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3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卷(四)化学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2023年1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卷(四)化学 (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8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2-24 11:05: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苏省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试卷(四)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Fe—56 K—39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要求,本部分28题,每题3分,共84分)。
1. 自然界的氮循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①中N2与O2反应生成NO
B. ②中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 ③中氮元素被氧化
D. 氧元素参与了氮循环
2. Ts是一种人工合成的超重化学元素,元素名称为石田,中子数为 (  )
A. 117  B. 293  C. 176  D. 410
3. 下列各组物质为纯净物的是 (  )
A. 碘酒  B. 石油  C. 氨水  D. 液氯
4.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美国科学家约翰·古迪纳夫、英裔美国科学家斯坦利·惠廷厄姆与日本科学家吉野彰共同获得此奖,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领域作出的突出贡献,其中用到的CoO属于 (  )
A. 氧化物  B. 碱  C. 盐  D. 酸
5.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 (  )
A.小苏打——NaHCO3  B. 绿矾——CuSO4·5H2O
C. 醋酸——C2H5OH  D. 熟石灰——CaSO4
6. 用化学用语表示2Na+2H2O2NaOH+H2↑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  )
A. 甲烷的结构式:
B. NaOH的电子式:N
C. Na+的结构示意图: 
D. FeSO4的电离方程式:FeSO4Fe3++S
7. 下列实验室收集氯气的装置正确的是 (  )
A B C D
8. 人体内含量最多的是H2O,其摩尔质量为 (  )
A. 18 g  B. 2 g/mol  C. 16 g  D. 18 g/mol
9. 利用铝热反应2Al+Fe2O32Fe+Al2O3可焊接钢轨,该反应属于 (  )
A. 置换反应  B. 化合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10. 在含有大量的Ba2+、OH-、N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  )
A. C B. Cl- C. H+ D. Fe3+
11. 下列物质含有共价键的是 (  )
A. NaCl  B. HF  C. MgCl2  D. K2O
12. 下列关于乙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官能团为—COOH  B. 能与乙醇反应
C. 能与NaHCO3溶液反应 D. 能与铜反应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氯气溶于水后得到的溶液叫作氯水或液氯
B. 次氯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产生氯气
C. Cl2是由氯元素组成的
D. 漂白粉是纯净物
14. 下列物质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 (  )
A. 玛瑙 B. 聚乙烯 C. 铝合金 D. 玻璃
15. 下列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A. 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CO2和O2
B. 用pH试纸鉴别NaCl溶液与HCl溶液
C. 用品红溶液鉴别SO2和CO2
D. 用激光笔照射的方法鉴别氯化铁溶液和氢氧化铁胶体
16. 汽车尾气系统中的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尾气中的CO、NO和NO2等向大气的排放,在催化转化器的前半部发生的反应为2CO(g)+2NO(g)2CO2(g)+N2(g)。已知汽车尾气处理反应能量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 形成N≡N化学键需要吸收热量
D. 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17. 银锌电池是一种常见化学电源,其反应原理为Zn+Ag2O+H2OZn(OH)2+2Ag,其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会增加
B. Ag2O 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 放电前后电解质溶液的pH保持不变
D. Zn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Zn-2e-+2OH-Zn(OH)2
18. 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2O(g)+CO(g) CO2(g)+H2(g)。当H2O、CO、CO2、H2的浓度不再变化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反应已达化学平衡状态
B. 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等于零
C. H2O和CO全部转化为CO2和H2
D. H2O、CO、CO2、H2的浓度一定相等
19. 铁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用途。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6H+ 2Fe3++ 3H2O
B. FeCl3溶液与Cu反应:Fe3++ Cu Fe2++ Cu2+
C. 铁与稀盐酸反应:2Fe + 6H+ 2Fe3++ 3H2↑
D. 氯化铁溶液与氨水反应:Fe3++ 3OH- Fe(OH)3↓
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实验室中可用稀盐酸与MnO2反应制氯气
B. 实验室中可用磨口玻璃瓶(带玻璃塞)保存NaOH溶液
C. 新制氯水使有色布条褪色与SO2使溴水褪色均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 实验药品NH4Cl固体中混有的NaCl杂质,可通过加热的方法除去
21. 下列物质转化常通过取代反应实现的是 (  )
A. CH2CH2CH3CH2OH 
B. CH3CH2OHCH3CHO
C. CH2CHCl CH2—CHCl  
D. CH3COOHCH3COOCH2CH3
