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三次阶段检测语文试卷
卷首语:展示学识与才华,记录智慧和收获。亲爱的同学,请你放松心情,镇定自信。你一定能成功!
温馨提示:全卷共四大题,26小题,满分150分,其中含卷面书写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烦(nǎo) (1)▲ 忧愁时,不妨读读唐诗宋词。这样,春风秋雨会渐渐冷却你急(zào) (2) ▲ 的情绪;小桥流水能慢慢松(chí)(3) ▲ 你紧张的神经。那溪头卧剥莲蓬的小儿,那见人羞(sè) (4) ▲ 的村姑,无不使你心旷神怡、超然物外。
2.根据下面语境,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如果说,东海之水 (1) ▲ 了瑞安的灵性, (2) ▲ 了瑞安的人杰地灵;那么,奇特山水和旖旎风光,更加 (3) ▲ 了她秀美的神韵。
A.造就 B.赋予 C.增添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阅读名著开拓了我的视野,也提高了我的写作。
B.小雨的妈妈还很年轻,大概40岁左右。
C.瑞安市飞云镇阁巷柏树村,是我国南戏鼻祖高则诚的故乡。
D.不闯红灯,是衡量一个公民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4.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①鸡声茅店月, ▲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
③ ▲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④《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 ▲ 。
⑤情思是诗,我们体味晏舒“无可奈何花落去, ▲ ,小园香径独徘徊”的落寞惆怅;情怀是诗,我们感受杜甫“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的至死不悔的理想;情谊是诗,我们高歌王勃“海内存知已, ▲ ”的真挚友情。
⑥虽然社会还存在着贫富差距,但是许多人能以平和的心态看待这种现象,就像黔娄之妻所说的那样“ ▲ , ▲ ”,默默地为社会尽好自己的一份责任。
5.赏析古诗,回答问题。(4分)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①仔细看前三句诗中列举的九种景物,作者在景物前加了修饰语,如“枯、老、昏”等,你认为作者的用意何在?(2分)
答: ▲
②在这首小令中,哪一句最能打动你?为什么?(2分)
答: ▲
6.名著往往是“经过时间检验和沉淀”的“磨脑子”的书。请从下列名著中任选一部,简要写出你熟悉的一个情节,并表达你对这一情节的体验或感悟。(3分)
名著:《水浒》《三国演义》《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
书名 ▲
情节 ▲
体验或感悟 ▲
7.网络时代的我们,喜欢给自己取个网名,以便与人交流,获取信息。一个好的网名,既要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又要体现高雅的志趣,如“一江春水”、“夜雨时”、“隔水樵夫”等。请你给自己取一个别致的网名,并说说它的由来和含义。(3分)
示例:网名:一江春水
由来和含义:出自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春水如蓝,丹心似火,从多彩的生活汲取不竭的动力,用满怀的热情期待美好的明天。
网名: ▲
由来和含义: ▲
二、现代文阅读(33分)
(一)词典的故事(有删改) 阿来(17分)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上的是两个班合用一个教室一个教师的小学。快读完小学了,不要说现在孩子们多得看不过来的课外书与教辅书,我甚至没有过一本小小的字典或词典。那时,我是多么渴望自己有学问啊,并觉得世界上的所有学问就深藏在张老师那本翻卷了角的厚厚词典中间。小学快毕业了,学校要组织大家到15公里外的刷经寺镇上去照毕业相。我们便每天盼望着去到那个对我们来讲非常遥远的小镇。
不久以后,十多个穿上新衣服的孩子,一大早便由老师带着上路了。将近中午时分,我们这十多个手脚拘谨、东张西望的乡下孩子便顶着高原的强烈阳光走到镇上人漠然的目光中和镇子平整的街道上了。第一个节目是照相。照完相我们走到街上。太阳照在头顶。
我们开始出汗。我伸在衣袋里的手也开始出汗。手上的汗又打湿了父亲给我的一元钱。父亲把吃饭与照相的钱都给了老师,又另外给了我一元钱。这是我那时候可以自由支配的最大的一笔钱。我知道小伙伴们每人出汗的手心里都有一张小面额的钞票,比如我的表姐手心里就攥着五毛钱。表姐走向了百货公司,出来时,手里拿着许多五颜六色的彩色丝线。
而我走向了新华书店。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干净的玻璃柜台里摆放着几十本领袖书,以及几部当时流行的小说。我有些胆怯地在玻璃柜台前轻轻行走,突然停了下来,因为我一下就把那本书认了出来。
那本书跟领袖书同样大小,同样的红色,同样的塑料封皮。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小词典”。我把攥着一块钱人民币的手举起来,嘴里发出了很响的声音:“我要这本书!”
