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作者,了解其笔下多彩的童年生活,体会他在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对环境作具体、真切的描写的写法。
3、能从多角度对文章的命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重点难点
1、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用准确生动的语言对环境作具体、真切的描写的写法。
2、能从多角度对文章的命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学习内容
巩固提升、交流展示、互动体验:
1、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并掌握。
确凿( )菜畦( )桑椹( )轻捷( )油蛉( )
斑蝥( )云霄( )脑髓( )人迹罕至( )秕谷( )
书塾( )和蔼( )蝉蜕( )拗过去( )盔甲( )
东方朔( )倜傥( )
2、收集资料,简介作者 鲁迅(1881—1936),本名_______,浙江省绍兴市人,伟大的______家、_______家、______家。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在《鲁迅全集》里。第一部白话小说__________。散文集《 》,小说集《 》。本文写于1926年,是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收在《朝花夕拾》里。
《朝花夕拾》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朝”早晨,童年)(“夕”晚上,成年或老年)(原名《旧事重提》)。
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
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3、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揣摩标题含义,大家能不能从题目中看出一些什么内容?
(2)全文作者回忆了童年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朗读全文后谈谈你对作者笔下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看法。可用“……的百草园”;“……的三味书屋”的形式说出来。并从文章中找出你的理由。
(3)百草园和三味书屋都属于鲁迅童年生活经历,时隔多年,作者回忆起来,感情更倾向于哪个部分?
(4)课文的第1段写出百草园的什么情况?这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5)百草园中有哪些美好的事物给童年的鲁迅带来了乐趣?(抓住关键词“乐园”)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