22. 氢气可作为汽车的能源,反应为2H2+ O2 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H2是氧化剂 B. O2发生还原反应
C. H2中氢元素被还原 D. O2中氧原子失去电子
23. 2018年11月召开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交流合作。下列参展商品中,主要成分属于无机物的是 (  )
A. 中国剪纸 B. 俄罗斯小麦粉 C. 埃及长绒棉 D. 巴基斯坦铜器
24. 研究表明,氮氧化物(NOx)与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雾霾及其形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与燃料燃烧有关
B. 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C. 雾霾中含有NH4NO3和(NH4)2SO4
D. 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25~28题。
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制作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间的内在联系,成为化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元素周期律反映了元素原子的内部结构和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元素周期律把元素及其化合物纳入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为系统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提供了科学方法,为发现和探索新元素、新物质提供了有效思路。
25. Al和Ga都属于元素周期表ⅢA族元素,它们原子结构中相同的是 (  )
A. 质子数  B. 核外电子数 
C. 电子层数 D. 最外层电子数
26. UUH是一种人工合成的放射性化学元素,它的原子序数是116,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七周期ⅥA族。下列关于UUH元素性质推测正确的是 (  )
A. 原子半径比硫小
B. 最高化合价为+6价
C.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比硫的强
D. 常温常压下UUH的状态是液体
27. 下列有关元素周期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N、Mg、Si、P都是第三周期元素
B. F、Cl、Br、I都是ⅦA族的元素
C. ⅠA族的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
D. 短周期是指第一、二、三、四周期
28. 如图所示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图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种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F元素的位置为第三周期Ⅶ族
B. B、C、D、E四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H2O
C. B能形成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单质
D. 1 mol A与D的气态氢化物完全反应产生的气体的体积为11.2 L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题,共计16分。
29. (6分)工业上以硫铁矿(FeS2)为原料制硫酸所产生的尾气除了含有N2、O2外,还含有SO2、微量的SO3和酸雾。为了保护环境,同时提高硫酸工业的综合经济效益,应尽可能将尾气中的SO2转化为有用的副产品。
(1) 将尾气通入氨水中可生成(NH4)SO3,部分(NH4)2SO3被氧化可生成(NH4)2SO4。写出(NH4)2SO3发生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 氨水吸收较多量尾气后可得含较高浓度NH4HSO3的溶液,向其中加入氨水,发生吸热反应,析出 (NH4)2SO3·H2O晶体。导致晶体析出的原因是
 。
(3) 能用于测定硫酸尾气中SO2含量的是    (填字母)。
A. NaHSO3溶液、酚酞试液  B. KMnO4溶液、稀硫酸
C. 碘水、淀粉溶液
30. 有一包NaHCO3和KHCO3的混合物样品。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其进行了如下探究,请按要求完成下列探究报告。
【探究目的】
实验测定样品中NaHCO3和KHCO3物质的量之比。
【探究思路】
设计实验测量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并通过计算确定样品中NaHCO3和KHCO3物质的量之比。
【实验探究】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将一定质量的混合物样品加入锥形瓶中,用针筒a注入一定体积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再用针筒b收集生成气体的体积(忽略针筒管壁间的摩擦)。
如果往锥形瓶中注入的稀硫酸的体积为V1 mL,充分反应后,针筒b中气体的读数为V2 mL,那么反应中生成的CO2气体体积为     mL。写出锥形瓶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结果处理】
锥形瓶中放有混合均匀的NaHCO3和KHCO3的样品3.6 g,向锥形瓶中滴入一定量的稀硫酸,生成的气体体积(已换算成标准状况)与加入的稀硫酸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
(1) 实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
(2) 计算样品中NaHCO3和KHCO3物质的量之比(写出解答过程)。 
参考答案与解析
1. C 解析:氮气在足量的氧气中,打雷闪电时涉及的一个反应为N2+O22NO,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O22NO2,A正确;工业合成氨是将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属于人工固氮,B正确;③中细菌还原硝酸根中+5价的氮,生成无污染的0价的氮气,所以③中氮元素被还原,而不是被氧化,C错误;如N2在放电条件下与O2直接化合生成无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气体,N2+O22NO,氧元素参与氮循环,D正确。
2. C
3. D 解析:碘酒、石油、氨水都是混合物。
4. A
5. A 解析:绿矾的化学式为FeSO4·7H2O,B错误;醋酸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H3COOH,C错误; 熟石灰的化学式为Ca(OH)2,D错误。
6. A 解析:Na+和OH-之间是以离子键的形式结合的,因此要加上中括号和正、负电荷,B错误;钠是11号元素,钠离子失去1个电子后核外只有10个电子,C错误;FeSO4的电离方程式:FeSO4Fe2++S,D错误。
7. D 解析:Cl2密度比空气大,进气管应插入烧杯底部,尾气用NaOH溶液吸收。
8. D
9. A 解析: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为置换反应,A正确。
