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素养综合检测
满分100分45分钟
一、选择题(共15题,每题4分,共60分)
1.下列属于基督教产生背景的是( )
A.反对婆罗门统治的社会思潮兴起 B.西欧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C.罗马帝国的压迫和统治 D.克洛维的极力推崇
2.基督教传播日益广泛,被统治阶级承认乃至推崇,其影响越来越大。到了中世纪,它在欧洲社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下列史实能体现这一“举足轻重”地位的有( )
①西欧庄园②克洛维皈依基督教③查理制定“什一税”④西欧城市的兴起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3.“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等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是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下列选项与材料一致的是( )
A.“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C.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D.“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
4.绘制思维导图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图中的②对应的国家是( )
A.查理曼帝国 B.东罗马帝国
C.英吉利 D.德意志
5.它是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组织形式。从9世纪开始逐渐流行开来,大约到11世纪,遍布欧洲各地。它是( )
A.教会 B.城市 C.庄园 D.大学
6.在西欧,庄园为领主提供面粉、蔬菜等,也为领主提供衣物。庄园有铁匠、金银匠、鞋匠等各类工匠,可以制造不同的物品,是一个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单位,很少需要对外交换。材料主要反映的是西欧庄园( )
A.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 B.以农业为主
C.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D.领主特权受到限制
7.西欧中世纪乡村的典型形式是庄园。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庄园生活描述正确的是( )
①为领主提供劳役是佃户的基本义务
②庄园自营地的收入全部归领主所有
③领主的佃户都是缺少自由的农奴
④佃户不可以使用庄园周围的共用地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民间传言“司法获大利”,主持庄园法庭诉讼竟成了封建主的生财之道。这一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庄园法庭( )
A.完全维护领主的权益 B.审判依据是习惯法或村法
C.诉讼受理费用非常高 D.惩罚违法的手段通常是罚款
9.中世纪德意志谚语说“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能佐证此观点的是( )
A.新兴城市摆脱了宗教影响
B.自由城市不再受国王的控制
C.封建领主不得向市民征税
D.市民有自由权并可选举官员
10.“只有富裕的城市才能为大学提供大笔经费,解决广大师生的住宿问题,使大批不从事生产、专门从事教学的人聚焦一处。”这反映出中世纪的城市( )
A.为大学的兴起提供了物质条件 B.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C.为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动力 D.带来文化与学术的繁荣
11.上课记笔记是一种好的学习习惯。如图为小军同学的课堂笔记。据此判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时间:12—13世纪
地点:欧洲
赞誉: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权利: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A.封君与封臣 B.西欧庄园 C.大学的兴起 D.自由和自治城市
12.下列与欧洲中世纪相关的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②庄园遍布欧洲各地
③城市取得一定程度的自由和特权,成为自由城市
④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
A.①④②③ B.②①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①②③
13.下面是古代某国政权演进示意图,其中④是指( )
①公元前509—前27年
②公元前27—395年
A.罗马共和国 B.罗马帝国
C.拜占庭帝国 D.西罗马帝国
14.“继续承认奴隶制,但是,规定教、俗各界释放奴隶,改善奴隶地位,承认奴隶具有人的地位”是对《罗马民法大全》的评价。这一评价旨在强调《罗马民法大全》具有( )
A.保守性 B.残酷性 C.进步性 D.滞后性
15.几个世纪以来,拜占庭的货币是国际标准交换媒介,它的商人和商品对于西欧摆脱其封建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对于意大利走上控制地中海商业的道路,都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材料表明( )
A.拜占庭帝国挽救了古典文化
B.拜占庭帝国促进了贸易经济的发展
C.拜占庭帝国带来了基督教
D.拜占庭帝国的民法奠定欧洲民法的基础
二、非选择题(共40分,第16题22分,第17题18分)
16.(22分)中世纪西欧逐渐产生新的文明,多元化是这一时期西欧社会的重要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罗马帝国衰亡之后,欧洲坠入了文化凌夷、学术凋敝的境地。罗马帝国末年兴起的基督教迅速在各个“蛮族王国”里取得了思想上的统治权。
——王晴佳《西方的历史观念:从古希腊到现代》
材料二 各个阶层的封君封臣的关系一旦形成,双方就有了封建的权利和义务。封君对封臣要尽一些义务或责任……封臣应对封君履行的义务则更多。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材料三
材料四 在人口和贸易量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但是,由于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它们显得十分独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基督教产生于何时何地 根据材料一概括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封君与封臣关系的特点。(4分)
(3)材料三图中的“自营地”由谁直接经营 “份地”是什么人的生活来源 (4分)
(4)据材料四,中世纪西欧城市与古代中国等国家或地区的城市相比,有什么特点 (4分)
(5)综上所述,概括中世纪西欧社会多元化的表现。(6分)
