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文档属性

名称 天津市南开区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1-23 10:51: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南开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二语文试卷
第I卷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绮丽(qí) 躯壳(qiào) 创可贴(chuāng) 便宜行事(biàn)
B.泡桐(pào) 妊娠(shēn) 绿江(lǜ) 曲高和寡(hè)
C.殷红(yān) 干劲(jìng) 体己话(tī) 毋庸置疑(wù)
D.怪癖(pǐ) 晕车(yùn) 白桦林(huà) 余勇可贾(gǔ)
2.下列各组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自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和提出励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后,过去那些胡吃海喝、酒桌拍板、浪费严重的风气,凭心而论的确有所收敛。
B.天津市著名的梨木台风景区座落于蓟县境内,每到春季,山花烂漫,景色更加宜人,常常会吸引来自市内外的大批游客前来踏春赏景。
C.奇瑞汽车公司近期开发的新型产品在外观设计、动力配置和内饰部置上充分考虑了与国际知名品牌的接轨,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
D.政府机构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在减政放权、减少微观事务管理、更好发挥市场和社会作用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重要举措。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茫茫人海中,与一个人能够萍水相逢,再擦肩而过,也是一种难得的缘分。
B.近期来,湖南卫视的收视率直线攀升,如“爸爸去哪儿”等娱乐节目办得有声有色,深受观众的喜爱。
C.眼下中国最炙手可热的组合自然是“凤凰传奇”,他们第三张专辑同名主打歌《最炫民族风》再度爆红,成为2012乐坛神曲,红遍全球。
D.中国互联网协会声称,大规模封杀垃圾邮件只不过是目前在没有法律监控的情况下的一种权宜之计,要真正解决问题还得依靠网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抽样调查发现,北上广深四城市室内空气样本中均含有邻苯二甲酸酯和溴化阻燃剂等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危害很大。
B.中国正在经历从“吃饱”向“吃健康”的转变,在这一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
C.语文课堂其实就是微缩的社会言语交际场,学生会在这里学习将来步入广阔社会所需要的言语交际本领与素养。
D.“爸爸去哪儿”节目的火爆源于人们对在长期“女主内、男主外”文化中存在的“父亲角色失位”现象的重新审视。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5—7题。
古代的“城管”
从现代考古发现来看,中国至少在夏商周的“三代”时期就有城市了,但和现代功能较为接近的城市到春秋战国时期才出现,如齐国的首都临淄,据《战国策·齐策))记载,当时有7万户,仅以现代一户3口的最低标准来算,总人口也达到了21万。城市大了,人口多了,治安、卫生、交通等一系列问题也就多了。在这种情况下,古代城管应运而生。从史料上看,古代城管除负责环卫、拆违章建筑、禁止占道经营外,还得“防火缉盗”,有的还有管理市场物价、维持公平交易和社会治安的义务,是真正的“综合执法”,权力也比现代城管大。
古代的城管队员叫法不少,或称“胥”,或称“卒”,还有称“市吏”“监市”等等。但事实上,古代并没有现代城管局这样的专职机构,自然也无城管队员一说。古代早期城管常由士兵充当。在北宋的都城东京开封,朝廷便设有相当于现代街道城管队的“街道司”,并相应成立了由500名兵士组成的执法队伍,以保持开封的正常交通秩序和环境卫生。明代的北京,由相当于今北京卫戍区或武装警察部队的“五城兵马司”来承担现代城管局的大部分职能。清代的北京,还专设了“督理街道衙门”,主要负责外城的街道管理、民房修建等,破坏公用设施、侵占下水道等不良行为,都是督理街道衙门的执法对象。到了晚清,西方的一套城管制度被引入中国,由警察承担起了现代城管的工作。
在古代,现代城管中的两大难题——占道经营和违章搭建,同样十分突出,且历代不绝。古代城管也为此伤透脑筋。在唐代的长安和洛阳,不少商户为了扩大经营面积,非要在门面(正铺)外多占一块(偏铺)。在李显(唐中宗)当皇帝时的景龙年间,朝廷不得不以敕令的形式,发布了一则当时的最高“城管通知”:两京市场上各行业,凡自有正铺者,不得在铺前再建造偏铺。宋代称占道经营为“侵街”,为了防止侵街行为的发生,宋代城管想出了一个法子,在沿街要道旁立“表木”,标记出范围。这与现代街道画线一样,一旦超出就要被制止,当时的“城管队”会经常检查是否有人侵街。到明清,随着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占道、违建更突出。
《唐律》规定:“距府十丈无市,商于舍外半丈,监市职治之”,即摆摊设点至少要远离政府办公地30米,也不能离民房大近,要在1米5以外,由监市负责督管。对占道经营有严厉的惩罚:“诸侵巷街阡陌者,杖七十;若种植垦食者,笞五十。各令复故。”挨打后,还得恢复原状。《宋刑统》也有类似的规定,“侵巷街阡陌”条:“诸侵街巷阡陌者,杖七十”。对乱倒垃圾、影响环境卫生也有规定:“其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直出水者无罪。主司不禁与同罪。”把尿屎垃圾弄到街上,影响了公共卫生,不只当事人倒霉,连“城管队长”都跟着挨杖打。宋仁宗在搞城管方面颇有创意,他在要求开封府官员强拆违章的同时,特别指示相当于现代司法机关法院的左、右军巡院,配合“开封城管”行动,“惩治侵街者”。明代对破坏公共设施、不按规定行车,以及在禁区内随地大小便、摆摊设点、取土作坯等行为,也一律“问罪”,涉事者要被强行戴上刑具,在街头示众一个月,即所谓“枷号一个月发落”。撒泡尿也要遭受这么大的罪,这样的城管手段不可谓不狠!
