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8x15《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上(下)午好!我是( )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板书),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地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等方面说说我的认识和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5课,本课讲了新中国诞生之初的外交态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从提出到推广并在世界上被多国接受、万隆会议召开和外交斗争等问题。在中国现代外交史上具有开篇的地位和作用,学习本节内容有利于理解今天的中国外交和观察当今国际事务。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生获得以下知识:新中国成立后,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美苏对中国的外交态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
(2)培养学生读书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归纳概括和表达能力等。
2、过程与方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2)学生自主读书、合作交流。(3)教师启发、点拨、促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建国之初中国面临的国际形势和万隆会议等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新中国自主形象的确立,是经过与国际帝国主义坚决斗争的结果,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非凡气度和新中国对世界和平所作的贡献。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课重点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万隆会议”。难点是建国之初美苏对华政策的不同和万隆会议上一些国家对中国的攻击所揭示的国际关系的本质。
四、说教法、学法:
教师创设情境,学生阅读课本等各类资料,学会从中采集有效信息和认识分析问题,并进行整理。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材料:周恩来对旧中国外交评论的一段话(在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
设问: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的外交又如何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二)、学生预习:教师提出预习要求。
1、通读全课
2、找出历史事件和知识点,做好笔记;
3、根据所学内容和与本课相关的内容提出问题、解决 问题。
(学生齐读完成预习任务)
(三)、自学检测
完成《高效课堂》的“学前预习”。
(四)、小组合作交流讨论:
一)交流自己所得:找出的历史事件、知识点、提出问题。
二)讨论问题:
1、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建国初的外交环境是怎样的?
3、建国初期(1949-1955年)的外交取得了哪些成就?
三)和平共处的原则的提出
1、过渡:作为一个新兴的独立国家,新中国在积极主动展开外交活动的时候,我们特别重视搞好与邻国的关系,并在此过程中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外交原则,这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学生先看一段视频《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然后
2、处理基础知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问题探究
(1)为什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能够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核心理念:尊重、平等、和平;指出:这些理念代表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心声,在那个充满了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时代里,以尊重、平等、和平为核心理念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犹如一股春风,温暖了世界各国的心灵,因此能够赢得各国的支持和认同。)
(2)、强化记忆——挑战自我:1分钟背会五项原则的内容。(提示:背修改后的提法)
四)以求同存异的智慧感动世界——万隆会议
1、过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但在具体的外交实践的过程中,面对着国与国之间客观存在着的巨大差异,如何才能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落到实处呢?下面我们就来看周恩来在随后的万隆会议上,是如何创造性地处理这个问题的。
同学们带着问题看一段视频:《参加亚非万隆会议》,然后
2、处理基础知识:万隆会议概况
3、问题探究:小组讨论完成
4、阅读书上材料: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发言: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分析“同”和“异”分别指什么。
(五)、同学们归纳一下本课中周恩来对中国外交做出了哪些重大贡献?——链接图片说明。
激发学生兴趣,播放周恩来少年时代立下远大理想的视频片段。
(六)、课堂小结。
由学生说出这一节课所学到的内容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