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名称 第六单元 课题 21 女娲造人 节次 第1课时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1.请从课后“读读写写”中,选择你觉得比较陌生或难写的词语,用楷体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不限字数)。 设计意图:汉字书写,培养学生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能力。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来源:新编
2.本篇神话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故事,请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 天地无人——_________——创造许多人——_________ 参考示例:黄泥捏人;分为男女。 设计意图:理清思路,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来源:改编
3.本文是根据古代有关记述改写的,《风俗通》中“女娲抟黄土作人;乃引絙于泥中,举以为人;因置婚姻。”三句均在课文中有所体现,请分别找出对应段落并在书上标记。 参考答案:“女娲抟黄土作人”对应第5段“黄泥捏人”;“乃引絙于泥中,举以为人”对应第15段“绝妙创造人类的方法”;“因置婚姻”对应第18段“分为男女人”。 设计意图:凭借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分析课文内容,培养对比阅读能力。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来源:新编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阅读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夜深了,她只把头枕在山崖上,略睡一睡,第二天,天刚微明,她又赶紧起来继续工作。 她一心要让这些灵敏的小生物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大了,她工作了许久,还没有达到她的意愿,而她本人已经疲倦不堪了。 最后,她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创造人类的方法。她从崖壁上拉下一条枯藤,伸入一个泥潭里,搅成了浑黄的泥浆,向地面这么一挥洒,泥点溅落的地方,就出现了许多小小的叫着跳着的人儿,和先前用黄泥捏成的小人儿,模样一般无二。“妈妈”“妈妈”的喊声,震响在周围。 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工作,果然简单省事。藤条一挥,就有好些活人出现,不久,大地上就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1)请根据文段中的叙述和描写,概括女娲的品质。 (2)女娲最终用这种绝妙的方法创造人类,你有什么感想。 参考答案:(1)不辞辛苦,勤劳工作的品质。 (2)女娲一心要让人类布满大地,锲而不舍、想方设法改进工作,富有智慧。女娲的这些品质值得人类学习。 设计意图:欣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中的感人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感想。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来源:选自《知识与能力训练》
2.对照《风俗通》,袁珂通过自己的想象对造人的过程增加了哪些具体的内容?从这些想象的细节中你读出了什么? 参考示例:课文第4段增加了“走呀走的,她忽然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的生物来加入到世间呢?” 从这一想象细节可以看出,女娲造人前独自行走在大地上的无限孤独,交代了她造人的原因。 设计意图: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对比阅读,多角度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表达应用 探究 题目来源:改编
3. 本课是作者袁珂根据《风俗通》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其中充满了大胆新奇的想象,使古老的神话焕发迷人的色彩。请你在本课基础上,展开想象从女娲的视角,用第一人称进行合理改写,字数200字左右。 参考示例:略。 设计意图:鼓励大胆想象,自由和有创意的表达,培养学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来源:新编
单元名称 第六单元 课题 21 女娲造人 节次 第2课时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1.辨字组词: 揉( )蹂( ) 蓬( )篷( ) 掺( )惨( ) ( )概( )慨 参考示例:揉团 蹂躏/蓬勃 蓬子/掺和 惨淡/气概 感慨 设计意图:辨析重点词语,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来源:新编
2.根据例句仿写。 例句: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晚霞布满天空,星星和月亮射出幽光。 参考示例:她工作着,工作着,一直工作到天边泛起鱼肚白,朝露和白霜散着微光。 设计意图:通过仿写训练,理解课文内容并提升运用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来源:选自《知识与能力训练》
3.结合本文内容,对照《风俗通》,作者袁珂做了怎样的删减,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参考示例:《风俗通》中有“乃引絙于泥中,举以为人。故富贵者,黄土人也;贫贱凡庸者,絙人也。”两句,把开始的黄土人说成是富贵者,把后来的絙人说成贫贱凡庸者。作者认为这“显然是阶级社会划分阶级以后(而且是经过长时期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有了浓厚的富贵贫贱的等级观念以后),打上去的阶级烙印,非复原始神话之旧”,因此在改编时舍弃了这部分内容。 设计意图: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对比阅读,多角度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来源:改编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关于人类的诞生,世界神话历史上有很多不同的想象,西方有上帝造人,东方有女娲造人,两者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如有名与无名,请仿照案例填写表格。并说说上帝造人与女娲造人两个故事,你更喜欢哪一个? 姓名 上帝造人 亚当 夏娃 女娲造人 无姓名
参考示例:上帝造人与女娲造人在有名无名、造人方式,造人的材料等方面不同,且女娲造人是平等的,而在西方,夏娃是亚当的附属。 两个故事皆可选择,可从故事的情节、故事的写法或者中西方文化等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思维,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理解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表达应用 探究 题目来源:改编
2.中华文化浩如烟海,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神话作品,如《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也有不少作品围绕“女娲”形象再创作,如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补天》,该故事给远古的“补天”带来具有鲜明现代感。请任选三篇故事中的一篇进行阅读,制作一份阅读小报展示阅读成果。 参考示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来源:新编
3.深圳书城南山城定期举行“学童书苑”活动,目前已举办86期故事会。如有机会邀请你至现场为大家讲《女娲造人》的后续故事,请大胆想象人类出现后世界的变化,续写后面的故事,字数200字左右。 参考示例:略。 设计意图:设置情境进行语言训练,培养学生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来源: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