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雷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
村晚
学习目标
1
会认“漪”1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村晚》。
3
理解《村晚》诗意,想象画面,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
回忆同类,导入古诗
任务一
导入诗题
同学还知道哪些关于儿童的诗句?
导入诗题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意思就是乡村的傍晚,这首诗描绘的是乡村傍晚的景色。
《村晚》
解读诗题
雷震
南宋诗人,生平不详。或以为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宋宁宗嘉定年间进士。又说是南昌(今属江西)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进士。
其诗见《宋诗纪事》卷七十四。
作者简介
朗读诗歌,理解诗意
任务二
初读古诗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村 晚
[宋] 雷震
bēi
yī
自由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停顿。
利用注释、工具书和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理解诗意。
学习提示
感知诗意
[宋]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村 晚
绿草长满了池塘,池塘里的水呢,几乎溢出了塘岸。远远的青山,衔着彤红的落日,一起把影子倒映在水中,闪动着粼粼波光。
那小牧童横骑在牛背上,缓缓地把家还;拿着一支短笛,随口吹着,也没有固定的声腔。
诗意
想象诗境,感悟诗情
任务三
[宋]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村 晚
【陂】池岸。 【衔】含着,叼住。
【浸】淹没。 【漪】水中的波纹。
注释
想象诗境
[宋]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村 晚
小草生机勃勃的景象
池水满塘的美景
想象诗境
[宋]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村 晚
想象诗境
山叼住将要落下去的太阳,动态景象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想象诗境
山既能衔日,也能吐月,古人用字非常精准、传神。这就是中国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
——杜甫《月》
想象诗境
绿油油的水草长满了池塘边缘,澄碧的池水漫上了塘岸。夕阳下,山像是衔着落日似的倒映在波光荡漾的水面上。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宋]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村 晚
“牧童”指什么人?
“归去”是去哪?
“横牛背”“横”可换成什么字?
想象诗境
学习提示
躺
撑
骑
…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想象诗境
“横”比“骑”更加自由,更能体现牧童活泼可爱。
——袁枚《所见》
坐
撑
跪
趴
骑
牧童姿态不一样,但是一样的天真可爱
[宋] 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村 晚
最后一句有哪个字用得好?
想象诗境
学习提示
信
牧童悠闲自得的样子
想象诗境
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
你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体会诗情
村晚在山衔落日中,
村晚在牧童归途中,
在昼出耘田的忙碌中,
在滚滚麦浪中,
在飞鸟投林中,
在村子的小巷深处犬吠中,
在悠扬无腔的笛声中,
妈妈对孩子呼唤声中,
村晚在落日余晖中,
在炊烟袅袅中,
在声声蛙鸣中,
在金色的田间小路上……
“村晚”在哪里?
背诵古诗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村 晚
[宋] 雷震
想要读出这首诗的恬静悠远,在读前两句的时候,语速稍慢一些,两个“满”字要重读。
学习提示
对比阅读,改写古诗
任务四
找出本课三首诗中描写儿童表现的词语,说一说:通过这些词,你发现不同诗人笔下的儿童有着怎样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对比阅读
学习提示
对比阅读
古诗 描写儿童表现的词语 共同点
四时田园杂兴
稚子弄冰 村晚 学种瓜
纯真可爱、招人喜欢
童年生活充满了乐趣
脱晓冰
横牛背
改写古诗
尽量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自己想象到的画面。
不要逐句翻译原文,要抓住重点,想象儿童的神态、动作、心理等。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发挥想象,把诗的内容改写成小短文。
改写古诗
示例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正是初夏时节,稻田里的秧苗都到了该除草的时候了。白天,村子里的男人们就都到稻田里去除草。妇女白天忙完了家中别的家务活以后,晚上也不闲着,忙着又是搓麻线,又是织布。全村的年轻人都各忙各的,忙得不亦乐乎。
那些孩子们既不会耕田也不会织布,可也闲不下来。因为他们从小被父母耳濡目染,也都热爱劳动。你看,在茂盛成荫的桑树底下,他们正在忙着学习种瓜呢!
课堂小结
宁静美好
闲适自在
村 晚
景美
草、水、山、日
人乐
归、横、吹
作业设计
熟练背诵三首古诗。
完成分层作业。
学好语文,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