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8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24 10:17: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
第28课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十单元 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认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历
史意义。
2、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的成就。
3、认识一国两制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意义。
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及意义;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南方谈话;中共十四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难点
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意义,改革开放的进程。
目录
CONTENTS
伟大的历史转折
改革开放进程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1
2
3
课程标准
重难点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
——歌曲《春天的故事》
那个圈是什么地方?
深圳特区成立40年 远眺深圳城区
以深圳为代表的的经济特区
深圳的道路是什么样的道路?为何深圳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改革开放,伟大转折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背景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978年5月,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它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华国锋
引发真理标准讨论,形成思想解放运动
1978.5.11《光明日报》
“左”倾错误的延续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召开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
(3)内容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
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
主 要 内 容
工作重心
决定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把党和国家
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恢复路线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指导思想,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恢复了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
拨乱反正
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战略决策
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历史意义
①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②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转折 :“以阶级斗争为纲”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僵化半僵化 全面改革
封闭半封闭 对外开放
思考: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具有重大的转折意义?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三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第一次,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开辟农村革 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
第二次,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定将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第三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知识拓展
中共历史上实现了几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2.拨乱反正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目的
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原则
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表现
①平反冤假错案“文革”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机关干部陆续得到平反,受到打击、诬陷或迫害的民主党派人士和知识分子等也恢复了名誉。
②纠错、摘帽 改正了错划右派分子的案件,摘掉地主、富农分子的帽子,为国民党起义投诚人员落实政策,将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等劳动者同原工商业者区别开来,支持民主党派恢复活动,认真落实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重申侨务政策,等等)
意义
拨乱反正有效地调动社会各阶层人员的积极性,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必不可少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 邓小平在刘少奇追悼会上致悼词
1980年 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完全推翻了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了刘少奇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名誉。刘少奇冤案的平反,推动了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的进程。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
时间
1981年6月,北京
内容
审议和通过了: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意义
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32年的历史,对统一全党的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表现
1982年底,北京召开了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宪法》增强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八二宪法我国当前现行宪法。
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在第五届全国人 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
1988年; 1993年; 1999年; 2004年; 2018年都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平反大量冤假错案,调整社会关系。到1982年底,大规模的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基本结束,有300多万名干群得到平反,数以千万计受到株连的干部和群众也由此得到解脱。材料表明( )
A.党的实事求是的传统得到贯彻
B.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得到保障
C.新时期民主政治制度日臻完善
D.国家长治久安的局面已经形成
A
二、改革开放
1.对内改革
①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逐渐推广
结果:废除了人民公社,促进了农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促进了农村建设和发展;推动了城市改革。
经营方式
分配方式
管理方式
集体经营
平均主义
人民公社
农户自主经营
农户自负盈亏
乡镇、村委会
农村经济体制的重大变化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全年的上交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们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到十八岁。
——吴敬琏《当代中国经济改革教程》
二、改革开放
1.对内改革
②城市:按照逐步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实行政企分开原则,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
目的:增强企业活力
◎1979年5月,国家经委等部门选择首都钢铁公司等8家企业进行扩大自主权试点。1979年7月13日,国务院下达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5个改革管理体制的文件。这是中国最早实行承包制的首都钢铁公司,自承包后连续12年实现利润平均每年递增19.1%。
二、改革开放
2.对外开放
①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②1984年,中央进一步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想一想】为什么经济特区建立在沿海地区?
◆靠近国际市场;
◆历史上这些地方与海外有密切交往;
◆交通便利;
◆有许多海外华侨、外籍华人的祖籍在这里。
深圳
珠海
汕头
厦门
海南岛
二、改革开放
3.逐步深化
1987年十三大
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2000年十五届五中全会
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后来发展成为“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开放战略
1982年十二大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重大课题
2001年加入世贸
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参与国际规则的制定
1992年十四大
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改革开放
4.稳步推进
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步推进,国民经济迈上济体。
进入21世纪,改革开放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步推进,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到2010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
【想一想】从图1到图2反映出我国对外开放发生了什么阶段性变化
图1 中国对外开放形势图
图2 一带一路经济走廊
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从引进技术、资金到对外
三、“一国两制”构想
1.“一国两制”构想
(1)提出:
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
(2)内涵:
一国:
两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大 陆
港澳台
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制度
补充
不会动摇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前提和核心
主体
三、“一国两制”构想
1.“一国两制”构想
(3)实践:
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1999年12月20日,中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1997年7月1日,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1999年12月20日,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国际地位、民族自信等)
三、“一国两制”构想
2.两岸关系进展
(1)缓和: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2)对话:①1992年,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
②1993年,两会领导人在新加坡举行汪辜会谈。
(3)发展
①《反分裂国家法》:2005年3月通过。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以最大诚意和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表现了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分裂国家、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的坚强决心。
②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
1、电视剧《鸽子哨》主题歌《我的一九七八》有:“我出生在那一九七八,老爸说那一年变化真大,报纸上天天讨论真理的标准,安徽的农民偷着把土地包干,北京城开了一周大会……”。歌词中的“大会”是
A.中共七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九大
D.十三届二中全会
【典题训练】
B
【典题训练】
材料一 税收方面“三资”企业所得税率为15%(同期香港为18.5%,内地中外合资企业税率为33%),深圳特区的外资企业一般从投资开始免征一至三年的所得税…… ——孙健等主编《中国经济通史》
材料二 除投资规模在一亿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务院审批,轻工业投资在3000万元以上,重工业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要报国家计委审批外,其余项目不需国家综合平衡,特区可以自己审批。
—— 《六十年国事纪要·经济卷》
材料三 深圳有大片未经开发的土地和廉价的劳动力,这恰恰是香港所缺乏的。1980年前后深圳一个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劳务费(包括工资和福利)只有700元港币,而香港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起码要7000元港币。香港的工业用地价格比深圳高10倍以上。
材料四 深圳的“四个为主”:建设资金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经济结构以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和外商独资经营企业为主;企业产品以出口外销为主;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逐渐明确了以工业为主,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思路。 ——周溪舞《深圳以工业为主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轨迹》
从国家政策和深圳自身因素两个角度分析,深圳为什么能成为“一夜崛起的城市”?
伟大的历史转折
改革开放进程
“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背景、召开、内容、意义
平反冤假错案:原则、表现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6月):内容、意义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恢复和发展:1982年宪法
开始实施
逐步深化
稳步推进
对内改革:农村突破、城市推进
对外开放:4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城市
提出
内涵
实践:港澳回归
“一国两制”构想
台湾问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的开辟与发展
课堂小结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