书店里只有我,还有一个营业员。
营业员走过来,和气地笑了:“你要买书吗 ”
我一只手举着钱,一只手指着那本成语词典。
但是,营业员摇了摇头,她说:“我不能把这书卖给你。买这本书需要证明,证明你来自什么学校,是干什么的。”我说自己来自一个汉语叫马塘、藏语叫卡尔古的小学,是那个学校的五年级学生。她说:“那你有证明都不行了。你们马塘是马尔康县的,刷经寺属于红原县。你要到你们县的书店去买。”我的声音便小了下去,我用自己都不能听清的小声音说了一些央求她的话,但她依然站在柜台后面坚决地摇着头。然后,我的泪水便很没有出息地下来了。我越想止住眼泪,这该死的液体越是欢畅地奔涌而出。营业员吃惊地看着我,脸上浮出了怜悯的表情。
她说:“你真的这么喜欢这本书 ”
“我从老师那里看见过,我还梦见过。”
现在,这本书就在我面前,但是与我之间却隔着透明但又坚硬而冰凉的玻璃,比梦里所见还要遥不可及。
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她说:“那我要考考你。”
我看到了希望,便擦干了眼泪。她说了一个简单的成语,要我解释。我解释了。她又说了一个,我又解释了。然后,她的手越出柜台,落在了我的头顶,深深叹了口气,说:“不容易,一个乡下的孩子。”然后便破例把这本小书卖给了我。
作者简介:阿来,当代中年作家,藏族,长篇小说《尘埃落定》获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8.简要复述“词典的故事”。要求写清楚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3分)
答: ▲
9.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参照示例简要分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示例:营业员脸上显出了更多的怜悯,这位阿姨甚至因此变得漂亮起来。
分析:“漂亮”主要反映了“我”当时的心理感受,营业员的怜悯使我产生好感。
(1)书店干净的木地板在脚下发出好听的声音。
答: ▲
(2)但上面几个凹印的字却一下撞进了眼里:“汉语成语小词典”。
答: ▲
10.请你结合语境,谈谈对文中画线句的理解。(3分)
答: ▲
11.请你联系全文,为本文续写一个结尾,60字左右。(4分)
★ 请 在 答 题 卷 上 作 答 !
