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作业设计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作业设计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24 14:5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单元名称 第一单元 课题 2济南的冬天 节次 第一课时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1.请写一段话概括济南的冬天的特点,运用到“读读写写”中的若干个词语(也可以用到课文中的其他词语,但是“读读写写”的词语必须用到)。 评价参考:本题没有具体答案,课文以及“读读写写”的几个关键词语应该重点考虑:温情、响晴、慈善、秀气、澄清等。句子之间应该有一定逻辑性,语句通顺。 A级答案:能准确选用词语对济南冬天特点进行准确概括,语句通顺,句子之间有关联,具有逻辑性。 B级答案:能比较准确选用词语对济南冬天特点进行概括,语句比较通顺,句子之间有一定关联,逻辑性。 C级答案:选用词语基本上能对济南冬天特点进行概括,语句基本通顺,句子之间有具有基本的逻辑关系。 D级答案:选用词语不能太准确地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语句不太通顺,句子之间关系混乱不清。 设计意图:通过选用关键词概括文章内容的练习,提升学生理解、运用关键词语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来源:新编
1.朗读课文第4段,标出重音(用着重号“ ”)和停连(停顿用“∨”,连接用“∧”)。 示例: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说明:朗读重音连停的方式很多,这里的标注只是一种参考。 设计意图:通过标注重音、停连的练习,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帮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来源:新编
3.下面句中修辞方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B.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即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 C.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 D.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髻儿白花。 答案:B 设计意图:通过区分句子的修辞手法,加深学生对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的认识。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来源:《知识与能力训练》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济南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在作者的笔下,却是温晴的,这是否矛盾?表明你的观点。 示例:不矛盾。济南处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这是自然客观的存在;而作者认为济南的冬天是温晴的,这是跟北平、伦敦、非洲的冬天给人感受比较而言,跟这些地方比较,济南的冬天显得温情,这是比较的结果;这也跟作者的主观感受有关,作者喜欢济南,因此主观情感上也觉得济南冬天是温情的。 设计意图:通过辨析文本的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提升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来源:新编
就你家乡的冬天的风景(或者其他季节)写一个不少于80字左右的片段,要求运用到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修辞准确。 A级答案:语段中能明确看出是对自己家乡冬天的风景的描述,如果是其他季节需要明确指出,至少运用到两种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正确,语句富有文采。 B级答案:语段中能比较明确看出是对自己家乡冬天的风景的描述,如果是其他季节需要明确指出,至少运用到两种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正确,语句富生动优美。 C级答案:语段中不能较好看出是对自己家乡冬天的风景的描述,如果是其他季节没有较明确指出,至少运用一种修辞,修辞手法基本正确,句子比较通顺。 D级答案:语段中不基本不能看出是对自己家乡冬天的风景的描述,如果是其他季节没有较明确指出,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或者没用修辞,修辞手法不太准确,句子不太通顺。 设计意图:通过运用修辞进行微写作的练习,加深学生对修辞的理解与运用,从而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以提升写作能力。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来源:新编
1.有很多描写冬天的古诗词,有的如本文一样对冬天充满了赞美之情,有的则表达出不同的情感。请从不同的古诗题材、主旨情感的角度搜集关于冬天的古诗词。 示例:①边塞诗中的冬天,《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通过冬日恶劣的环境描写,表现边疆将士生活的艰苦,作者豪迈乐观的精神以及对友人的不舍。 ②送别诗诗中的冬天,高适《别董大》表现对友人惜别之情,也表现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 ③记录生活情调古诗中的冬天,白居易《问刘十九》,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生活的适意之情,表现日常生活之美。 ④借描写冬日表达志向、胸怀,个人遭遇古诗中的冬天柳宗元的《江雪》(表达诗人遭受打击之后不的不屈以及孤独寂寞的情绪)李白《行路难》(以雪比喻困难,表达作者虽怀才不遇,但是不愿放弃理想,对人生前途充满乐观的豪迈气概。说明:这里的分类只是一种参考,可以有不同的角度。 设计意图:通过搜集古诗词,提升学生利用网络分类搜集信息的能力,积累更多的优秀的古典诗词,帮助阅读,提高审美能力。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 探究 题目来源:新编
单元名称 第一单元 课题 2济南的冬天 节次 第2课时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1.请用“秀气”“宽敞”“贮蓄”“澄清”“空灵”组句成段,描写一段冬日的景色,至少用上到比喻、拟人其中一种手法。 评价参考: A级答案:句段中五个词语都选用,句子通顺,句子之间有逻辑性,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修辞准确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 B级答案:句段中五个词语选用了四个,句子通顺,句子之间比较有逻辑性,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修辞比较准确表现描写对象的特点。 C.级答案:句段中五个词语选用了三个,句子比较通顺,句子之间具有基本的逻辑性,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但修辞不太准确。 D.级答案:句段中五个词语选用了两个或两个以下,句子不太通顺,句子之间不太具有逻辑性,没有运用修辞。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任务设置的练习,提升学生对关键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以及对修辞的理解与运用的能力,发展书面语言运用的能力。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来源:新编
