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苏教版
第1课时 有余数除法的含义
目录
01
情境导入—引“探究”
知识链接—构“联系”
02
新知探究—习“方法”
03
05
作业布置--拓“延伸”
达标练习--活“应用”
04
2.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横式的写法,正确表达商和余数,正确读出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1.认识余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3.能解决简单的有余数除法的实际问题,获得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横式的写法及读法。
理解有余数除法的算理。
根据平均分除法意义推测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体会类比思想。
核心素养
重 点
难 点
情境引入
情境引入
幼儿园买了9个橙子,分给3位小朋友吃,每人能吃几个?
排排坐,分水果。
情境引入
排排坐,分水果。
列式计算:
9 ÷ 3 = 3 个
如果分给4个小朋友吃呢?
知识点小结:平均分后有剩余的,叫作有余数的除法。
每人能分到( )个,剩下( )个。
9 ÷ 4
2
1
如果分给4个小朋友吃
动手分一分,理解题意
把10支铅笔分给小朋友,每人分2支,可以分给几人?
动手分一分
每人分3支、4支、5支呢,可以分给几人?
把每次分的结果记录下来。
每人分几只 分给几个人 还剩几只
2 5 ——
3
4
5
3
1
2
2
2
——
根据题意,尝试列式
除法算式:
平均分后剩余的,就是余数。
10支铅笔,每人分3支,可以怎样列式?
10 ÷ 3 = 3(人) 1(支)
商与余数:
10除以3等于3余1。
有余数除法算式怎么读呢?
有余数除法算式的读法:
10 ÷ 3 = 3 1
…
商
…
余数
表示平均分后余下的部分
…
被除数
…
除数
易错警示
有余数除法算式中的单位是什么?
10 ÷ 3 = 3( ) 1( )
人
支
商的单位与问题的相同,余数的单位与被除数的相同。
总结:
把10支铅笔分给小朋友,每人分3支,可以分给几人?剩余多少?
注意商与余数的单位!
10支铅笔,每人分4支,可以分给几人?还剩几支?
10 ÷ 4 = 2(人) 2(支)
答:每人分4支,可以分给2人,还剩2支。
达标练习,巩固成果。
1. 根据图片内容列出算式。
课堂练习
10 ÷ ( ) = ( )盘 ( )个
10 ÷ ( ) = ( )个 ( )个
4
2
2
2
4
2
2. 填空题。
课堂练习
(1)9 里面最多有( )个 4。
(2)13 里面最多有( )个 3。
(3)14 里面最多有( )个 5。
(4)17 里面最多有( )个 2。
2
4
2
8
3. 有34人,每7人坐一条船,能坐满几条船?
学以致用
34 ÷ 7 = 4(条) 6(人)
答:能坐满4条船。
解答:
求商
4. 有40个梨,最少拿走几个,剩下的能正好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
学以致用
40 ÷ 6 = 6(个) 4(个)
答:最少拿走4个,剩下的能正好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
解答:
求余数
解答:
5. 有40个梨,最少再拿来几个后能正好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
能力拓展
40 ÷ 6 = 6(个) 4(个)
答:最少再拿来2个后能正好平均分给6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7个梨。
6 - 4 = 2(个)
生活数学
6. 花店里有20朵玫瑰,每3朵玫瑰扎成一束花,最多能扎成几束这样的花?
20 ÷ 3 = 6(束) 2(朵)
答:最多能扎成6束这样的花。
这节课你有什
么收获?
1.余数的意义:
平均分后剩余的就是余数。
2.有余数除法的算式及读法:
10 ÷ 3 = 3 1
读作:10除以3等于3余1。
1. 理解余数的意义,并记忆有余数除法列式的读法;
2. 完成《分层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