏秋冬春3.衡量标准。
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水资源的丰歉程度,通常用________________来衡量。
4.合理利用水资源。
(1)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①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________。
②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不断增多,导致__________,可利用的水资源________。
(2)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措施。
①开源措施:合理开发和提取________,修筑________,调节水资源的时间分配,开渠引水,调节水资源的__________上的分配,海水淡化,人工增雨。
②节流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________,改进农业________,提高工业用水___________。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增大水体污染减少地下水水库时间和空间节水意识灌溉技术重复利用率一、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1.一条河流可能有多种补给方式,但其径流的变化特点取决于最主要的补给方式的变化特点。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①河流单一补给的很少,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②大气降水是河流和其他陆地水体最主要的补给。③冰川对河流和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以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及陆地其他水体。④江河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相互补给关系。2.比较河流的补给类型及其特点。二、世界洋流模式图三、水资源的空间分布
1.特点: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时间上,具有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2.原因:全球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的地区,水资源贫乏。
3.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多年平均降水量-多年平均蒸发量。4.水资源的分布规律。
(1)从水循环角度看:降水量大,水循环活跃的地区,水资源丰富;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的地区,水资源贫乏。
(2)从全球看:按大洲依次是,亚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
按国家,前六位的国家依次是:巴西、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中国。
(3)从我国看:从地区看,南方水多,北方水少;东部水多,西部水少;从时间分配看,夏秋多,冬春少。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不是西北,而是华北,这与资源的配置有关。我国江河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的1/4。我国降水东多西少,这与径流量的分布是一致的。东部地区由于雨带的移动,南方雨季长,降水多,北方雨季短,降水少,故径流量也是南多北少。 (2013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读“我国东北地区某河流流量补给示意图”,回答1~2题。1.图中数码表示的河流补给类型是( )
A.①——冰川融水补给 B.②——湖泊水补给
C.③——雨水补给 D.④——积雪融水补给
2.与淮河相比,该河流的水文特征是( )
A.水位季节变化小 B.有明显的春汛和夏汛
C.泥沙含量大 D.冬季封冻断流解析: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春季来源于冬季的冰雪融水、夏秋季节来源于降水补给。同时图中显示河流的源头是湖泊,故也有湖泊补给,一般河流都有地下水补给,并且地下水补给较稳定。故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地下水、积雪融水、降水、湖泊水补给。淮河冬、春季节既无湖泊补给也无积雪融水补给,故水位季节变化大于东北的河流;同时,东北的河流还有明显的春汛和夏汛,而淮河只有夏汛。东北地区植被覆盖较好,河流含沙量小。由图可知,该河冬季未断流。
答案:1.C 2.B (2012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读“海陆分布示意图”,若阴影部分为某大洋,据图判断1~2题。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至③的洋流受信风带影响形成
B.②至①的洋流受风带影响形成
C.①比③的海水温度高
D.②比④的海水温度高
2.若①处附近有世界性大渔场,在此交汇的洋流是( )
A.北太平洋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
B.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
C.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
D.北赤道暖流与加利福尼亚寒流 解析:1.首先要搞清世界海洋的洋流分布规律:在中低纬度的大洋东岸(即大陆的西岸)有寒流,西岸(即大陆的东岸)有暖流;在中高纬度的大洋东岸(即大陆的西岸)有暖流,西岸(即大陆的东岸)有寒流。根据以上规律,结合图中信息可知,①处有寒流,②处有暖流,③处有暖流,④处有寒流。①至③的洋流是受西风的影响形成的,④至②的洋流是受信风的影响形成的。同纬度海区暖流流经处比寒流流经处温度高。2.①处位于北半球大洋的西北部,从世界四大渔场的分布规律来看,位于该处的渔场有可能是北海道渔场或纽芬兰渔场,前者是由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形成的,后者是由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形成的。
答案:1.D 2.C (2011年广东学业水平考试)为缓解我国西北地区农业用水不足问题,最可行的措施是( )
A.利用科技手段,增加冰雪融水量
B.限制畜牧业发展,大力发展林业
C.因地制宜,发展节水农业
D.人工降雨,增加地表径流解析: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为缓解农业用水不足,应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如喷灌、滴灌等技术。
答案:C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示地区建有大型水库。关于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