12.请联系自身实际,谈谈你从本文中获得的启示。(3分)
答: ▲
(二)绿色塑料(16分)
①A塑料问世后,即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到了几乎所有的领域。但是,在塑料应用极大地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丰富和改善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严重的“白色污染”问题。塑料不会自行“腐烂”,如果塑料薄膜长期存在于田间,不仅妨碍耕作,而且破坏土壤自身的水肥及微生物平衡,对农作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发达国家对使用后的塑料曾采用过掩埋、焚烧和回收利用等方法进行处理,但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为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外许多科学家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纷纷投身于“绿色塑料”——可降解塑料的研制。
②所谓“绿色塑料”,并不是指绿颜色的塑料,而是指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具体地说,就是指在一定使用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而在完成一定的功效后能迅速自行降解,与自然环境同化的一类聚合物。因为它对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所以被称为“绿色塑料”。
③“绿色塑料”的品种很多,这里只介绍光降解型塑料、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和转基因型塑料四种。
④光降解型塑料是在聚合物中添加少量光敏剂生产出来的塑料。我国科学家从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对光降解型塑料的研制。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的光敏剂及其光降解聚乙烯地膜,早在1995年就通过了技术鉴定,并在推广中证明这一技术已经成熟。光降解聚乙烯地膜在光照下,可分解成4×4平方厘米的碎片,即使以后不再分解长期存在于土壤中,也不会给土壤物化性能带来影响,对土壤养分造成破坏。
⑤天然高分子型塑料是利用纤维素、木质素等天然物质,用化学方法制成的塑料。比如,日本工业技术研究院利用农作物下脚料,如豆秸等制成的可降解农用地膜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塑料地膜具有极好的透明度和伸展性,埋在土中只需数日,即可被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环境。
⑥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是由一种叫真核产硷性细菌先在葡萄糖溶液中生产出生化聚酯,再经进一步加工生产出的生物塑料。德国格丁根大学的微生物学家通过对一种细菌的特定基因隔离,使植物细胞内部生成聚酯,再利用这种聚酯制成植物型生化塑料。这种塑料在细菌作用下也可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不但不污染环境,而且还可用做肥料回归大自然。
⑦转基因型塑料是由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教授索姆维尔等人研制的。他们利用生物工程技术,从一种叫做营养佳良产硷杆菌的土壤细菌中分离出生产塑料的基因,然后把这一基因转移到一种遗传结构墒单的油菜子属植物中,培育出一种适宜种植的名叫多羟丁酸的塑料植物。这种植物的叶、秆、根都能长出多羟丁酸颗粒塑料,B用这种颗粒制成的塑料可以完全被降解。受索姆维尔研究的启发,美国密茨根大学的生物学家则干脆将这种塑料基因直接植入土豆和玉米之中,在人工控制下生长出不合有害成分的生物塑料.不久,人们就可以像种植庄稼那样大面积种植和收获塑料了。
⑧目前,可降解型塑料大多还处在研究或试产阶段,距大规模推广使用还有一段时间,但科学家卓有成效的研究已经为人们展现出光明的前景。我们坚信,随着研究的加速进展,绿色环保塑料的新时代一定会很快到来。
13.通读全文,说说文章围绕“绿色塑料”说明了哪些内容。(3分)
答: ▲
14.阅读第②段文字,根据自己的理解,给“绿色塑料”下一个定义。(3分)
答: ▲
15.仔细阅读第⑤、⑥段文字,说说“天然高分子型塑料”和“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有什么异同。(4分)
相同: ▲
不同: ▲
16.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请选择其中一句作答。(3分)
A.塑料问世后,即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到了几乎所有的领域。
B.用这种颗粒制成的塑料可以完全被降解。
我选( ▲ ) 我的分析: ▲
17.请你结合本文有关知识,对你的妈妈宣传“绿色塑料袋”的特点及使用意义,以提高她的环保意识。(3分)
答: ▲
三、文言文阅读(22分)
(一)《陈涉世家》(节选)(12分)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乙】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1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①会天大雨 ▲ ②为天下唱 ▲
③吴广素爱人 ▲ ④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20.请结合[甲][乙]两段文字,举例分析陈胜在反秦斗争中表现出的卓越才能,至少两点(4分)答: ▲
(二)(10分)
