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第五单元测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上第五单元测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1-22 14:42: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质量检测卷
一、知识与运用(共49分)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正确的一项为( )。(4分)
A、骸骨(gāi) 静谧(mì) 鸟喙(huì) 惊慌失措(cuó)
B、峰峦(luán) 螽斯(zhōng) 禅院(chán) 千姿万态(zī)
C、霎时(shà) 裹藏(cáng) 窥见(guī) 更胜一筹(chòu)
D、喑哑(yīn) 莴苣(wō) 躯壳(ké) 开膛破肚(táng)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为( )。(4分)
A.静谧 乌云密布 津津有味 飘缈 B.宫殿 实是求事 一霎间 葱笼
C.狩猎 海市蜃楼 惊慌失措 喧嚣 D.莴苣 夜色沧茫 里程碑 劫掠
3、选出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 ) (4分)
A.自从有了飞机,人类对于蓝天白云不再是可望不可即了。
B. 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窃窃私语。
C.不喜欢夸夸其谈的人,往往更善于思考,考虑问题胜人一筹。
D. 这些事得发动群众,大家一起干,如果只凭几个人忙乎几天,也只能是事半功倍。
4、填入横线,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从飞船上可以看到美丽的月球已经遥遥在望。它发着美丽的银光, 。
A.它在飞船的上方静静地悬着 B.它静静地悬在飞船的上方
C.静静地悬着,就在飞船的上方 D.静静地悬在飞船上方
5、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B.最早的鱼儿怎么没有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
C.人们常说:“东虹轰隆西虹雨”。
D.所以有“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说法。
6.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其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4分)( )
跨过一座小木桥 , 。 。中间为堂屋,左边是卧室,一张床榻,早已蒙上了厚厚的尘埃。
①摇曳的竹阴中,闪现出茅草的屋顶
②这是三间低矮的草屋,屋内幽暗,泥墙的缝隙透出了丝丝微光
③但见竹子一丛
A. ③ ① ② B. ③ ② ① C. ②③ ① D. ① ③②
7.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4分)
A、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B、是不是由于这种甜食,蝉的肚子比其他部位更受欢迎呢?很可能正是如此。
C、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
D、他这样评论他们离开登月舱、踏上月球的“一小步”:“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 ,是巨大的飞跃。”
8、修改下面一段话中的3处错误。(3分)
国庆节那天,(A)我班召开了一次“祖国万岁”的演讲活动,校长也参加了。会上,掌声不断,(B)气氛非常热烈得很。特别是班长的演讲,博得全场一片喝彩声。(C)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1)A句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句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句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兼顾内容与形式两个方面,依照下面句式,写两句话。(4分)
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智慧之窗。
书籍 , ;
书籍 , 。
10、诗词填空。(10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 。 (2)君问归期未有期, 。 (3) ,夜泊秦淮近酒家。 (4)我寄愁心与明月, 。
(5)问渠那得清如许, 。(6)万籁此都寂, 。(7) ,隔江犹唱后庭花。(8) ,天光云影共徘徊。
(9)夕阳西下, 。 (10)正入万山圈子里, 。
11、文学常识填空(4分)
(1)《绿色蝈蝈》的作者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 。我国读者非常熟悉他写的一部书《 》。
(2)《河中石兽 》选自《 》,其作者是我国清代文学家 。
二、 阅读理解与表达 (共51分)
(一)看云识天气(16分)
①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师,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②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这种云很薄,阳光可以透过云层照到地面,房屋和树木的光与影依然很清晰。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如果卷云成群成行地排列在空中,好像微风吹过水面引起的鳞波,这就成了卷积云。卷云和卷积云都很高,那里水分少,它们一般不会带来雨雪。还有一种像棉花团似的白云,叫积云。它们常在两千米左右的天空,一朵朵分散着,映着灿烂的阳光,云块四周散发出金黄的光辉。积云都在上午出现,午后最多,傍晚渐渐消散。在晴天,我们还会偶见一种高积云。高积云是成群的扁球状的云块,排列很匀称,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幕,远远望去,就像草原上雪白的羊群。卷云、卷积云、积云和高积云,都是很美丽的。
11、第一段中说明云和天气关系的句子是__ __ _ 。(2分)
12、结合上下文说说“招牌”一词的妙处。(3分)

13、第一段中画线句子中用“美丽”和“ _______”,“白云朵朵”和“___ ____”作比较,说明云“__ _ _ ”的特点。 (4分)
14、第二段中画线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是 ,它的作用是
(4分)
15、下面是作家萧乾的散文《初冬过三峡》中描写“云”的句子,请你根据第二段内容推断这是什么云,并说明理由。(3分)
有时候云彩又呈一束束白色的飘带,它似乎在用尽一切轻盈婀娜的姿态来衬托四周叠起的重岭。
(二)听天气预报别只注意温度(18分)
关心天气变化的人每天都收听天气预报,_______不少人往往习惯只以气温的高低作为判断环境冷热的惟一指标,这是片面的。?
