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
八年级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60分)
央视纪录频道播出的《航拍中国》,深受观众喜爱。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航拍中国》拍摄的下列省级行政区域单位中,北回归线穿过的是( )
A.湖南省 B.山东省 C.安徽省 D.广东省
2.《航拍中国》拍摄到的民族风情与所属民族相符的是( )
A.那达慕大会—蒙古族 B.泼水节—满族 C.赛龙舟—维吾尔族 D.手鼓舞—土家族
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中国是人口控制的成功典范。下图示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政策的动态调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1980年我国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的计划生有政策是为了( )
A.解决人口分布不均问题 B.解决劳动力不足问题
C.遏制人口增长过快势头 D.缓解人口老龄化趋势
4.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制定与调整,说明( )
①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②人口政策调整要适应人口发展变化
③人口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④人口政策只能解决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一江春水向东流”,反映出我国的地势特征。读“我国沿32°N线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5.我国沿32°N线地势特征是( )
A.西高东低 B.东高西低 C.南高北低 D.北高南低
6.图中甲处的地形特征是( )
A.地势险峻 B.地表崎岖 C.沟壑纵横 D.地势低平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开发利用中要注重因地制宜。读表、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该地区的地形( )
A.以山地为主 B.以丘陵为主 C.以平原为主 D.以高原为主
8.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目前该地区农业发展中不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发展绿色农业,改善生态环境 B.发展立体农业,充分利用土地和气候资源
C.重点发展水稻种植业,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 D.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发展多种经营
下图是2020年6月3-5日我国冬小麦发育期预测及收获进度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南方冬小麦已基本收获,而北方冬小麦还未完全成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海拔高度 D.经度位置
10.图中下列地形区的冬小麦大部分处于乳熟期的是( )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东南丘陵 D.云贵高原
11.青藏高原甲地冬小麦处于灌浆期,还未成熟的根本原因是( )
A.海拔较高 B.降水较少 C.水源不足D.土壤肥沃
竹子喜温暖湿润的环境。下图为“我国温度带及竹子分布示意图”,甲、乙、丙、丁为不同温度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影响竹子生长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B.交通 C.技术 D.气候
13.竹子分布面积最广的温度带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4.图中丁温度带是( )
A.中温带 B.暖温带 C.亚热带 D.高原气候区
2022年3月18日,黄河内蒙古封冻段全线开通,凌汛洪水安全进入万家寨水库,标志着黄河2021~2022年度凌汛期结束。图为“黄河水系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黄河容易发生凌汛的河段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6.黄河中游流经的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支离破碎,造成这种状况的自然原因是
A.土质疏松,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 B.开发历史悠久,长期过垦过牧
C.修路、采矿等人类活动破坏地表 D.森林茂密,植被覆盖率高
17.黄河下游流经的华北平原,“水荒”问题一直影响着当地经济发展,缓解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合理措施有( )
①跨流域调水 ②大量开采地下水 ③禁止工农业用水 ④节约用水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阅读中国主要自然资源数据表,完成下面小题。
土地 矿产 耕地 径流量 森林
总量在世界的位次 3 3 4 6 6
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 1/3 1/2 1/3 1/4 1/5
18.由表中信息可知,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A.资源大国,取之不尽 B.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资源贫乏,不能自给 D.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19.依据国情,我国制定的土地基本国策是( )
A.实行土地轮作,禁止乱占耕地 B.开发后备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C.推行农业技术,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D.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主持召开座谈会时强调: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读我国长江流域南北地区部分资源调查表,完成下面小题。
地区资源 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长江流域以北地区
耕地 35.2% 59.2%
水资源 80% 14.7%
20.关于我国长江流域南北地区水资源和耕地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南地区耕地多,水资源少 B.以南地区耕地多,水资源多
C.以北地区耕地少,水资源多 D.以北地区耕地多,水资源少
21.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解决长江流域南北地区水资源分布不平衡的有效措施是( )
A.大量抽取地下水 B.大规模人工降雨
C.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D.修建水库蓄水
22.全球抗疫期间,我国为欧美国家输送了大量急需的抗疫物质,最适合的运输方式是( )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航空运输 D.水路运输
商(丘)合(肥)杭(州)高速铁路于2020年6月28日全线贯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与商合杭高速铁路相交会的我国东西向最长的铁路干线是( )
陇海﹣﹣兰新线 B.京包﹣﹣包兰线
C.青藏线 D.京广线
24.关于商合杭高速铁路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的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加强了河南、安徽、江苏三省的联系
B.缓解了京沪高铁的运营压力
C.缩短了合肥至杭州的出行时间,产生了“同城效应”
D.使周边地区更好地融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甘肃省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被称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每年玉米收获后,戈壁滩就成为天然晾晒场。同时,河西走廊也是喜温凉的娃娃菜、包菜等“高原夏菜”的重要种植区,每年夏季大量销往东南沿海地区,缓解当地蔬菜供应紧张的问题。下图为甘肃省河西走廊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5.河西走廊成为“种子繁育黄金走廊”的有利条件是( )