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①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②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③也!”崇宁、大观④间,海外诗⑤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⑥,而人或谓之不韵⑦。(选自《江西古文精华丛书 笔记卷》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棐(fěi):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③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④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⑤海外诗:指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⑥气索:气短。⑦不韵:不雅。]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①前后类如此____▲____ ②是时朝廷虽尝禁止___▲____ ③往往以多相夸___▲____
22.用“/”为下面的句子断句(一处)。(1分)
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2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
▲
24.文段表现苏轼诗文的成就,在写法上有怎样的特点?(2分)
答: ▲
25.从文中欧阳修的行为、语言中,你感受到欧阳修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 ▲
四、写作(60分)
26.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和 ▲ (妈妈、春天、时间……)说句话
请根据括号中的提示补全题目,写一篇文章。
(2)在熙熙攘攘的十字路口,你也许目睹了感人肺腑的一幕,也许经历过发人深省的故事……在错综复杂的人生路口,平庸的人,往往犹豫不决,随波逐流,错过芬芳花季;明智的人,常常坚定不移,执着一念,把握青春年华……每个路口,都有故事,都有思考,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请以“路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两道题目,任选一题;
②除诗歌以外,其它文体不限;
③篇幅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能用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九年级第三次阶段检测语文参考答案
1、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1.恼 躁 弛 涩 2.B A C 3.C 4.略
5.(1)这些修饰语表现了景物各自的特征,着力渲染、烘托出一个完整的萧瑟荒凉的意境。
(2)如:“小桥流水人家”,用“小桥流水人家”的温馨宁静,反衬沦落天涯者的思乡愁苦。 6.略 7.略
二、现代文阅读
8.小时侯,“我”渴望有一本词典。小学毕业前,我到新华书店买词典,但因为我没有
证明,营业员不肯卖,我禁不住流泪。她同情我,考了我两个成语,然后破例卖给我。(起
因、经过、结果各1分,语言通顺1分)
9.(1)“好听”一词突出反映了“我”进入新华书店时的喜悦心情。(2分)
(2)一个“撞”字,形象地表现了“我”发现梦寐以求的词典的惊喜。(2分)
10.能表达出对词典的渴望及当时内心的失望(绝望)即可。(3分)
11.附原文结尾:从此,很长一段时间,我像阅读一本小说一样阅读这本词典。从此,我有了第一本自己的藏书。从此,我对于任何一本好书都怀着好奇与珍重之感。
(与文章整体谐调即可,内容3分,语言1分)
12.参考示例:我们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但许多学生沉湎于物质的享受,读书,忽视了
精神上的追求。我们应该像作者一样对知识有“好奇与珍重”,用精神食粮丰富自己。(内容2分,语言1分)
13.说明了研制绿色塑料的原因、绿色塑料的特点及种类。(共3分,每个要点1分,大意
正确即可)
14.绿色塑料是指在一定期限内具有与普通塑料制品同样的功效,而在完成功效后,能够自行降解和再利用,不会污染环境的塑料。(共3分,大意正确即可,仅答第②段第一句得1分)
15.相同:最终都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不会污染环境。不同:天然高分子型塑料是利用纤维素、木质素等天然物质,用化学方法制成的塑料。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是由一种叫真核产硷性细菌先在葡萄糖溶液中生产出生化聚酯,再经进一步加工生产出的生物塑料。微生物高分子型塑料还可用做肥料回归大自然。(共4分,相同点1分,不同点3分,大意正确即可)
16.A.不能。“几乎”表示绝大部分,去掉,语意变成“绿色塑料问世后即被应用到所有领域”,这与事实不符。
B.不能。“完全”表示塑料被降解的程度,充分说明这种塑料对环保的意义,去掉则会影响表达效果。(3分)
17.评分标准:“特点”1分,“意义”1分,语言简明、得体1分,共3分。
三、文言文阅读
18.①适逢 ②通“倡”,首发 ③向来 ④冒充、假托、假装等(每小题1分)
19.①扶苏因为屡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以”、“数”、“将”翻译不正确的分别扣0.5分)
②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宁”翻译不正确,整个句子没有翻译出反问语气的分别扣0.5分)
20.①敏锐的洞察能力——“天下苦秦久矣”“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②严密的组织能力——抓住“将尉醉”的有利时机,使用激将法;“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③非凡的宣传、鼓动能力——“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4分,写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21.落笔/辄为人所传诵 (1分)
22.(1)像 (2)这 (3)夸耀(炫耀) (每小题1分)
23.士大夫没熟读过苏东坡诗文的,便觉得没面子(气短),有的人会认为他不雅。(视意思和语言酌情给分)
24.文段主要从侧面来表现苏东坡的成就。(答对意思即可给分。)
25.识才赏才,有开阔的胸襟。
四、写作 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