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3.4 波的干涉 课件1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3.4 波的干涉 课件17张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2-23 21:2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三章 机械波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一
3.4 波的干涉
学习
目标
01.
了解波的叠加原理
03.
知道波的干涉条件
02
通过实验,认识波的干涉现象和干涉图样
04.
利用波的干涉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情境引入
在平静的水面上,下落的雨滴激起层层涟漪,形成了复杂而美丽的图案。这种图案是怎样产生的?能不能从这一现象中得到一个物理规律呢?
阅读课本,然后回答下列问题,5分钟后提问:
1、两列波相遇后的结果是什么?保持各自的运动特征指的是什么?
2、两列波相遇时,在它的重叠区域里介质的振动有什么特点?
3、课本75页演示实验出现了图3.4-2的图样,这一图样有什么特点?
4、图3.4-2(3)中两列波叠加时,加强点是怎么产生的?减弱点是怎么产生的?
5、图3.4-3是用什么表示振动加强点?用什么表示振动减弱点?
6、两列波叠加时形成3.4-2图样是需要什么条件?为什么?
7、什么是波的干涉?只有水波才能发生干涉吗?
8、加强区各质点的位移一定比减弱区各质点的位移大吗?
波的叠加
相遇前
相遇时刻
相遇过程
相遇后
两列波相遇
波的独立传播原理:两列波相遇后,彼此穿过,继续传播,波的形状和传播的情形都跟相遇前一样,也就是说,相遇后,它们都保持各自的运动状态,彼此都没有受到影响。
波的叠加
几列波相遇时,能够保持各自的特征,继续传播,在它们重叠的区域里,介质的质点同时参与这几列波所引起的振动,质点的位移等于这几列波单独传播时引起的位移的矢量和。
波的叠加原理
波的独立传播原理
注意:当两列波相遇时,保持独立性,频率、周期、波速、波长均不发生任何变化。
波的叠加
红绿光束空间交叉(光波)
湖面上层层涟漪(水波)
抖动的绳子(绳波)
上课讨论(声波)
波的独立传播
阅读课本,然后回答下列问题,5分钟后提问:
1、两列波相遇后的结果是什么?保持各自的运动特征指的是什么?
2、两列波相遇时,在它的重叠区域里介质的振动有什么特点?
3、课本75页演示实验出现了图3.4-2的图样,这一图样有什么特点?
4、图3.4-2(3)中两列波叠加时,加强点是怎么产生的?减弱点是怎么产生的?
5、图3.4-3是用什么表示振动加强点?用什么表示振动减弱点?
6、两列波叠加时形成3.4-2图样是需要什么条件?为什么?
7、什么是波的干涉?只有水波才能发生干涉吗?
8、加强区各质点的位移一定比减弱区各质点的位移大吗?
波的干涉
探究二:两列周期相同的波相遇时,在它们重叠的区域里会发生什么现象?
同频同向的两个波源
阅读课本,然后回答下列问题,5分钟后提问:
1、两列波相遇后的结果是什么?保持各自的运动特征指的是什么?
2、两列波相遇时,在它的重叠区域里介质的振动有什么特点?
3、课本75页演示实验出现了图3.4-2的图样,这一图样有什么特点?
4、图3.4-2(3)中两列波叠加时,加强点是怎么产生的?减弱点是怎么产生的?
5、图3.4-3是用什么表示振动加强点?用什么表示振动减弱点?
6、两列波叠加时形成3.4-2图样是需要什么条件?为什么?
7、什么是波的干涉?只有水波才能发生干涉吗?
8、加强区各质点的位移一定比减弱区各质点的位移大吗?
1. 定义: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的两列波叠加,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始终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始终减弱,并且振动加强和振动减弱的区域互相间隔这种现象叫做波的干涉,形成的图样叫做干涉图样。
二、波的干涉
2、形成稳定图样(干涉)的条件
(1)两波源的频率相同。
(2)振动方向相同。
(3)相位差恒定。
注意:波的干涉是波的叠加的特殊情形,一切波都能发生干涉,干涉和衍射都是波的特有现象。
振动加强
振动加强
振动加强
振动加强
振动减弱
振动减弱
振动减弱
波的干涉
波的干涉图样
①把相应的振动最激烈的质点连起来,为振动加强区
②相应的振动最不激烈或静止的质点连起来,为振动减弱区
③振动加强区和振动减弱区是相互隔开的
结论:振动加强(减弱)的区域是指质点的振幅大(小),而不是指振动的位移大(小),因为位移是在时刻变化的.
课堂总结
波的干涉
一、波的叠加
1.波的叠加现象
二、波的干涉
1.定义
2.干涉图样
3.产生条件:
①频率相同;
②相位差恒定;
③振动方向相同;
4.干涉和衍射一样都是波特有的现象.
2. 波的叠加原理
波的独立传播原理
相遇前
相遇时刻
相遇过程
相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