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种树郭橐驼传
——柳宗元
1.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本文借种树人之口阐发的为官治民之理。
2.体会寓言式人物传记委婉、含蓄的讽谏特点及对比与映衬的写作手法。
3.领悟文中顺民之性以养民的深刻道理及其现实意义。
学习目标
一.走近作者
柳宗元,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政论文和哲理性散文都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无神论的观点,如《封建论》《天对》等。柳宗元的文学性传记散文,大都取材于劳动人民生活,如《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童区寄传》等。柳宗元的诗,大多抒写个人抑郁的心情和离乡去国的悲哀。
二.背景展示
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的现象日益严重。仅有一点儿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赋税之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各地官僚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百姓的盘剥,以致怨声载道,民不聊生。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对官府扰民、百姓惶恐的情况作了生动的描述:“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而本文的构思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展开的。
理基础 正字音
tuó
lǚ
fán
zī
xù
sāo
shì
tún
sūn yōng
dài
zhǎng
三、理解文意,概览全文
1.边诵读边解释文中加颜色字词的意思,思考各段大意。
(第一段)郭橐驼( ),不知始何名。病( )偻( ),隆然( )伏行( ),有类( )橐驼者,故乡人号之“驼”。驼闻之曰:“甚善。名( )我固( )当。”因( )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请概括段意:
介绍郭橐驼名字的由来。
骆驼,这里指驼背
生病、患病
脊背弯曲
脊背高起的样子
弯着腰走
似
称呼,命名
确实
于是
理解性默写
①《种树郭橐驼传》中,写郭橐驼的名号由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一篇文章中,简洁和生动是很难同时做到的。但在《种树郭橐驼传》中,作者用“________”一句,就写出了人物的形象特征;又用“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显示出作者高超的语言表现力。
病偻 隆然伏行
有类橐驼者
隆然伏行
甚善
名我固当
(第二段)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 )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 ),无不活;且硕茂,早实( )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
),莫能如也。
请概括段意:
介绍郭橐驼种树的特异功能。
以……为业
移植
结果实
多
暗中观察
仿效。效慕,仿效
理解性默写
①《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栽种或移植的树不仅没有不活的,而且“_______, _________”。
②《种树郭橐驼传》中,以对比手法来反衬郭橐驼精于种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文中从侧面烘托郭橐驼精于种树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
且硕茂 早实以蕃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 莫能如也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
卖果者 皆争迎取养
(第三段)有问之,对曰:“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 )也,能顺木之天( ),以致( )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
),其本( )欲舒,其培( )欲平,其土欲故( ),其筑( )欲密。既然已( ),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 )也若子,其置( )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 )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 )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 )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 ),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 )
繁殖
天性,指自然生长规律
使达到
性质、
方法
根
培土
旧
捣土
已经种完了。既,已经。然,这样
栽种
放下
损伤它的果实
拳曲,伸展不开
假使
宠爱
指甲,用作动词,用指甲抠、掐
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 )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为哉!”
请概括段意:
介绍郭橐驼种树的经验。
背离
理解性默写
①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写出他植者通过伤害自己所种的树来验看其是否成活的行为。
②文中他植者对自己植的树爱得太深,具体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文中,郭橐驼表示,自己并没有能够让树木长寿繁茂的才能,只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概括段意:_____________________。
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旦视而暮抚
已去而复顾
顺木之天 以致其性焉尔
介绍郭橐驼种树的经验
(第四段)问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可乎?”驼曰:“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然吾居乡,见长人者( )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旦暮吏来而呼曰:‘官命促尔耕,勖( )尔植,督尔获,早缫( )而绪( ),早织而缕( ),字( )而幼孩,遂( )而鸡豚。’鸣鼓而聚之,击木( )而召之。吾小人( )辍( )飧( )饔( )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故病( )且怠(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
