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 海峡两岸的交往 说课稿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4-01-23 10:18: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Ls8x13《海峡两岸的交往》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上(下)午好!我是( )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板书),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地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等方面说说我的认识和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本课为《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的第3课,是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的继续。主要以台湾和大陆的交流方式为主线,介绍了50年来台湾和大陆关系的变化,旨在说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让学生认识到统一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党和国家为了台湾能够顺利回到祖国怀抱,正在做着不懈的努力。
【过渡】: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节课的知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教学目标为:
教学目标
⑴ 知识目标
①知道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
②说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九二共识”、“汪辜会谈”的内容
③了解海峡两岸交往概况
⑵ 能力目标
①通过查阅资料,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的活动,培养获取历史信息,处理历史信息,史论结合地陈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②通过了解海峡两岸关系从隔绝到交往日益密切的变化情况,培养学生归纳,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③通过海峡两岸交往密切这一史实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学生客观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借助多媒体展现中国共产党从客观实际出发,与时俱进地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国家和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激发爱党情感;通过归纳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实际,联系港澳回归,认识到统一是大势所趋,树立学生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通过学生自己编排、表演短剧,体验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激发坚决反对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的情感。
重点和难点:
重点:台湾 与祖国大陆的 统一;大陆方面的政策与台湾方面的反应;两岸的密切交往。
难点: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的必要性;解决台湾问题的关键。
说明:依据《课程标准》与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历史分析问题与理解问题的能力,同时这一课内容又是中国的国殇乃至国际社会的热点。
【过渡】:基于对教材地位、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分析,结合( )年级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二、教法和学法分析
1. 教法:情境教学法、讲述法
2.学法: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历史分析问题与理解问题的能力,同时这一课内容又是中国的国殇乃至国际社会的 热点,学生对它的兴趣不言而喻,所以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体验性学习。
三、教学程序分析 
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教学程序分析 --- 自主探究---- 感悟、 归纳、拓展延伸
以多媒体情境创设为契机,以问题为纽带,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构建新知识。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培养学生归纳提升,拓展延伸的学习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一)情景激趣,导入新课
1.创设情景:多媒体播放Flash余光中《乡愁》让学生以诗读史,提出”这首诗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从而引出问题,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引入新课。
(二)发现问题--台湾历史知识PK赛
让学生收集有关台湾历史小知识,用史实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主要通过自主学习的方法,课前收集资料,师生共同合作整理资料、编辑台湾历史知识PK赛试题,课堂上分小组选派两名代表答题,其他小组评价,优胜者予以表扬。激活已有知识,发挥历史学科“宽口径”的特点,形成知识迁移的能力,从其他方面进一步说明台湾为什么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诱发探究动机。
(三)自主探究——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教师指导学生看书,以时间 为顺序找出不同时期我党对台湾的政策与方针,得出中国共产党把国家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是人民利益代表的认识,提升爱党情怀。与次同时,让学生再从书中找出台湾方面的反应,自主探究阻碍台湾回归的主要原因是台独问题。通过这一教学环节,以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获得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或书面语言,以及图片等形成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述能力,形成知识迁移。从而解决“台湾与祖国大陆统一及台湾方面的反应”的教学重点。
2、 情境模拟对话,看过一段Flash动画以后,提出问题设计。假如你见到台独分子陈水扁,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学生很喜欢这种贴近现实而且富有想象力的思考方式。使学生认识到台湾问题的由来及原因所在,用情境教学法突破教学重点。
(四)联系时政,感悟、归纳、拓展延伸——日益密切的海峡两岸的交往
1 、学生自编自演短剧《团聚》,在角色扮演中体验两岸割舍不断的亲情。 给学生一个 “感悟的课堂”,通过体验性学习,学生亲自表演《团聚》这一小品,体验海峡两岸血浓于水的 亲情。从而达到历史素养的培养。
2、感悟中反思——设计一条呼唤台湾回家的宣传标语
提前让学生登陆 “你好台湾网站”www.,收集两岸关系发展的最新动向与前沿信息,设计一条呼唤台湾回家的宣传标语,给学生一个 “感悟的课堂”,感悟既是一种心理活动,又是一个感情经历。培养学生的爱党、爱国情结。
通过以上两个环节的教学,学生不仅对两个关系发展的前景进行展望,又在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中评说,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达到情感交流。
(五)在歌声中 “感悟的课堂”
台湾问题是中华民族最大的国殇,浅浅的海峡是中华民族最深的乡愁。 ----温家宝
板书
一 台湾的历史
毛泽东时期:以和为贵
二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邓小平时期:和平统一、一 国两制
江泽民时期:八项主张
胡锦涛时期:四点意见
三 日益密切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