气温适中时,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对人体冷热感觉的影响较小。所谓气温适中,是指使人既不觉得热,又不感到不冷,这个温度叫做“不感温”。人们对环境的“不感温”是不同的,如人体对空气不感温为24℃,对水的不感温为34℃,这就是说在24℃的空气和34℃的水中,人们会觉得不冷不热,十分舒适。因为人正常体温为37℃,在空气中,24℃的空气会带走人体一部分热量,而体内产生的热量则会弥补空气带走的那部分热量,使得人体向外散失的热量与体内产生的热量正好相等,人体保持了相当的热平衡,使人们感觉良好。当环境温度低于或高于“不感温”时,人们就会有明显的冷感或热感。这时,相对湿度便会对人体冷热感起很大的作用。比如,当气温25℃、相对湿度30%时,人体没有什么冷热的感觉(即舒适);同一气温,若相对湿度增大到95%时,人体就感觉闷热了……
人体的冷热感与风力也有重要的关系。冬季当你静止或徒步行走时,本来穿着衣服感觉冷暖刚好适宜;如果坐上奔驰的卡车或窗户大开的汽车、电车,立刻就会觉得风声大作,周身寒冷。这是因为风能把人体周围的空气保温层吹散,把热量带走的缘故。一般风力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快、越多。从实验中,大致可以计算出这样的结果:当气温在0℃以上时,风力每增加2级,人的寒冷感觉会下降3℃~5℃;气温在0℃以下,风力每增加2级,人的寒冷感觉会下降6℃~8℃
16、第一段空缺处应填的关联词语是________ ___。(2分)
17、本文通过指出“人们一贯以气温的高低来作判断环境冷热的惟一指标”这一说法的片面性,说出人体的冷热感与什么因素有关系?(4分)
18、写出在24℃空气中,人们会感到不冷不热,十分舒适的原因。(4分)
19、第二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4分)
20、“一般风力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快、越多”中“一般”一词可不可以去掉?为什么?(4分)
(三)阅读《河中石兽》,完成题目。( 17分 )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阋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对下列句子中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①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 ②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③一老河兵闻之 ④果得之于数里外
A、①和②句相同,③和④句不同 B、①和③句相同,②和④句相同
C、①和③句不同,②和④句相同 D、①和④句相同,②和③句不同
2、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古今异义。( 4分 )
⑴ 是非木柿 古义:( ) 今义:( )
⑵尔辈不能究物理 古义:( ) 今义:(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 6分 )
①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②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请找出原文中说明这个道理的语句。( 4分 )
道理:
原句:
七上5单元测试试卷答案
1-7: B C D D B A C
8。召开改成举行 B去掉非常或得很C去掉通过或使 9、略 10略
11 法布尔 《昆虫记》 (2)《阅微草堂笔记》 纪昀
11、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12、“招牌”是商店的标志,这里用“招牌”比喻云是天气变化的标志,这个比喻准确,形象地说明了看云和识天气的密切关系。?
13、 阴森   乌云密布   变化无常  
14、打比方 介绍了卷云轻而薄的特点,使说明通俗明白,语言活泼生动
15、卷云 因为句中用“一束束白色的飘带”来描绘云,和卷云“丝丝缕缕地飘浮”、“像洁白的绫纱”的特点吻合。
16、但是
17、空气中的相对湿度  风力
18、如人体对空气不感温为24℃
19、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  
20、不可以。因为“一般”表示经常情况下,不含特殊情况。去掉后,表达就不准确了。?
1.C
2.是 古义( 这 )今义( 判断词 )
物理 古义( 事物的道理 、规律 )今义( 一门学科 )
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一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呢?
道理:综合考虑各种现实因素,理论知识要与实际经验想结合分析,不能空谈理论,不能脱离实际,主观臆断。(意思相近即可)
原句: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