17.(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皇帝不但能在战场上取得胜利,而且能采取法律手段排除违法分子的非法行径。
——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法学阶梯》
材料三 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的古代;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见的艺术繁荣,这种艺术繁荣好像是古典的古代的再现,以后就再也不曾达到了。
——[德]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导言》
请回答:
(1)材料一是6世纪拜占庭镶嵌画——《查士丁尼及其随从》。结合所学谈谈,查士丁尼是什么身份 他在历史上有什么贡献 (6分)
(2)分析材料二,为什么查士丁尼一定要编纂法典呢 (6分)
(3)材料三说明,在文化领域拜占庭帝国有什么贡献 这对西欧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6分)
答案全解全析
1.C 1世纪,在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的到来。传道者宣传说,耶稣就是“救世主”。耶稣教导人们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救世主”在希腊语中称作“基督”,这种信仰耶稣基督的宗教后来被称为“基督教”。故选C。
2.C 结合所学可知,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克洛维皈依了基督教,承认罗马教会在欧洲的重要地位。在他的推动下,整个法兰克王国都信仰了基督教。8世纪,查理成为法兰克王国国王,他继续实行鼓励基督教发展的政策,命令人民向教会缴纳“什一税”,教会势力越来越大。故选C。
3.B 根据题干中的“封臣”“封君”等信息,回顾所学可知,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进行改革,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君服兵役。这次改革后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这种封君封臣制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4.A 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形成以后德意志、法兰西和意大利三个国家的雏形。故②对应的是查理曼帝国。故选A。
5.C 结合所学可知,庄园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从9世纪开始逐渐流行开来。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故选C。
6.A 题干材料反映出,在西欧庄园里,生产、生活用品基本自给自足,很少需要对外交换。故选A。
7.A 结合所学可知,西欧庄园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民和缺少自由的农奴,③说法错误;全体佃户都可以使用共用地,④说法错误。排除③④,故选A。
8.D 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手段通常是处以罚金,罚金全部归领主所有,所以才会出现“司法获大利”的现象。故选D。
9.D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形容中世纪城市有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在自由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在自治城市里,城市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故选D。
10.A 题干材料反映出,中世纪城市的兴起为大学的兴起提供了经费,解决了住宿问题,即提供了物质条件。故选A。
11.C 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故选C。
12.A 根据所学可知,481年,克洛维建立法兰克王国;大约到11世纪,欧洲庄园遍布欧洲各地;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一定程度的自由和特权,成为自由城市;843年,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①④②③符合题意,故选A。
13.C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东罗马帝国的都城在君士坦丁堡(旧名拜占庭),故称“拜占庭帝国”。1453年奥斯曼帝国攻占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故选C。
14.C 《罗马民法大全》虽然继续承认奴隶制,但是,主张改善奴隶地位,承认奴隶具有人的地位,具有进步性。故选C。
15.B 题干材料反映出,拜占庭帝国在西欧摆脱封建的自给自足的经济,以及促使意大利走上控制地中海商业的道路上,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表明拜占庭帝国促进了贸易经济的发展。故选B。
16.(1)1世纪;巴勒斯坦地区。基督教取得了思想上的统治权。
(2)有严格的等级性,权利和义务交织在一起,有一定的契约意义。
(3)领主。佃户。
(4)规模小;有自治权和政治力量。
(5)
政治上 封君与封臣的封建等级制度形成与发展
经济上 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经济盛行一时,自由和自治的城市的兴起
文化上 教会神学对文化绝对控制,大学的兴起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考查了基督教的基础知识,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从材料中归纳概括答案即可。第(2)问考查封君与封臣关系的特点,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3)问,庄园的耕地中,由领主自己保留,直接经营的称为“自营地”;“份地”是佃户的耕地,是佃户的生活来源。第(4)问,材料四中的“在人口和贸易量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城市同中国、印度或中东的城市相比,是微不足道的”说明中世纪西欧城市规模小;材料四中的“拥有日益增长的自治权和政治力量”说明中世纪西欧城市有自治权和政治力量。第(5)问,可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归纳总结。
17.(1)东罗马帝国皇帝。组织编纂了《罗马民法大全》。
(2)在查士丁尼看来,法律是治理国家、巩固自身统治的重要手段。
(3)保存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
解析 第(1)问考查查士丁尼的身份和贡献,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2)问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阅读材料归纳答案即可。第(3)问,材料三说明拜占庭帝国保存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这为后来西欧的文艺复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