10. B 解析:;Ca2+、C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A不选;Ca2+、OH-、N、Cl-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B选;H+、OH-结合生成水,不能共存,C不选;OH-、Fe2+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D不选。
11. B
12. D 解析:乙酸的官能团为羧基为—COOH,A正确;乙酸和乙醇浓硫酸加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B正确;乙酸的酸性大于碳酸,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C正确;铜为不活泼金属,金属活动顺序表中位于氢后,和乙酸溶液不能反应,D错误。
13. C 解析:液氯只含有Cl2,是液态的氯单质,氯水是混合物,A错误;次氯酸分解产生O2和HCl,B错误;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CaCl2、Ca(ClO)2,是混合物,D错误。
14. B 解析:玛瑙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A错误;聚乙烯属于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B正确;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C错误;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错误。
15. A 解析:CO2和O2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闻气味的方法不可行,A错误;NaCl溶液呈中性,使pH试纸显草绿色;HCl溶液呈酸性,使pH试纸显红色,B正确;SO2具有漂白性,可以使品红褪色;CO2不能使品红褪色,C正确;用激光笔照射胶体,有丁达尔现象产生,而照射溶液则没现象,D正确。
16. B 解析: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则为放热反应,B正确。
17. C 解析:活泼金属Zn为负极,负极反应式为Zn+2OH--2e-Zn(OH)2,Zn转化为Zn(OH)2,质量增大,A、D正确;Ag2O电极为正极,正极反应式为Ag2O+H2O+2e-2Ag+2OH-,发生还原反应,B正确;OH-的物质的量虽然不变,但水的量减少,KOH的浓度增大,pH增大,C错误。
18. A 解析:当H2O、CO、CO2、H2的浓度不再变化时,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
19. A 解析:电荷不守恒,B错误;Fe + 2H+ Fe2++ H2↑,C错误;Fe3++3NH3·H2OFe(OH)3↓+3N,D错误。
20. C 解析:实验室中用浓盐酸与MnO2加热反应制氯气,A错误; 实验室中可用磨口玻璃瓶保存NaOH溶液,但不能用玻璃塞,应该用橡胶塞,B错误; 新制氯水具有强氧化性,可使有色布条褪色,SO2具有还原性,可使溴水褪色,均是氧化还原反应,C正确;加热氯化铵会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故不能用加热法除去NH4Cl固体中混有的NaCl杂质,D错误。
21. D 解析:A为加成反应,B为氧化反应,C为加聚反应,D为取代反应。
22. B 解析:H2是还原剂,被氧化,O2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B正确。
23. D 解析:纸富含纤维素,纤维素属于多糖;小麦粉里面含有淀粉等,淀粉属于多糖;长绒棉的主要成分也是纤维素;铜器的主要成分是铜,属于无机物。
24. D 解析:雾霾的形成与燃料燃烧有关,A正确;氮氧化物(NOx)与二氧化硫在转化的过程中涉及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故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正确;由图示知,雾霾中含有硝酸铵和硫酸铵,C正确;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反应物,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重新释放出来,故不属于催化剂,D错误。
25. D 解析: 同主族元素,原子结构相同的是最外层电子数。
26. B 解析: 硫是第三周期ⅥA族元素,原子半径比UUH小,A错误;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非金属性减弱,UUH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比硫的弱,C错误;常温常压下UUH是固体,D错误。
27. B 解析:N为第二周期元素,而Mg、Si、P都是第三周期元素,A错误;F、Cl、Br、I的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则都是ⅦA族的元素,B正确;H位于ⅠA族,H为非金属元素,则ⅠA族的元素(除H外)全部是金属元素,C错误;第四周期为长周期,短周期是指第一、二、三周期,D错误。
28. B 解析:根据各元素的相对位置关系B、C、D分别为C、N、O三种元素,A、E、F分别为Na、S、Cl三种元素。Cl位于第三周期ⅦA族,A错误;C、N、O、S中氧元素非金属性最强,故其氢化物中最稳定的是H2O,B正确;碳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C错误;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 L,D错误。
29. (1) 2(NH4)2SO3+ O22(NH4)2SO4
(2) 反应吸热使温度降低;生成的(NH4)2SO3 质量大于NH4HSO3 质量;(NH4)2SO3·H2O的溶解度较小 (3) BC
解析:(1) (NH4)2SO3被氧化为(NH4)2SO4。(2) 反应吸热使温度降低,温度低(NH4)2SO3溶解度降低;生成的(NH4)2SO3 质量大于NH4HSO3 质量;(NH4)2SO3·H2O的溶解度较小。(3) SO2与NaHSO3溶液不反应,不能测定SO2含量,A错误;SO2与KMnO4溶液、稀硫酸反应,且可指示终点;SO2与碘水反应,淀粉溶液可指示终点,B、C正确。
30. (V2-V1) HC+H+H2O+CO2↑
(1) 1 (2) 5∶3
解析:对于整个装置而言,由于在密闭体系中注入V1 mL的硫酸,导致此时注射器中也应该为V1 mL才能维持内部压强相等,所以后来生成的气体应在V1 mL 的基础上增大(硫酸消耗引起的体积变化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二氧化碳的体积为两者的差,即(V2-V1) mL,锥形瓶中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H+H2O+CO2↑。(1) 设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 mol/L,由图像可知,消耗硫酸20 mL,生成标况下的二氧化碳体积为896 mL,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04 mol,根据反应:HC+H+H2O+CO2↑
列式: 2x×0.02 L=0.04 mol解得x=1 mol/L。(2) 设碳酸氢钠物质的量为x,碳酸氢钾物质的量为y,根据二氧化碳物质的量列式:x+y=0.04 mol,根据质量关系列式:84x+100y=3.6 g
解得:x=0.025 mol,y=0.015 mol,
x∶y=0.025∶0.015=5∶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