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历史的 画卷——外国历史、宗教画赏析
认知目标:通过欣赏,使学生知道外国历史画是绘画中最重要的题材。对其作用,创作方法,自身发展、表现形式和表现语言有所认识。并弄清历史画不能为摄影所替代的原因。
技能目标:通过资料查找阅读、探究欣赏、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参与、合作、互动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分析和评述美术作品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懂得理解和接纳人类文明历史上各种文化遗产
创造目标;启发学生想像,近几年有哪些大事件可以尝试历史画的构思、构图,就此写小短文。再尝试手绘线条做练习。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历史画独特的艺术美,以及产生于生活真实的转换、并能交流评述,进而从经典名作中获得审美享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历史画欣赏的特殊视角以及相关绘画的表现形式、语言和风格。 一、课前准备
教师:教材、多媒体课件、常规教学用品,其他教学资料
学生:(1)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收集书上10幅例图及相关资料。(2)课本、纸、笔等用品。(3)中国历史题材的历史画
二、教学过程 2课时第1课时
A、导入
提出问题:古今中外的历史大事数不胜数,在现代媒体(如影像技术)发明之前,人类要以图像的形式展现或记录这些大事,有那些方法?
各类雕塑、绘画(含壁画、画像石、画像砖)及工艺品的图纹装饰
展示相应的图片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外国宗教、历史画,其中精选的代表作品,涉及到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德国、法国、西班牙、荷兰、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在外国美术发展史的各个重要时期,占重要地位的国家、画派、著名画家及其代表作品,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艺术特点鲜明。
尊重人类的文化遗产。
B、新课
1/欣赏绘画作品的步骤:
a、分析总体形象:从整体表面上看画了什么干了什么
b、对内容的理解和体验:从题目深入内部去看,理解画意
c、运用了哪些艺术表现方法
d、对内涵的探究和领悟:从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观点上加深体验
2、揭示课题:历史的话画卷——外国历史、宗教画赏析
提出问题:什么是历史画?
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绘画。西方美术史中“历史画”的概念已不仅仅指那些以历史事件为题材的绘画作品,还包括宗教和神话故事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我们的生活变得既丰富又方便。现代科技产品可以生动快捷的记录生活的每一个精彩瞬间,但在照相技术发明以前,人们想对一件历史事件进行图像的描述,那就只有借助画家手中的画笔了。在历史上,有许多珍贵的史料依靠画家们的作品保存下来,并与文字资料互为印证,为我们提供了更为鲜活的古代生活的面貌。
3、古希腊及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画欣赏
希腊陶瓶画是实用工艺品和绘画相结合的一种艺术样式。陶器是古代希腊人的生活必须品和外销商品,特具实用和审美意义。
镶嵌画历史悠久,以大小不同的彩石、玻璃料器、金属等硬质片料拼 嵌而成的图画。一般用于装饰建筑物的墙面、天花板或地面。
a、欣赏·感受
播放电影《特洛伊》中阿喀琉斯战争的一系列图片
课件展示《阿喀琉斯与埃阿斯玩骰子》(古希腊瓶画)
两位特洛伊战争的英雄在出征途中,遇到了暴风,正在帐篷里玩着掷骰游戏。乍看呈对称形的构图实质变化微妙。阿克琉斯和埃阿斯虽然盔甲不解,长矛依肩而立,却依然兴致勃勃,很有现实生活的情趣。
这个图像是先用锐器直接勾画出来的。完成之后,黑色图像的轮廓十分鲜明,并有一层釉彩的光泽。
侧面正身律
头:侧面
眼睛:正面
躯干:正面
四肢:侧面
联系历史故事及电影谈谈对此画的感受。面对这幅作品,怎么赏析?