A.气候干燥,光照充足 B.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
C.雨热同期,土壤肥沃 D.交通便利,距离市场近
26.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本地蔬菜供应紧张,主要因为( )
A.地形平坦 B.多气象灾害 C.交通不便 D.劳动力不足
下图为“我国部分农产品优势产区布局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7.“长江流域粮食优势产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春小麦 B.马铃薯 C.玉米 D.水稻
28.新疆长绒棉品质优良的自然条件是( )
A.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湿润
B.夏季光热充足,昼夜温差较大
C.耕地面积广阔,土壤肥力较好
D.地形起伏和缓,易于机械耕作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基本形成以工业设备、农业机械、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为主体,门类比较齐全,布局相对合理的机械工业体系,在地区分布上形成多个大型机械工业基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9.图中有我国重工业基地是( )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C.京津唐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30.该区域发展重工业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A.科技发达 B.劳动力丰富 C.交通便利 D.矿产资源丰富
二、综合题(共40分)
31.读中国地形、地势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我国地势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是A_________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常用来形容B_________高原。
(3)有“紫色盆地”之称的C是_________盆地。
(4)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低平,耕地以_________(填旱地或水田)为主。
(5)我国大陆濒临的海洋中,属于内海的D是_________海。
(6)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E是_________岛。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黄河宁,天下平。黄河流域必须下大气力进行大保护、大治理,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路子。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
(1)黄河发源于____山脉,最终注入渤海,是我国第二长河。黄河上、中游河段的分界点是____,____水利枢纽是黄河最大的水利工程。
(2)黄河上游流经宁夏和内蒙古自治区,塑造了____平原和河套平原,为当地农业生产带来丰富的____。下游流经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
(3)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该地区____问题严重,河流含沙量剧增,下游河段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形成“____”。
(4)要使黄河水由“黄”转“清”,人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请至少答出两点)
33.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食物安全出发,为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条件,我国制订了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建设规划。读“中国农产品主要产区建设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8分)
(1)我国农产品主要产区的地形以____为主。
(2)黄淮海平原主产区耕地类型以____为主,这里发展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春旱,以济南为例,读“济南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解析这里形成春旱的原因:____。
(3)长江流域主产区作物的熟制是____,图中①所示的油料作物是____。
(4)东部地区南北方的主要农产品不同,这样规划所依据的自然条件是____。
(5)影响甘肃新疆主产区的形态呈狭长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____
A.光照和水源B.光照和热量C.地形和热量D.地形和水源
(6)甘肃新疆主产区的新疆长绒棉享誉全国,主要是因为这里____,利于棉花的生长和采摘。
34.读我国农业地区分布图,回答问题。(8分)
(1)图中曲线为___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该线以东以_____________业为主,主要地形类型以_________和丘陵为主,该线以西以___________业为主。
(2)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A所在的区域是我国四大牧区中的________________牧区。
(3)西部地区的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主要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农作物。西部地区有我国最大的棉花产区B_____________(省级行政区),当地生产的棉花品质优良。_____________棉享誉全国。该区域棉花大部分实现了_____________采摘,节省了大量的劳动力。
35.甘蔗喜高温、对水分有较高的要求。我国是世界第三大蔗糖生产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蔗糖业的龙头。左图示意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主要蔗糖产业分布,右图示意南宁气候资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8分)
(1)说明广西种植甘蔗具有的纬度位置优越性____。
(2)从水热条件看,甘蔗产地5-9月的气候特征是____。
(3)归纳广西主要蔗糖产业的分布特点____。
材料:广西制糖工业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着力推进绿色生产,充分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作为生产原料或能源再利用。如①将制糖产生的蔗渣用于发电、造纸。②将制糖产生的滤泥作为甘蔗种植的肥料。
(4)任选材料中的一例,说明这种综合利用废弃物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参考答案
1--5 DACAA 6--10 DBCBB 11--15 ADAAC 16--20 ADBDD
21--25 CCAAA 26--30 BDBAD
(1)昆仑 (2)内蒙古 (3) 四川 (4)水田 (5)渤
(6)台湾
32.(1)巴颜喀拉 河口 小浪底 (2)宁夏 灌溉水源 温带季风气候 (3)水土流失 地上河 (4)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建梯田,修挡土坝,禁止过度放牧,实行计划生育等。
33.(1)平原 (2)旱地 降水少、气温高、蒸发快 (3)一年两熟 油菜 (4)气候 (5)D (6)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34.(1)400 种植业 平原 畜牧业 (2)内蒙古牧区
(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长绒棉 机械
35.(1)广西大部分位于22°~26°N的低纬度地区,北回归线穿过中部,位于热带、北温带南部地区,热量丰富,有利于甘蔗的生长 (2)高温多雨 (3)集中分布于中部和南部 (4)蔗渣;经济效益:蔗渣再利用,可以用来发电和造纸,变废为宝,降低生产成本。环境效益:蔗渣再利用,节能减排,减少废弃物污染,保护环境;少占土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