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孙权劝学
孙权
字仲谋,三国时期孙吴开国皇帝、政治家、军事统帅。父亲孙坚,兄长孙策。
吕蒙
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
鲁肃
字子敬,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
司马光
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纂了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编年体:指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体例。按时间顺序记述史事,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编年体代表作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等。
翻译原文
翻译提示:
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
留,直接使用;
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
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
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 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谓:告诉
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当涂:当道,当权。 当:掌管,主持。 “涂”通“途”,道路,仕途。
掌事:掌管政事。
辞:推托、推辞。
起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的理由来推托。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博士:古代专门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yé):“耶”,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但:只,仅。
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传授经书的学官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就开始学习。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了解; 往事,指历史。
耳:语气词,罢了。
孰:谁,哪个; 若:比得上。
就学:从事学习。 就:从事,进入。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及:到了……的时候。
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非复:不再是。 复:再,又。
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 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和吕蒙论议国家大事,鲁肃惊讶地说:“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以前那个吴县的阿蒙了!”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士:积学修德之人。
三日:泛指几天。
即:就。
更(gēng):另外,重新。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睛。 待:对待,看待。
吕蒙说:“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兄长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分别。
见事:认清事物。 见,认清,识别。
遂:于是,就。
拜:拜见。
别:离开。
文言知识小结
通假字:
1.邪:
2.涂:
古今异义:
博士:
但:
同“耶”,表反问语气,吗。
同“途”,道路。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今义:学位名称
转折连词,但是
只,仅仅
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
正常语序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
成语
吴下阿蒙: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指别人已有进步,当另眼相看。
孙权劝谁学?
吕蒙
孙权为何劝学?
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掌管政事,需要增长相关能力
见识不足,眼界不够,经验不足
才识尚浅
孙权如何劝学?
作为领导者,孙权很懂得语言艺术!
作为吴国之主,他能够关心下属,鼓励吕蒙要多学习,语气比较坚定有力。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双重否定
感叹号
当吕蒙找借口推辞时,他先声明要求他读书的目的并非使他弃武从文,成为书生,而是在博览群书中了解历史,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增加自己的见识与才智,这种循循善诱的亲切语气已令人非常感慨。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反问句
只是
罢了
他又针对吕蒙所谓“军中多务”的借口,进一步开导,现身说法:这是明摆着的事实。让吕蒙不好意思再推脱。
整个对话之中,孙权丝毫未摆当权者的架子,不以威压的方式逼迫吕蒙去读书,这一番娓娓道来的谈话却更令人信服。他的谈话是亲切的,朋友式的,具有长者而非王者的风范。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吕蒙的借口
反问
亲身感悟
孙权劝学的效果如何?
我们是如何知道孙权劝学卓有成效的?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通过鲁肃“大惊”的反应展现吕蒙读书的功效,他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这就是侧面烘托。
试着补充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三人一组演一演
剧本需要大家一起揣摩润色哦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与蒙论议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这几句作者写的十分简略,请你思考原因。
国画中常用一些空白来表现画面中需要的水、云雾、风等景象,这种技法比直接用颜色来渲染表达更含蓄内敛,即我们所说的留白。留白可以使画面构图协调,减少构图太满给人的压抑感。很自然地引导读者把目光引向主体。
文学上亦多有“不着一字,而形神俱备”、“无声胜有声”的留白。
全文紧扣一个“劝”字进行构思和选材,对规劝的内容特别详细,对规劝的成效显然也是浓墨重彩。但对吕蒙的学习情况,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加以概括,至于他读了哪些书,又如何用功的只字未提。后文中吕蒙二人的谈话,只用一句“与蒙论议”来交代,两人谈论的是什么话题,吕蒙的哪些见解让鲁肃起敬的都略去不写。详略得当,体现了作者的匠心独运,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紧扣主题,详略得当,适当留白,余味悠长
孙权劝学
吕蒙就学
鲁肃赞学
学
本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