画名、作者(生卒年)、画种、所属国家;背景;艺术特色,感受、看法
b、欣赏·感受
罗马庞贝古城出土的壁画历史题材的《伊苏之战》
描绘画面中战争的场面
《伊苏之战》(镶嵌壁画),高约248厘米,长约517厘米。构图庞大,人物众多,激烈的战争场面处理得非常细致:右侧是溃败的波斯军,大流士三世见到大势已去,急命车夫催赶战车,仓惶逃跑,脸上露出慌张的神色。画的左侧,因受岁月侵蚀,部分马赛克已经剥落,图像不清。那里刻画了亚历山大及其骑兵们的威武雄姿,马其顿身披甲胄,率先闯入波斯军阵,正用长矛往大流士方向直刺过去,其余军士直奔溃军方向,力图杀尽敌人。战斗双方的胜负局势已跃然画上。戏剧性的冲突与对立构成了全画的基调,那许多生动的细节:负伤倒下的马,踢腿溃跑的脱缰之马,骑士的长矛,马其顿王的脸容,背景的战场气氛组成了画面的节奏美。希腊的绘画水平之高,虽未能见到壁画原作,这幅罗马镶嵌画便是它的映证。这幅镶嵌画现藏于意大利那不勒斯国家博物馆内。
c、欣赏·分析 文艺复兴时期的历史、宗教画
在文艺复兴及以后的几个世纪里,历史故事一直是画家们热衷表现的题材之一,宗教神话故事也受到画家们的喜爱。其中,最著名的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阿尔特多菲的《亚历山大的胜利》,委拉斯贵支的《勃鲁达的投降》 等等
《最后的晚餐》(壁画)
体会观察耶稣预言自己被卖那一刻,门徒的反应
在庆祝逾越节的前夜,耶稣和他的十二门徒坐在餐桌旁,共进庆祝逾越节的一顿晚餐。 餐桌旁共十三人,这是他们在一起吃的最后一顿晚餐。耶稣告诉他的门徒,他们其中的一个将出卖他;但耶稣并没说他就是犹大,众门徒也不知道谁将会出卖耶稣。
讨论:你能看出十二个门徒中谁是犹大吗?为什么?画家采用了哪些手法来突出画面的主要人物耶酥的?
在耶稣右边的一组中,我们看到一个黑暗的面容,他朝后倚着,仿佛从耶稣前往后退缩似的。他的肘部搁在餐桌上,手里抓着一只钱袋。就是那个叛徒犹大。手中的钱袋是他的象征,他就是为耶稣和其他门徒保管钱财的人,钱袋里装着出卖耶稣得来的三十块银币的赏钱。
犹大的侧面阴影旁是圣.彼得,我们也可以看见他一头银丝与一副白晰的手,他向年轻的圣.约翰靠去。彼得垂在臀部的右手握着一把刀,仿佛在偶然中,刀尖对着犹大的背后。
圣.约翰的头朝彼得垂着。在所有门徒中,他是耶稣最喜爱的一个。约翰象耶稣那样平静,他已经领悟了他主人的话。
耶稣左边是小雅各,他力图去理解他所听到的可怕的话,他两手摊得大大的惊叫了起来。
从小雅各的肩上望去,我们看到了圣托马斯,疑惑不解的托马斯,他怀疑的神色通过他竖起的手指表现出来。
小雅各的另一边,圣.菲利普往耶稣靠去,双手放在胸前似乎在说:"你知道我的心,你知道我是永远不会出卖你的。"他的脸由于爱和忠诚而显出苦恼的神情。
围着耶稣的这六个门徒,处于故事的发生的中心。
巴塞洛缪与老雅各的身体向他们倾着,而他们身旁的老安德鲁并没有站起来,但他想听听,于是便举起手似乎要求安静。
右边还剩下最后三个门徒,他们正在讨论有关耶稣说的那句话,他们的手指也指向餐桌的中央。
《最后的晚餐》
壁画 (意大利)达·芬奇
丁托列托 《最后的晚餐》
基兰达约 《最后的晚餐》
归纳欣赏历史画的方法要点及历史画的功用
4、学生活动 讨论交流 说说在这些作品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幅作品?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C、选一组门徒练习体会动态与比例
小组合作成完整作品
D、拓展
布置预习有关米开朗基罗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