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1.6美丽的田园 说课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 1.6美丽的田园 说课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2-12-23 13:53: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下册
《美丽的田园》
【教学内容】
《美丽的田园》是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教材分析】
《美丽的田园》给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信息,是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加减法后的一节综合练习课,目的是使学生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利用这一载体,帮助学生复习已学的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知识,使学生的计算能力达到正确与熟练的要求。
一、教学目标
1. 综合复习2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达到计算正确与熟练。
2. 逐步发展从具体情景中发现数学问题,并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力,以及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3.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学生爱提“一共有多少 ”“还剩多少 ”等顺向思维的问题,而且上课伊始学生如果提不起兴趣,就很懒得去表达,因此,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至关重要。
【重点难点】
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能理解十几减几退位减法的算理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意义,体会数学学习中的乐趣。
二、说教学法 
新课标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本课教学中我主要采取了同桌合作学习,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美丽的田园》时,引导学生先观察数据(如:树上有5只小鸟,天上有12只小鸟)。再让学生尝试提出问题,独立试着解决,并给予充分的时间和同桌交流的机会。然后结合学生的信息反馈,教会学生用合并或者是比较的方法,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帮助学生掌握了学法,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做到以点带面,举一反三。
三、说教学程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要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学习必需的数学。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交流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以春天的变化导入新课,课件采用动态图片,孩子们感到新奇,从而把他们的目光吸引黑板上,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
(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观察“美丽的田园”。说一说在美丽的田园中看到了什么?应该如何观察一幅图?(让孩子们在学会观察方法的同时,培养孩子们爱好环境,保护小动物的意识)
2.问题“从美丽的田园中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培养孩子们提炼信息的能力。
3.再次观察“美丽的田园”,提出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这一步也是在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提问,再次激发学生欲望。教师重点解决一个问题,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先找相关的数据,再找关键词,列式解决问题后不要忘记写单位及答。再请学生根据提取的相关信息提出问题,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汇报并列式计算。学生提什么问题都可以,只要合情合理即可。教师小结,教会学生用合并或者是比较的方法,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三)课中操。一年级孩子由于年龄小,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我设计了课中操环节,通过轻松的活动,既能调节学生肌体活动,消除疲劳,又能将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回课堂,使学生以饱满的情绪和旺盛的精力参与到后面的学习活动中。
(四)练一练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闯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出示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先说图意,再列式计算。(让孩子说图意,为了培养孩子对题目的理解能,同时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2. 拓展练习我只给出题目,让孩子们自己找解决该问题时所缺的条件,从而达到巩固本节课重点的目的(解应用题的方法)。
3.我说你想环节是让学生根据算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四) 说收获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总结巩固本节课的重点)
你觉得这堂课同学们的表现怎么样 (让学生看到别人的长处,找到自己的不足,以便以后改进。)
【教后反思】
1. 课堂教学中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也要让学生学会倾听。
  这节课,引入环节创设春游情境,结合电脑画面,使学生一开始就将情感注入到学习中,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是自觉、主动的。看图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当学生提出不同的列式或对画面信息产生争执时,我都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说完,没有因为与预定教案不同而一笔带过。整堂课的气氛是宽松、活泼的,学生心情愉快,在这种积极情绪的带动下,学生学习投入,积极举手发言。
  但也存在着不和谐的一面。有个别学生在别人发言时低头做小动作,和同桌说悄悄话。因此平时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积极动脑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这是合作的前提,试想一个只在乎自己的表现,而不会倾听他人发言的学生,怎么会与他人合作。教师要大力赞赏和表扬那些会认真倾听的学生,让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可以受到特定的认可,暗示所有的学生去关注这些良好的行为,让学生在模仿中进步,在教师不断的肯定中强化。
  2.鼓励多向思维,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课程,相对于其他课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起着独特的作用。而创新思维又是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创造性思维包括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注重一题多说、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练习,是培养学生思维深刻性和灵活性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创新思维的有力措施。这节课,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丰富的数学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
3.注重评价,也要注重让学生反思。
  新课程标准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因此教师评价学生一定要发自内心,而且语言要丰富,感情要真挚而富有感染力。这样的评价才会给学生自尊、自信,让学生越来越爱学。这节课,当学生积极举手发言,回答正确时,我就给予及时的评价,学生能联系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我就赞赏地说:“这位同学还会联系我们的生活呢!”当学生的回答,其他学生有异议时,我采取延时评价,我先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才进行评价。
  注重评价,也要注重学生的反思。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而反思则为自我教育开启了第一道门。学生学会了反思,就会从心灵深处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就会站在元认知的高度审视自己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点,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我在教学的最后设计一个环节:让学生想想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怎么样,主要是想让学生反思自己的表现,就有学生提到课堂上有些同学没有听别人的发言,看来学生意识到了这一点,只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没有让学生进一步深入。相信经过一段时间反思的培养,学生的学习面貌会有所改观,学习品质也会得到提升。
不足:
1. 孩子们的积极性还没有完全调动起来。
2. 上课时还不能关注到每位学生,有些学生上课提问了多次,还有个别学生一次都没有关注。
3. 教学方法还不够灵活,语言不够生动,不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吸引到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