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部编版五上第七单元习作: 即景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部编版五上第七单元习作: 即景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24 15:5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五上第七单元习作: 即景
教学目标
1.观察某种自然现象或某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并把题目补充完整。
2.能按照一定顺序描写景物,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景物的能力,抓住景物特点来写出具体变化。
语言应用:乐于交流、分享。
思维能力:学习抓住景物特点,对景物进行静动结合的描写,写出景物的变化。
审美创造:通过习作,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写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要写出景物的变化。
难点: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第一课时
导入,说一说,在你上学放学的路上,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总会遇到不同的风景,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花园小雨 灯塔日出 山间小路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本单元的习作________即景。(板书课题)
二、审题指导
朝阳喷薄而出,夕阳缓缓西沉;林中百鸟争鸣,园中鲜花怒放……大自然的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世界的奇妙和美好。
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观察所得。根据自己的观察对象,把题目补充完整,如“雨中即景”“日落即景”“田野即景”“窗外即景”。
写的时候注意以下几点:
◇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描写景物。如,写窗外即景,可以按空间顺丹,由近及远地写一写窗外的景物。
◇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如,写日落即景,可以写一写太阳落下时形状的变化以及夕照下景物色彩的变化。
写好以后读一读,看看是不是写出了景物的变化,对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
写作对象:自然现象或一处自然景观
写作要点: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
题目要求:根据自己的观察对象,把题目补充完整
空间顺序:按照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描写景物。如,写窗外即景,可以按空间顺丹,由近及远地写一写窗外的景物。
时间顺序: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加鲜活。如,写日落即景,可以写一写太阳落下时形状的变化以及夕照下景物色彩的变化。
三、我们先来理清作文中的几个概念,这样写起来更方便!
1.自然景象
风霜雪雨 闪电 月缺月圆 天气冷暖 结冰化冰
2.自然景观
高山大河 森林草原 沙漠 高原 洼地 雨林
3.即景
即景是一种创作手法,就眼前的景物(写作重点)吟诗、作文或绘画等。
4.此外,还有一个要求:写出景物的变化。景物都有哪些变化呢?
写风:起风——风大——风小——风停
写日出:天空变亮——太阳慢慢变大——一片光明
写树林:树林里阳光的变化,小河的流淌,动静的转换
写草地:空间转换,草的颜色品种,草的疏密程度 有多变化
5.总结一下变化的“技巧”:
可以按时间写发展变化——前 中 后
可以按空间写对象变化——上 下 远 近
下面补充完整你的《观察记录单》
四、对题目理解深刻后,思路也打开了。下面就是我们该如何写的问题了。
1.请看课文的段落:
片段一: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运用动词)鱼肚色(描写色彩、气味、触觉)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片段二: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高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使用生动的修辞),爬着那珠帘格儿,先是(表示顺序变化的词)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描写动态变化时可以使用恰当的动间,从景物的形状、颜色等方面的变化来写;还可以使用“先……再……”等表示时间顺序词语。
下面模仿课文自己写一段话,描写一下落日。
太阳极力从云层里探出脑袋,一会儿张开红彤彤的脸,一会儿又露出橘黄色的笑容。火红时像一个大红球,橘黄时像一个大橘子。慢慢地,太阳收起那刺眼的光芒,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脸蛋像涂了胭脂似的。周围的云朵也跟着它涂上了红妆。过了一会儿,阳光变弱了。它旁边的云朵在变化着各种颜色,仿佛是一位画家把他那五彩的颜料一不小心泼洒在天上。红色的,灰色的,粉红色的……五光十色。一瞬间,晚霞铺了半个天空。
五、 关于这次习作,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呢?
1.这次作文引导我们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世界,我们要善于发现变化并描写出这个变化。
2.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景物都是不相同的,我在写作中要突显这些变化。
3.我会向课文学习,用上动态词语,用上表示时间或方位变化的词语。
六、写作提纲
1.你想好自己的作文内容了吗?不要急于下笔,先好好构思,编写好写作提纲。
2.习作提纲要求
选择一个自然现象或景观,写出景物的变化。
1)你打算选取什么景物?
2)用什么样的顺序写作?
3)它有哪些变化?你如何连缀起它的这些变化?
4)你会重点写变化的哪一部分?使用上哪些动词、关联词和修辞?
5)你打算如何将题目补充完整?