2.辨字组词 贮( ) 伫( ) 镶( ) 壤( ) 澄( ) 橙( ) 藻( ) 躁( ) 澡( ) 燥( ) 示例:贮藏(蓄) 伫立/ 镶嵌 土壤 /澄清 橙子 / 水藻 急躁 洗澡 干燥 设计意图:通过形近字的组词练习,提升学生对形近字的识记与辨别的能力,认识并积累更多的汉字。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来源:新编
3.下面两个句子的修辞手法不同,请进行区分并简单赏析。 ①(河水)那么蓝汪汪,整个是块空灵的水晶。 ②凭着绿的精神,那蓝汪汪的水不忍得冻上。 示例:①(河水)那么蓝汪汪,整个是块空灵的水晶。 ②凭着绿的精神,那蓝汪汪的水不忍得冻上。 参考答案:①第一句是比喻句,把河水比作水晶,生动形象写出了冬天济南河水的清亮(鲜艳明丽)的特点,表达出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河水以及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②第二句是拟人句,赋予河水人格化,写出济南冬天暖和不结冰的特点,表达作者对暖和,河水不结冰的济南冬天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修辞的辨析练习,提升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欣赏文学作品。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来源:新编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这句话很灵巧,很有趣味,句子中运用了对照(对比)的修辞,开篇连用两个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请仿照“对于……的人,像我,……”这样的句子形式写两句话(连用两个这样的句子形式)描述你开学时来到学校的生活。 评价参考:本题重在仿照句子的结构形式,注意要连续使用两句,这样句式整齐,读起来更加朗朗上口,具有语句的节奏美感。 设计意图:通过句子仿写练习,提升学生复杂语句的表达能力,体会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发展书面语言运用的能力。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来源:新编
2.“济南的冬天”是一个朴实的题目,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是在网络时代,这个题目不一定讨好,倘若你想在自媒体发表这篇文章,你想给这篇文章取一个什么标题? A级答案:题目新颖、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突出重点,能概括文章内容,有较好的表现手法,如运用修辞手法等。 B级答案:题目比较新颖、能较好吸引读者,比较吸引读者兴趣,比较能突出重点,概括文章内容。 C级答案:题目新颖性、吸引性一般,内容概括性一般。 D级答案:题目新颖性较差、不能很好引读者,不能突出重点,概括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设置,提升学生对题目的理解与运用的能力,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与情感。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来源:新编
3.网络时代、很多文章为了吸引人,不惜夸大言辞、故意制造噱头,文不对题,网络称之为“标题党”,你如何看待“标题党”? 参考答案:略 评价参考:答题学生需要表明观点,说话有一定的依据。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设置、辨析,促进学生能说出自己的体验与感受,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来源:新编
单元名称 第一单元 课题 2济南的冬天 节次 第3课时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1.那水呢,虽然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 chéng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1,2,3,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请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A. B. (答案:贮 澄) 2.划线处1、2、3应填写的词语顺序是( ) A.空中、天上、半空中 B.空中、半空中、天上 C.半空中、空中、天上 D.天上、半空中、空中 (答案:B) 3.划线的句子表述不妥,请做修改。 参考答案:“虽然”用错,改为“不但” 设计意图:提升学生对基本词语、语句表达的识记与掌握的能力,帮助学生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促进学生规范使用汉语言。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来源:新编
2.学完《济南的冬天》之后,你了解到作者老舍是我国著名的作家,你很想回家跟你的父母分享你所了解到的老舍,你会跟父母分享关于老舍的哪些文常知识? 答案: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答案设置来自课本注释,注意区分作者代表作的文体,小说与话剧不要搞混淆。学生如有其他信息,真实无错也是对的。 设计意图:了解课文涉及的作家作品知识。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来源:新编
3.比拟是一种修辞,分为“拟人”与“拟物”。请阅读本课教材“比拟”的知识内容,写一句话用上比拟的修辞(需使用拟物)。 参考答案:“拟物”的例句:伟人的思想在人民当中翱翔;维吾尔族姑娘插上金色的翅膀,在广阔的天地里飞翔。 设计意图:通过运用比拟修辞造句的练习,加深学生对比拟修辞的理解与运用,发展书面语言运用的能力。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来源:新编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是抒情是的两种方式,请找出文中直接抒情跟间接抒情的句子。 参考评价:间接抒情的语句,“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直接抒情的语句,“济南真得算个宝地”“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设计意图:通过辨析抒情方式的练习,加深学生对抒情方式的理解。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来源:新编
2.请模仿这种抒情方式,用直接抒情的方式或间接抒情的方式写一到两句话赞美(抒情)你熟悉的一个地方的冬天。 参考评价: A级答案:表明间接抒情或直接抒情;描写对的是冬天;句子能明显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 B级答案:没有表明是直接抒情或间接抒情,但是描述对象是冬天,句子也能较好地表达作者的赞美之情。 C级答案:虽标明了抒情方式,对象也是冬天,但是没有很好地表达赞美之情。 D级答案:没有标明抒情方式,句子也没有抒情表达对冬日的赞美。 设计意图:通过对抒情方式的语句仿写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抒情方式,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与情感。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来源:新编
3.本文与《春》都是写景名篇,尝试对比分析二者在写法(可以从修辞、表达方式、描写角度等方面进行分析)上的异同。 参考评价:相同点,两篇文章都运用了精彩的修辞;都有较好的抒情方式;两篇文章都抓住景物特点,寓情于景。 不同点,《春》描写春天从多个感官角度描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多个春天的图景;《济南的冬天》主要抓济南的山与水,主要从视角的角度去描写。其他分析言之有理也可。 设计意图:通过文本的对比练习,提升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 探究 题目来源:新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