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9.3《声声慢》课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9.3《声声慢》课件(共4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23 15:1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声声慢
李清照
学习目标
1.学会抓住诗歌意象去品味诗歌情感;
2.体会其情感,准确把握“愁”之内涵。
3.比较《醉花阴》和《声声慢》的不同愁情;
作者简介
李清照,字漱玉,号易安居士 ,山东济南人,宋代婉约词词人的代表之一。留有作品集《漱玉词》。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李清照,又叫“李三瘦”。是个名副其实的“官二代”。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她却偏偏聪慧机敏,才华横溢,喝酒,赌博,改嫁,休夫,我行我素。她写词,一不小心就成了一代词宗,与李后主、苏轼并肩。她写诗,也是巾帼不让须眉,豪情天纵。
李清照生平大事记
1103-1126年:与赵明诚结婚,婚后融洽欢娱,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研究,度过了这生中最安宁、幸福的日子。
1126年:北宋末日,腐败透顶,金兵入侵,围困京师。
1127年:金灭北宋,二人所存的十余屋金石书画在战火中焚为灰烬。
1129年:赵明诚孤身赴任,身染重病,八月十八日去世, 终年49岁,李清照时年46岁。
1130年:李清照为赵明诚解不白之冤,在越州、台州、黄岩、温州之间漂泊。
1131年:卜居浙江会稽,又逢盗贼,重病缠身,几欲丧命。
1132年夏:再嫁张汝舟,可惜遇人不淑,9月提出诉讼,与张汝舟离婚。被判刑两年。
1134年:整理完成赵明诚遗著《金石录》。
1151-1155年:李清照没有子嗣,凄然一身,悲苦地离开人世。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李清照词风格清新婉丽,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
内容——闺怨离愁(闲愁)
词风——清丽柔媚
南渡后:反映战乱痛苦生活,感时伤怀,怀旧思乡表现思夫、思乡、思国
内容——怀旧悼亡 (浓愁、哀愁)
词风——凄婉哀怨(沉郁凄凉)

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
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声声慢》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写作背景
声声慢 南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重要词语:
戚戚:qī,忧愁,悲哀
乍暖:zhà,忽然,突然
还寒: huán,回,返回
将息:养息,休养
次第:光景,情形
了得:liǎo
堪:kān,可,能
①能不能用一个字概括全词的感情?
②你认为这首词的主旨句是哪一句?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鉴赏探讨
词人是怎样来表达自己的“愁”的?

掌握鉴赏词的基本方法:
1.直接抒情(找词眼,明词情)
2.间接抒情(找意象,悟词意)
3.联系词人生平和写作背景
4.多读、经常读、反复读
感受本词凄美的意境
鉴赏提示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直接抒情的句子有哪几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huán)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怎样写愁:词人是怎样表达愁情的?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动 作
结 果
感 受
若有所失
环境冷清
沉痛凄苦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
音律特点:音韵和谐
作用:
1、形式上:七组叠字,无一愁字,却字字含愁,声声是愁。
音韵上徘徊婉转,感情上层层递进。(音乐美,增强感情)
2、内容上:奠定哀婉、凄凉、愁苦的感情基调,使全词顿挫凄绝,如泣如咽。
天气变幻无常,忽暖忽寒,冷暖不定,不知如何适应和调养身体。
感叹命运的无常和人生的无奈。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间接抒情
词人选取哪些意象来表现愁绪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huán)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作者在词中选取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她的愁?
淡酒、晚风、过雁、
黄花、梧桐、细雨
2、这些意象分别有何特殊意义?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三杯两盏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杜甫
秋风秋雨愁煞人
——秋瑾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思念之情
雁,一种离情别恨的希望。
雁,一种怀古伤情的寄托。
结论:过雁象征相思、离愁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醉花阴》
无甚可摘
有谁堪与共摘
卖花担上,
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
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
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
徒要教郎比并看。
——李清照《减字木兰花》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结论:枯萎凋零的菊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孤苦飘零的晚境。
由物及人,作者寂寞难耐,独对满院残菊,独对阴沉的秋日,独守窗前,触景生情,时间是那样漫长,要怎样才能熬到黄昏的来临呢!
寂寞到极点,无心情去消解。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1.融情于景
2.以声衬静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李煜《相见欢》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梧桐是悲凉、孤寂、凄苦的象征。
细雨
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意象 内涵 例句
淡酒
秋风
秋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赏——意象愁情
渲染愁情
自古逢秋悲寂寥
秋风秋雨愁煞人
怀乡之思
音信之盼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憔悴的容颜
牵愁惹恨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寂寞梧桐,深院锁春秋。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哀伤,愁丝
无边丝雨细如愁。
“愁”文化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凄婉
愁苦
哀怨

以上这些意象,营造出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全词至此,戛然而止,看似是欲说还休,实际上将愁苦之情以感叹句挥洒得淋漓尽致,凄婉不绝。
用问句/叹句/省略句作结,有何作用?
强调……的情感
以愁作结
本词的“愁”,具有什么广阔的社会意义?
不仅是作者个人的感情,也是当时无数流离失所的妇女的共同情感。作者的遭遇与痛苦是时代造成的。是情愁、家愁与国愁集于一身,何其悲怆凄凉。
鉴赏探讨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侯,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读准字音 语速缓慢 语调低沉

直接抒情
1、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间接抒情
(词眼)
(意象)
淡酒
急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意境)
醉 花 阴
李清照
前期词
醉 花 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销魂:(1)多用以形容悲伤愁苦时的情状。
(2)形容性感极致的,飘飘欲仙的,诱人的,迷人的。
此词作于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之后。婚后,夫妻感情笃深,常投诗报词。一年重阳,李清照作此词,寄给在外作官的丈夫。秋闺的寂寞与闺人的惆怅跃然纸上。据载,赵明诚接到后,叹赏不已,又不甘下风,就闭门谢客,废寝忘食三日三夜,写出五十阙词。他把李清照的这首词也杂入其间,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把玩再三,说:"只三句绝佳。"赵明诚问是哪三句,陆德夫答:"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易安词 小结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上片:抒情(点愁)
下片:写景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上片抒情,下片写景:黄花、梧桐、细雨
易安词 小结
1.易安词往往上阕直抒胸臆,
薄雾浓云愁永昼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2.下阕借景抒情,将抽象化为具象。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满地黄花堆积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比较《声声慢》《醉花阴》的不同愁情:
清丽、明快 愁绪之中带情趣 凄凉、低沉
《醉花阴》
闺怨之愁
寂寞 忧郁
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
《声声慢》
古诗人眼中的愁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3、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 。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江城子 》 )
4、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5、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王实甫《西厢记》)
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全词。
2、根据所学知识,比较分析柳永、李煜、李清照三位词作家表现“愁绪”的作品中“愁”的不同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