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12月自主学习调测
化学(必修)试题
本试卷包括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K—39 Mn—55 Fe—56 Cu—64 I—127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78分)
1.关爱自然、保护环境成为我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下列气体能导致酸雨的是
A.H2 B.CO2 C.O2 D.NO2
2.下列变化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高炉炼铁 B.盐酸除锈 C.石油蒸馏 D.海带提碘
3.下列仪器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的是
A.烧杯 B.集气瓶 C.试管 D.容量瓶
4.在制作印刷电路板的过程中常发生反应Cu+2FeCl3==CuCl2+2FeCl2,其反应类型为
A.化合反应 B.氧化还原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5.下列气体中能用碱石灰干燥的是
A.HCl B.CO2 C.NH3 D.Cl2
6.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CaCl2 B.NH4HCO3 C.Na2O D.H2O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7~11题。
工业制硫酸涉及以下三步反应:① 4FeS2+11O22Fe2O3+8SO2 ② 2SO2+O2SO3 ③ SO3+H2O===H2SO4 尾气可以用NaOH溶液吸收。
7.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中子数为18的S:S B.H2O的电子式:
C.NaOH的电离方程式:NaOH == Na++H++O2- D.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8.上述过程涉及到的物质中不属于氧化物的是
A.H2O B.SO2 C.SO3 D.H2SO4
9.下列有关上述物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FeS2俗称黄铁矿或硫铁矿
B.SO2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第②步反应在工业上采用了热交换器
D.第③步反应工业上常采用98.3%的浓硫酸吸收SO3
10.上述过程涉及到的物质中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
A.三氧化硫 B.二氧化硫 C.氧气 D.稀硫酸
11.下列关于工业合成SO3的反应(2SO2+O22SO3)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降低SO3的浓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使用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
D.达到化学平衡时,SO2能100%转化为产物
1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铁钉与稀硫酸反应:Fe+2H+===Fe3++H2↑
B.醋酸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OH-+CH3COOH===H2O+CH3COO-
C.Cl2与水反应:Cl2+H2O 2H++Cl-+ ClO-
D.Ba(OH)2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Ba2++SO===BaSO4↓
13.已知汽车尾气处理反应能量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断开碳氧键放出能量
C.形成N≡N化学键需要吸收热量
D.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14.下列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
A.烧碱—NaOH B.明矾—Al2(SO4)3
C.天然气—C2H4 D.小苏打—Na2CO3
15.下列关于Cl2的制备、净化、收集及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B.用装置乙除氯化氢
C.用装置丙收集氯气 D.用装置丁吸收尾气
16.反应4Na+TiCl4 Ti+4NaCl可用于制备金属钛(Ti)。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Na是氧化剂 B.TiCl4被氧化
C.Na失去电子 D.TiCl4发生氧化反应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葡萄糖可分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B.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可水解生成葡萄糖
C.动物脂肪通常呈固态,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氨基酸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生成多肽
18.在含有大量的Ba2+、H+、Cl-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OH- B.SO C.Fe3+ D.Ag+
1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雷电时,空气中的N2与O2反应生成NO属于氮的固定
B.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现象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C.工业上可用氨水消除燃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
D.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铝合金在生产、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
20.常温下,下列物质可以用铁制容器盛装的是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稀盐酸 D.稀硫酸
21.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乙醇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
B.用NaOH溶液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
C.用KSCN溶液鉴别FeCl2和FeCl3溶液
D.用BaCl2溶液鉴别Na2CO3和Na2SO4溶液
22.右图为番茄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铜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B.一段时间后,锌片质量增大
C.一段时间后,铜片质量增大
D.电子由铜通过导线流向锌
23.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难溶于水 B.无色无味的液体
C.常用作燃料 D.能与NaOH溶液反应
24.下列有机反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H3CH2OH+2Na CH3CH2Na+H2O
B.CH2=CH2+Br2CH3CHBr2
C.CH4+2Cl2CCl4+2H2
D.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2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单质在空气中所占体积分数最大,Y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Z与X位于同一主族,W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ⅥA族
B.原子半径:r(W)>r(Z)>r(Y)>r(X)
C.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
D.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X的强
26.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溶液一定是碳酸盐溶液
B.将某气体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颜色褪去,说明该气体一定是SO2
C.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D.用毛笔蘸取少量30%的FeCl3溶液,在铜片上画“+”,片刻后洗净,铜片上出现凹痕,说明Fe3+的氧化性强于Cu2+
27.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B.次氯酸具有弱酸性,可用作织物漂白剂
C.活性铁粉具有还原性,可用作食品抗氧化剂
D.过氧化钠呈淡黄色,可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28.据文献报道,利用电催化反应可将CO2还原为清洁燃料CO,部分反应机理如图(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在反应过程中起催化剂的作用
B.22.4L CO中含有个电子
C.反应①②③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该过程涉及反应COOH* +H+ +e- == CO*+H2O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共计16分。
29.(6分)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并测定海带中碘元素的百分含量,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称量了1 000 g海带,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1) 步骤①中高温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脚架、泥三角、酒精灯、玻璃棒外,还需要用的实验仪器是_______________。
(2) 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___。
(3) 步骤④反应中能生成可溶性的Mn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设计一种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的简单方法: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0分)KMnO4广泛用作氧化剂,可以氧化HCl、FeSO4等。某兴趣小组用Cl2氧化K2MnO4制备KMnO4的装置如下图所示:
(1) 仪器M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 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为了提高Cl2在装置C中的利用率,在装置A的操作中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
(4) 试剂X常用浓NaOH溶液,而不用澄清石灰水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利用KMnO4测定CuI样品中CuI质量分数(杂质不参与反应)的方法如下:
步骤一:称取CuI样品0.500 g,向其中加入足量Fe2(SO4)3溶液,发生反应:
4Fe3++2CuI == 4Fe2++2Cu2++I2。
步骤二:待充分反应后,滴加5.000×10-2 mol·L-1 KMnO4溶液,发生反应:
MnO+5Fe2++8H+===Mn2++5Fe3++4H2O ,至恰好完全反应消耗KMnO4溶液20.00 mL。
计算该样品中碘化亚铜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化学(必修)参考答案
1-5 D C D B C
6-10 B B D B B
11-15 A B A A D
16-20 C C C D B
21-25 C A C D C
26-28 D C D
29.(6分)
(1) 坩埚(1分)
(2) 过滤(1分)
(3) 2I-+MnO2+4H+===Mn2++I2+2H2O(2分)
(4) 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是否出现蓝色,如果变蓝,说明还有单质碘(2分)
30.(10分)
(1) 锥形瓶(1分)
(2) 除去Cl2中的HCl(2分)
(3) 缓慢滴加浓盐酸(2分)
(4) 澄清石灰水中Ca(OH)2含量较低,可能导致Cl2吸收不完全 (2分)
(5) n(MnO)=5.000×10-2 mol·L-1×20.00 mL×10-3 L/mL=1.000×10-3 mol(1分)
根据方程式MnO+5Fe2++8H+===Mn2++5Fe3++4H2O
可知:n(Fe2+)=1.000×10-3 mol×5=5.000×10-3 mol
再根据方程式2CuI+4Fe3+===2Cu2++4Fe2++I2
n(CuI)=1/2×5.000×10-3 mol=2.500×10-3 mol(1分)
m(CuI)=2.500×10-3 mol×191 g·mol-1=0.477 5 g
w(CuI)=0.477 5 g/0.500 0 g×100%= 95.50%(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