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散步》作业设计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散步》作业设计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24 14:4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名称 第二单元 课题 6 散步 节次 第1课时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1.夯实字词。 (1)请用正楷准确书写下列易错字。 qí jué shà lín lín 分 取 一 波光 (参考答案:分歧 取决 一霎 波光粼粼) 词语运用。 知识锦囊:在实际语言运用中,词语总是出现在一定的上下文中,我们称其为语境。语境对于词的意义起限制作用,阅读时要根据上下文确定多义词在文中的具体意义。 “熬”在字典中的义项有:A.久煮。B.忍受,耐苦支撑。请选择“熬”在下列语境中的具体含义。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 这碗药,他蹲在厨房熬了一夜。( ) (参考答案:B A) 意图:培养学生使用硬笔准确书写正楷字的能力,掌握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来源:新编
2.朗读。 (1)选择《散步》的感情基调( ) A.激昂奋进 B.忧伤低沉 C.愉悦舒缓 (参考答案:C.这篇文章表现的是和美温馨的亲情,应该用愉悦舒缓的语调来朗读。) (2)朗读人物对话,要注意不同人物身份用不同的语气。请根据你的 理解,为下面三处对话选择合适的语气。 A.温和舒缓 B.亲切庄重 C.低沉悲伤 D.欢快活泼 ①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我说:“走大路。” ( ) ②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 ) ③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 (参考答案:A D B) 意图:通过对感情基调和语气的准确把握,培养学生用普通话准确、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 来源:新编
3.根据下面词语的提示简要概括全文内容。 散步 分歧 决定 (示例:春天,我们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在路的选择上出现了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而母亲决定依从儿子走小路,最后“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走小路。) 意图:通读课文,理清思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来源:新编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有作家说:“中国文学不乏众多或伟大或平凡的母亲形象,但父亲形象令人遗憾地缺位!……即使涉及父亲形象,也往往是板着严厉的面孔,维护着中国持续数千年之久的宗法传统,他们或平面或病态,缺乏人性的温暖与光彩。” 你觉得《散步》中的父亲是这样的吗?请举例说明。 (示例:文中的父亲并非如此。“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不仅写母子间的互敬互爱、和谐亲密的关系,也可以看出此时的父亲是成熟且值得依赖的;父亲选择走小路可以看出他的孝顺;最后写他和妻子背起祖孙二人,可以看出他尽管身负重担,但勇于担当的精神。) 意图:分析人物形象,提升语言的概括能力。 来源:新编
2.七年级某班同学就本文选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以下三个题目,你认为哪一个更恰当。 《散步》《背上的世界》《责任》 我认为_________这个题目拟得好,因为______________ (示例:我认为《散步》这个题目好,因为它直接点明了文章主要叙述的事件,而且传达出舒缓从容、娓娓道来的感情基调,此外,它没有说破文章的主旨,给予读者更多想象的空间。) 意图:通过对题目的筛选比较,初步领悟作品内涵,了解题目的作用。 来源:新编
初中语文七年级书面作业设计样例(上学期第3-4周)
单元名称 第二单元 课题 6 散步 节次 第2课时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1.语言寻美——修饰语。 说说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修饰语在句中的作用。 (1)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2)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参考答案:(1)连用两个“我的”,意在强调“我”与“母亲”、“我”与“妻子和儿子”之间的关系,也强调了我与他们之间的深情以及我肩上沉甸甸的责任。(2)“早已”“还”“总是”说明在这个家里,我的责任最重大,家里的决定都取决于我。] 意图: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提升语言的鉴赏能力。 来源:新编
2.语言寻美——景物描写。 春天是作家笔下的宠儿,下面两句对春天草地的描写你更喜欢哪一句?说说你的理由。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朱自清《春》 (2)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莫怀戚《散步》 [参考答案:我喜欢第(2)句,用朴素生动的语言描绘出南方初春田野的生动景象,一个“铺”字将南方田野无边无际又连绵千里的绿色形象生动地展现开来,暗示了一种生命的活力。] 意图:通过比较品味景物描写的句子,提升语言的鉴赏能力。 来源:新编
3.语言寻美——对称句。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1)你发现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 (2)你还能在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吗? (3)你能依据提示仿写一句吗? 台上老师笑眯眯地看着我,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台下同学闹哄哄地围着我,我一脸无措地看着他们。) 意图:学习对称句的特点并仿写,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来源:新编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某小区要做家庭和谐关系的宣传,结合《散步》,请给这幅宣传画配上一条标语。 (示例:弘扬中华美德,传递慈孝爱心。) 意图: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及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来源:新编
2.比较阅读《散步》和第14课《走一步,再走一步》,补充下列表格。 文章事件主题以小见大(通过小题材、小事件和细节来揭示重大主题、反映深广内容的写作手法。)《散步》一家人散步在路的选择上出现了分歧,最终合理解决。②《走一步,再走一步》①无论遇到怎样的危险和困难,只要把它分解开来,一步一步战胜小困难,最后就能战胜更大的困难。我的写作 思考一件平常小事: ③④
(参考答案:①“我”困在半山腰,最后在父亲的鼓励下一步步走下来。②尊老爱幼/爱的责任/爱的传承。③示例:练习书法不愿练笔画,只想写作品。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意图:学习“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构思文章思路,提高写作能力。 来源: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