3.提纲示例:
快快写起来吧,写好之后,和同位交换一下,看看谁写的最好。
第二课时
作文修改
1.例文赏析
晨雾即景
早上,我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睁开眼,透过窗户往外看,啊,起雾了!(开篇交代起雾了。)
我连忙洗漱完毕,叠好被子,走在去教室的路上。一路上浓雾弥漫,一片苍茫。起初,天地间仿佛笼罩着一幅无比宽大的雾帘,远处的花草树木、教学楼,在雾中若隐若现;阳光一点也不耀眼,只显出朦胧的影子。(运用比喻修辞手法,表现了大雾弥漫的情形。)路上的同学来来往往,远远只听见杂碎的、间断的脚步声;晨跑的同学,就在靠近的一瞬,才看清楚了他们的面容;等转过身再看时,他们的背影已慢慢远了,仿佛进入了仙境。(初入雾中,如入仙境。)
我忽然觉得自己也在这“仙境”中漫游了。我的眼前不断飘来轻纱似的薄雾,一颗颗、一粒粒,如烟、如尘……我伸手去抓,哈,我抓住了!当我张开手细看,它早从我指尖溜走了,空气中到处都是它的身影,让我分不清哪是雾哪是仙境了,多顽皮的雾啊!不一会儿,它又像一个巧妙的化妆师,把我额前的缕缕黑发染成一缕缕银丝,上下的睫毛都沾满了小小的水晶花。我把眼睛稍闭一会儿再张开,只觉得眼睛湿润润的,又觉有一丝凉意,舒服极了! (手抓雾的情景,尽显童趣。)
过了一会儿,雾小了。太阳脱下了厚厚的绒衣裳,披上了轻柔的雾纱。一些大树的枝叶已经羞涩地从雾中露出了婀娜的身姿,柔枝摇曳,似乎是在招呼天上淡淡的白云。(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突出了雾的变化。)
柔和的阳光也洒了下来,这一切似乎构成了一幅宁静幽雅的水粉画。可爱的雾儿呢,好像在太阳出来前表演够了,这会儿也该下场了,你看,它正轻轻地、轻轻地挥动着衣袖,慢慢地离去。
雾儿终究是淡了,散了,可我还是陶醉其中。太阳这位杰出的画师又轻甩画笔,刹那间,我已置身在一个清晰明亮的世界里了。(自然结尾。)
优点借鉴
1)抓住景物特点,文中描写浓雾弥漫,如入仙境;走入雾中,轻纱似的薄雾一颗颗、一粒粒,如烟、如尘……这些描写生动传神,写出了雾在变化形态上的不同特点。
2)按照顺序描写,作者按时间顺序,先写起床时发现大雾,然后“起初”走入雾中;再“过了一会儿,雾小了”,最后 “雾儿终究是淡了,散了”。
3)注意动态变化,文中对于雾儿,多处进行动态描写,并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把雾中的景物动态美丽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3.下面请和同位交换作文,根据“评分标准”相互批改。
要使用作文评改符号,最后得出总分,并写出评价。
评价标准
1)没有错别字,语句通顺,表达流畅。
2)用词准确生动,意思表达清楚明确。
3)文章结构清晰,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4)开头能点明主题,结尾能恰当呼应、升华。
5)文章立意较好,符合主流价值观。
6)文章主旨明确,有真情实感,抒发手法多样。
7)语言生动有个性,恰当使用修辞手法。
8)符合本次作文要求:
描写是自然景观现象,而不是人为的。
按照一定的顺写,用了表示顺序的词语。
能写出景物变化,而且详略得当。
恰当使用生动修辞,语言优美流畅。
4.技巧总结
最好选择随时间而变化的景物。
可分为“前、中、后”的顺序写。
写作的时候要多用动态词语。
语言一定要力求优美,多使用些生动修辞。
早上
楼顶
日出
时间
太阳随着时间慢慢变大变圆
早上
窗户
窗花
时间
窗花慢慢融化,化成水珠,
窗外景物越来越清晰。
下午
树林
落叶
时间
空间
落叶从树上落到地上,树上越来越少,地上反之。
开头
晨雾即景
主体
结尾
雾中景象,朦胧看不清
我在雾中仙境漫游
表达自己陶醉的心情
一觉醒来,发现起雾了
雾散后的景象,一切都明朗起来
开头
日出即景
主体
结尾
日欲出时一抹浅淡的红
日刚出时红得浓艳
太阳出来了
日出前山庄一片寂静
开头
日落即景
主体
结尾
等日落
表达对壮丽的日落的赞美
写看日落的时间、地点、人物
赏日落
天空中的云朵
海边的静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