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下午好!我是( )号参评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板书),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地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教学反思)等方面说说我的认识和教学设想。
一、说教材 ( http: / / web.5ykj.com )
1、说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以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为主题,以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和影响为主要内容,反映了世界日益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的趋势。经济“全球化” 趋势的出现既是当代世界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又将成为新的世界格局的基础,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因此,本课对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这一主题起到了总结的作用。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离不开中国。通过本课的学习,既可以使学生 ( http: / / web.5ykj.com" \t "_blank )辩证地看待经济全球化趋势,又可以使他们增强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
过渡: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节课的知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我制定教学目标为: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含义、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和影响,理解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还要让学生能通过对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和利弊的分析,增强论从史出的能力、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提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材料解析法:通过收集的材料引导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和影响得出正确的认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出现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和必然结果。使学生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意识,增强面向世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信念与责任感。
三、教学 ( http: / / web.5ykj.com" \t "_blank )重点难点
重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和影响。
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由学生熟悉的名词:肯得基、麦当劳、可口可乐、海马汽车、奔驰轿车、家乐福、耐克、海尔集团、波音飞机……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以上名词说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什么趋势?
学生回答:经济全球化趋势
教师 ( http: / / www.5ykj.com )设问,导入新课:什么是经济全球化?它是如何到来的?它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2、新课学习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通过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感受经济全球化趋势,从而了解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教师总结:经济全球化的含义就是指商品、服务、生产要素与信息的跨国界流通和优化配置,从而使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逐渐形成一个整体的趋势。
(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通过阅读教材、获取有效信息,让学生认识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教师提问:我们当前的生活中时时处处体现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指导学生根据课本第一个子目“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的正文和小字部分,提取有效信息,找出经济全球化出现的原因:(1)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趋势,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客观环境;(2)各国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发挥优势,弥补不足;(3)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交通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便利条件。
教师提问:可见,经济全球化的出现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它有哪些具体表现?
(三)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
(通过收集和整理出的材料,引导学生认识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增强论从史出的能力,突出重点。)
教师出示材料:[]
材料一:
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及贸易顺差情况[]
年份 对外贸易总额(亿美元) 贸易顺差(亿美元)
2000 4743 241
2002 6207 303
2004 11547 320
2006 17607 1775
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情况(国家统计局)
年度 使用外资的增幅% 投资金额(亿美元)
2001 468.8 264.8
2002 527.4 252.2
2003 535.1 280.1
2004 606.3 351.5[]
2005 606.3 429.7
材料二:
据联合国《2000年世界投资报告》,到2000年,全世界有6万多家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业务。跨国公司控制着国际直接投资的90%,贸易总额的60%,世界生产总值的40%和技术转让的1/3,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材料三:
WTO 1995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哪些表现?
学生回答:材料一反映了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迅速增长。
材料二反映了跨国公司影响增大。
材料三的标志意味着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
教师小结并提问:世界贸易组织建立的目的是什么?中国与它有什么关系?说明了什么道理?
引导学生回答:世界贸易组织希望通过市场开放、非歧视性和公平贸易等原则,推动世界贸易的自由化,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2001年11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说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经济的发展繁荣也需要中国,中国以积极的姿态与世界相处相融合。[]
(四)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出示材料:
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越富,穷国越穷。——卡斯特罗
如果由于害怕全球化的破坏而希望挡回全球化的力量,我认为是不可取的。 ——克林顿
教师提示:经济全球化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它不断发展壮大,给世界带来巨大影响,世界各国出现了支持经济全球化和反对经济全球化两种不同的声音。
(根据师生共同收集整理的材料,把学生分成两个大组,代表正方和反方,进行课堂辩论,培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和辩证分析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突破难点。)
课堂活动:正方观点:经济全球化利大于弊;
反方观点:经济全球化弊大于利。
由学生主持并担当评委。
(材料见附录)
教师总结:指导学生得出评价标准:①是否符合生产力发展的标准;②是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标准。
然后明确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①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②经济全球化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拉大;③跨国公司把一些技术水平低、污染程度高的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是极不公平的;④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得出启示: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趋势。在全球化浪潮冲击下,不存在避世自保的“世外桃源”,任何国家现在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建设。经济全球化虽然给发展中国家造成了不利影响,但也为世界经济的增长带来了新的动力,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参与国际竞争的良好机遇。发展中国家不能逃避,只能面对现实,参与国际竞争,兴利除弊,求得发展。
2、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中国
教师指导:经济全球化趋势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既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为此,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应对经济全球化?获得了哪些成效?
引导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获得信息:中国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同时,制定了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通过逐步融入世界市场,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2001年在上海成功举办了APEC会议,并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教师进一步引导:在与经济全球化浪潮搏击的今天,请你为中国的进一步发展献计献策。
(开启学生思维,有利于学生形成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树立开放的世界意识。)
策略如下:A 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B 主动熟悉并积极倡导建立全球化新规则,加强国家经济安全防范。
C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民族企业,扶持民族品牌。
D 加大科教投入,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各方面人才等等。
(答案不是唯一的,只要学生能通过本课的学习和积极思考,言之成理都应予以鼓励、表杨。)
3、课堂小结:
当今全球化大潮汹涌澎湃,在国际利益的博弈中是自强还是退却,国人已经找到了一个振聋发聩的答案:那就是在风浪中与全球共同搏击,建立和谐世界,谋求共同发展!
四、巩固练习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