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13.自画像》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美版一年级美术下册《13.自画像》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2-12-24 22:3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自画像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指导思想: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美术课程标准》中对第一学段“造型.表现”的要求是让学生“大胆、自由地表现”,不以画得像为标准,特点突出即可。所以本课旨在让学生学会观察,运用照镜子观察和对比的手段找到自己的脸形、发型、五官的特点特征,进行绘画表现,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理论依据: 布鲁纳在建构主义中强调直觉思维的训练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基础,我认为直觉思维在本节课的体现就是让学生结合自己含糊的认识去细致观察,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进而进行美术表现和创意实践。
2.内容分析
《自画像》一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3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与14课《我的好朋友》、15课《雨中情》共同构成人物单元。本课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脸型、发型、五官的特点,在绘画中体现自己最突出的特点,并能表现出自己特有的表情,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习惯。在整个单元中基于基础地位。
3.学习者分析
问题:知道自己长什么样,但不知道自己什么特点,会把“看”和“观察”混为一谈。绘画方面,一年级学生初次接触人物课,绘画人物经验有限,还有很多学生停留在火柴人、圆头、圆脸的情况,且整体画得太小 解决方法:用对比和照镜子的方法说出特征即为观察。在教师示范环节解决学生绘画问题。
4.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初步学习人物的观察方法,采用观察对比的方法找出人物头部有特点的地方,在体验、探究中学习画出自画像并表现出丰富的表情,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学会欣赏自己、学会自信。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简单的观察方法——照镜子观察、对比观察,发现自己头部特征,并用绘画表现出来。 难点:用绘画的方式大胆表现自己的头部特征及表情。
5.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可附教学流程图,含板书设计)
教学准备 PPT课件 记号笔 油画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复备
导入新课 老师这里有一张班级集体照,你能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吗? 你能找到自己吗? 同学们能快速地找出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征,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自画像,把自己的特征表现出来。 出示课题《自画像》 讲授新课 有很多画家都喜欢画自画像。 请你看漫画家丁聪在自画像中表现了自己哪些地方的特征。 总结(板书):我们可以从 脸形 五官(眉毛、眼睛、鼻子、最、耳朵) 发型 服饰 几方面找特征。 观察特征 对比发现 这里有两张同学的照片,请你对比观察,这两位同学的脸型有什么不同? 出示不同的脸型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自己是什么脸形? 游戏一 同学们观察自己的脸形,老师说“时间到”立马放下镜子,老师会挑选遵守游戏规则的同学来闯关游戏。 观察完脸形同学们还想观察什么? 小游戏二 1分钟观察自己五官、发型和服饰特征。 问:同学们老师最突出的是什么特征? 出示教师自画像问:老师有没有抓住自己的特征? 3.教师示范 边画边演示观察方法和作画步骤。 4.我会欣赏 (1)欣赏课本33页学生作 品 这些小画家不但抓住了自己的特征还表现了自己特有的表情。 (2)你想表现自己什么样的表情? 学生创作 创作要求 (1)竖构图,自画像要画大。 (2).照镜子观察表现自己,突出自己的特点,表情生动。 四、展示评价 1、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哪里满意? 2、谁的自画像特点突出,表情生动。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人更是如此。每个人都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特征,我们要学会观察、喜欢自己,做独一无二的我。 拓展 推荐绘本《你我如此不同》 关注照片 说说自己怎么找到自己的好朋友的。 脸型 五官 服饰 发型 对比发言 形容出两个同学的脸形特点 认领自己的脸形(认领接近即可),其他同学帮助分析 五官、发型…… 照镜子找自己最突出的特征特征。 学生了解观察方法和具体的作画步骤 分析表情,不同的表情五官会有什么变化 明确创作要求 学生拿自己的自画像到讲台前展示 自评、互评。 激发上课兴趣 图像识读 观察、分析 明确可以找特征的地方 解决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对形象的观察和对特征的区分能力,使学生的形象思维更加活跃。 小游戏观察,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进一步解决教学重点 解决教学难点——表情 创意实践 美术表现 鼓励学生大胆表现 审美判断 学习他人的优点,吸收他人的经验。 拓宽眼界
板书 自画像 脸形 五官 发型 服饰
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本课的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包括自评、互评、师评。自评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画面中最满意的地方是哪里?互评谁的特征最突出?谁的表情最生动?师评以鼓励性评价为主。
7.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特色说明: 一年级学生对概念和专业术语理解能力弱,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一些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 本节课学生初次学习画人物,观察方法和绘画方法是解决本节课重难点的重要环节,所以我在示范中步骤详细清晰,强调用手在纸上比划一下脸型,目的是让学生画大,边观察镜子里的自己边画,目的向学生展示正确的观察方法。 教学反思: 在导入环节与“找画家抓住了自己哪些地方的特征”环节语言组织不当,过渡生硬。学生观看照片后,提问学生是怎样认出自己的朋友的,由此说出特征一词,自然过渡到找自己的特征,出示课题,接着再看看画家是怎样找自己的特征的。 小游戏“认领脸型”环节,找脸型特征突出的学生去认领,以免引起争议,延误课堂时间,当有争议的时候,脸形接近即可。学生认领后教师应及时作出点评。 展示环节,学生作品让本人拿着展示更合适,学生互评有依据,从自己观察自己延伸到他人观察自己吗,为下一课《我的好伙伴》做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