B.库区水汽蒸发量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C.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多
D.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解析:修建水库后,库区冬季的气温偏高,蒸发量相对增加,降水应增多。
答案:C2.在F处建有一个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 )
A.海陆间大循环
B.跨流域调水
C.水库
D.地下水补给湖水解析:海水淡化就是将海水抽到陆地上,然后生产出淡水,这就相当于人为地制造出了海陆间大循环。
答案:A 读“两段沿20°纬线的海陆分布图”,①②之间和③④之间为陆地,其余地方为海洋,完成3~4题。3.8月份,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附近海域水温最低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根据经纬度位置及海陆分布进行定位,①②之间是印度半岛,③④之间是南美洲中部。8月份①②两处为季风洋流,③处为秘鲁寒流,④处为巴西暖流。
答案:C4.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海域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海域冬季洋流向东流
B.②处海域有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C.③处海域有上升流,形成渔场
D.④处沿海有荒漠景观解析:秘鲁寒流属上升流,形成著名的秘鲁渔场。
答案:C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剖面图,据图完成5~6题。5.水位季节变化最大和最小的水体分别是( )
A.河流、湖泊
B.河流、①代表的水体
C.河流、②代表的水体
D.湖泊、②代表的水体解析:河流水受外界气候条件的影响大,水位的季节变化最大,承压水水位的季节变化则最小。
答案:C 6.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时期河、湖水的补给形式为( )
A.图中湖泊水此时不能得到潜水补给
B.该河流能得到雨水、地表径流和潜水补给
C.该河流既能得到地表水和雨水补给,又能得到①②两层地下水补给
D.该河水与湖泊水之间存在直接的互补关系解析:相互接触的两个水体具有互相补给的关系,水位高的水体补给水位低的水体。A项图中潜水的水位高于湖泊水,湖泊水可以得到潜水的补给。C项因隔水层的阻挡,该河流得不到承压水的补给。D项该河水与湖泊水之间无法直接互补。
答案:B一、单项选择题Ⅰ
读“我国南方某低山丘陵区某小流域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1.由于人类某种活动,使蒸腾作用显著减弱时,可能直接导致( )
A.该区域降水增加
B.该区域地表径流增加
C.蒸发量不变
D.地下径流增加解析:毁林开荒,植被破坏导致蒸腾作用显著减弱,地表径流增加。
答案:B2.若要进一步增加该流域的水资源,下列措施中作用不明显的是( )
A.封山育林 B.退耕还林
C.修建梯田 D.修建小型水库解析: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修建小型水库能进一步增加该流域的水资源。
答案:C下图是“某河流一观测站测得的不同年份两条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3~4题。3.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
A.降水 B.湖泊水
C.地下水 D.冰川积雪融水解析:根据降雨量与径流量的变化关系判断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降水。
答案:A4.该河流若在我国,可能位于( )
A.西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南地区解析:该地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若河流在我国,可能位于东南地区。
答案:D二、单项选择题Ⅱ
下图为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16.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强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解析:从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数据看,可知地下水位应下降,由于地面径流增加和植被减少,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河流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答案:B17.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解析: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增加了33%,其原因是植被减少,涵养水源功能减弱和城市道路面积增加,减少了下渗量。
答案:C读“某季节大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18~19题。18.据图判断,①半岛东部沿海地区该季节的气候特点是( )
A.进入湿季,高温多雨
B.进入湿季,低温多雨
C.受东北信风影响,高温干燥
D.受寒流影响,高温干燥
19.②海区洋流向东流的主要动力是( )
A.东北信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东南信风18~19.解析:据洋流的流向可知,该季节为北半球的夏季,南亚盛行西南季风,因此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向东流。索马里洋流属季风洋流。在夏季表层海水受强大的西南季风驱使,表层暖水流走后,从邻近的深水盆中升起较冷的水补偿表层水,使水温降低2~3℃,成为寒流。此外,太阳直射点北移至回归线附近,太阳辐射增强,高温干燥。
答案:18.D 19.C20.一艘货轮12月初从香港出发驶往鹿特丹港,历时近2个月。货轮通过①海峡时,其航行情况为( )
A.顺风顺水 B.顺风逆水
C.逆风顺水 D.逆风逆水解析:12月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直布罗陀海峡盛行西风。该海峡的密度流表层海水从大西洋流入地中海。因此船出直布罗陀海峡是逆风逆水。
答案:D三、双项选择题
21.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若图示地区位于西欧,则( )A.②为西南风
B.④环节季节变化大
C.③环节各季节水量相等
D.①环节总量大于③环节解析:西欧全年受西风(西南风②)影响,降水③较均匀(并不相等),使径流④季节变化不大,海水蒸发量①远大于陆地降水量③。
答案:AD22.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长江水参与了海陆间大循环
B.夏季风是海陆间水循环的一个环节
C.未登陆的台风降雨不参与水循环
D.地表形态与水循环无关解析:外流河长江与夏季风(水汽输送)参与海陆间循环,未登陆台风参与海上循环,水循环(降水与径流)影响地表形态(侵蚀、搬运、沉积)。
答案:AB感谢您的使用,退出请按ESC键本小节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