做官治民。理,治
做官的。长,统治、治理。人,民
勉励
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丝头
线
养育
成、养好
这里指木梆
小民
中断
晚饭
早饭
困苦
疲倦
理解性默写
①文中借郭橐驼之口指出,为官者政令繁多,表面上对百姓“________”,实际上却“_______”。
②文中描写官府要求百姓抚育孩子和喂养禽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官府差役到村里召集乡民的情景。
若甚怜焉
卒以祸
字而幼孩
遂而鸡豚
鸣鼓而聚之 击木而召之
(第五段)问者曰:“嘻,不亦善夫!吾问养树,得养人( )术( )。”传( )其事以为官戒也。
请概括段意:
点明作传目的。
养民
途径、方法
作传
理解性默写
文中“_________________”一句表明了作者作传的真正意图,是警示上层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让他们休养生息,以维持承平盛世。
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导图的提示,在空缺处填出相应的内容。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官吏烦令扰民
这是一篇寓言式传记,以种树之道喻治民之理。作者借写郭橐驼种树能够采取正确的方法,顺应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因而使树木长得高大茂盛,果实结得又早又多,警诫官吏为政应顺应百姓的生活需要,符合他们的劳作规律,让百姓休养生息,揭露了当时“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阐发了作者“养民”治国的进步思想。
整体感知
1.这篇带有寓言性的人物传记是如何塑造郭橐驼这一人物形象的
角度 文中语句 人物特征
名字 “不知始何名”“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出身卑微
体貌 “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 身体病残
性格 “甚善。名我固当” 豁达豪爽
技艺 (职业) “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技术精湛
文本研读
2.郭橐驼和别人种树的方法、种树后的态度和结果各有什么不同 (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项目 郭橐驼 其他种植者
方法 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
态度 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结果 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木之性日以离矣
3.从文中看,“养树”和“养人”有何相通之处
提示 “养树”,勤虑害树:“根拳而土易”“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爪其肤以验”“摇其本以观”。“养人”,烦令扰民:“促尔耕,勖尔植,督尔获,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二者的结果:“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
4.结合文章内容来看,郭橐驼是个什么样的人
提示 郭橐驼是一个平凡、朴实、具有丰富经验的植树能手。这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本名已无人知晓。他“病偻”而驼背,相貌不如常人,却名闻乡里,以致有绰号流传。郭橐驼竟以为绰号起得很恰当,放弃自己原来的名字,这样自称起来。作者寥寥数笔,就表现出人物豁达的性格,令人猜想在这豁达性格的背后,一定存在着某种自信,这也就增强了读者阅读的兴趣。作品通过简洁的叙述、生动的描写,使一个不同于一般人的“驼者”形象跃然纸上。
研读任务二 精读深思细揣摩——把握思想感情
柳宗元以种树之道“移之官理”,尊奉顺性养民,借种树人之口阐发为官治民的道理。他认为,使天下长治久安,不仅要“治民”,更重要的是还要“养民”,使人民得到休养生息,在元气大伤后得到喘息恢复的机会,也就是后来欧阳修说的“涵煦之深”。
5.本文题名为“传”,而兼有寓言性质。通过郭橐驼的事例,规讽统治者为政不可扰民,主张顺应自然,让百姓休养生息。从一个种树人口中阐述治国养民的严肃主张,显得婉约而多讽。请结合文章试作分析。
提示 本文结尾一句道出了写作意图,那就是“传其事以为官戒也”。以寓言的方式进行讽谏,是中国古代文人向帝王或上层统治者提意见的传统做法,它有着委婉含蓄的特点,也间杂着幽默的成分。柳宗元这篇人物传记也是通过故事进行劝诫的,这决定了它“婉约而多讽”的风格,这种风格基本上是通过所传人物的话语表现出来的,如第4段,一个“知种树而已”的驼者,欲止又言,在朴实的简单类比中,揭示了吏治的弊端,颇具讽刺意味。其中的一些话语,如“理,非吾业也”“若甚怜焉,而卒以祸”“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婉转而幽默,含不尽之意于言外。
语言梳理与积累
1、古代汉语中的人称代词较为丰富,请从学过的课文中选出一些实例,并作归纳和总结,填写下表。
人称代词 例字 例句
第一人称 吾
我
余
予
吾问养树,得养人术
名我固当
名余曰正则兮
妪每谓予曰
第二人称 汝(女)
尔
而
乃
第三人称 若
其
之
彼
阿母为汝求
官命促尔耕
字而幼孩
家祭无忘告乃翁
若入前为寿
传其事以为官戒
遂散六国之纵,使之两面事秦
彼与彼年相若也
2.古今异义
既,已经;然,这样。既然,已经这样。
不是多了。
两个词,来使……达到。
3.一词多义
根
推究
本来的,原来的
生长
统治,治理
长久,久远
广阔
年纪大;辈分高
首领,头领
确实
坚实
坚持,坚决
顽固,固执
困苦
疾病
损害
担心,忧虑
连词,表示递进,而且
介词,用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
连词,表示目的,来
连词,表示修饰
4.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患……病
名词作状语,一天天地
名词用作动词,称呼,起名
名词用作动词,结果实
名词作状语,在早上;在晚上
名词用作动词,用指甲抠、掐
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意动用法,以……为业
使动用法,使……高大;使……茂盛
5、特殊句式
1.理,非吾业也 ( )
2.不知始何名 ( )
3.故不我若也 ( )
4.吾又何能为哉 ( )
5.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 )
6.然吾居乡 ( )
7.而卒以祸 ( )
8.传其事以为官戒也 ( )
“……也”表示判断
宾语前置,否定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前置
省略句,“居”后省略了介词“于”
省略句,“以”后省略了代词“之”,“以之”,因此。
省略句,“以”后省略了代词“之”,之,指代“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