5.下列有关古代“城管”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城管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首都临淄。
B.古代城管同时也是士兵,晚清时才换由警察承担这一任务。
C.虽然古代没有“城管”这种叫法,但是现代城管的职能在古代常由相应的一些机构承担。
D.宋代城管在沿街要道旁立“表木”,是现代城市管理者在街道上画线的源头。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古代最早的城市规模小,功能不完善,不需要专门的城管人员来管理。
B.一些令古人伤透脑筋的城市管理问题,同样也让现代城管部门头痛不已。
C.古代随着城市和商业的发展,占道经营和违章搭建等越来越多,很难禁绝。
D.为防止“侵街”,避免随意违章搭建,宋仁宗曾集合多部门“综合执法”。
7.古代对城市管理方面的规定和措施,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唐代摆摊在政府办公地30米以内者,要马上恢复原状,否则将被“杖七十”。
B.宋代法律规定,有人破坏公共卫生,当事人受罚,“城管队长”也要挨打。
C.宋代对于违章建筑,不仅要强行拆除,有时还要求司法机关对相关人员进行惩治。
D.明代规定,破坏公共设施、随地大小便者,要被戴上刑具,在街头示众一个月。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0题。
医 戒
(明)李东阳
予年二十九,有脾病焉。其症能食而不能化,因节不多食。渐节渐寡,几至废食。气渐薾①,形日就惫,有名医谓:“为瘵也。”以药补之,病益甚,则补益峻。岁且尽,乃相谓曰:“吾计且穷矣。若春木旺,则脾土必重伤。”先君子忧之。
会有老医孙景祥氏来视,曰:“及春而解。”予怪问之,孙曰:“病在心火,故得木而解。彼谓脾病者,不揣其本故也。子无乃有忧郁之心乎 ”予爽然曰:“嘻,是也。”盖是时予屡有妻及弟之丧,悲怆交集,积岁而病,累月而惫,非唯医不能识,而予亦忘之矣。于是括旧药尽焚之,悉听其所为。三日而一药,药不过四五剂,及春而果差。
因叹曰:医不能识病,而欲拯人之危,难矣哉!又叹曰:世之徇名遗实,以躯命托之庸人之手者,亦岂少哉!向不此医之值,而徒托诸所谓名医,不当补而补,至于惫而莫之悟也。因录以自戒。
(选自岳麓书社《李东阳集》)
【注释】①薾(ěr):衰弱。②瘵(zhài):病,此处指脾病。③差:同“瘥”(chài),病愈。④向:倘若,如果。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病益甚,则补益峻 峻:加重,厉害
B.先君子忧之 先:原先的,以前的
C.不揣其本故也 本:根本
D.于是括旧药尽焚之 括:收集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予年二十九,有脾病焉 置杯焉则胶
B.其症能食而不能化 烟光凝而暮山紫
C.彼谓脾病者,不揣其本故也 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D.因录以自戒 谨拜表以闻
10.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脾有毛病,能吃但消化不良,于是“我”只好节食,而一个医生却用进补的办法来医治,结果脾受损严重。
B.针对“我”的病,一个医生说“若春木旺,则脾土必重伤”,一个医生说“及春而解”,可见对同一病情的分析他们见仁见智。
C.在写法上,文章将两位医生给作者自己治病的情形进行对比,意在为后文议论、说理作铺垫。
D.这篇文章题为“医戒”,一是戒医,希望医生不要去做庸医;二是戒自己与他人,不要被虚假的声名所迷惑。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小计
选项
第II卷
注意事项: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试卷上。
2.本卷共8小题,共70分。
题号 11 12 13 14 15—17 18 总分
得分
四、(21分)
11.将选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岁且尽,乃相谓日:“吾计且穷矣。”(2分)
译文:
(2) 世之徇名遗实,以躯命托之庸人之手者,亦岂少哉! (2分)
译文:
12.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茁。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1)前人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试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为例,说说他画出了怎样的意境。(3分)
答:
(2)简述尾联连用的两个典故,请问诗人用典有何用意?(3分)
答:
13.阅读下面的一首诗,回答问题。(6分)
夜泊钱塘
茅 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 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离心迸落叶,乡梦入寒流。酒市哪从问,微吟寄短愁。
(1)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第二联。(3分)
答:
(2)结合全诗分析“微吟寄短愁”的“愁”的内涵。(3分)
答:
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心非木石岂无感, 。 (鲍照《拟行路难》)
(2) ,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3) ,迷花倚石忽已瞑。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吴楚东南坼, 。 (杜甫《登岳阳楼》)
(5) ,画船听雨眠。 (韦庄《菩萨蛮》)
五、(9分)
阅读下面《汉家寨》节选,完成l5~17题。
仅仅有一炷烟在怅怅升起,猛然间感到所谓“大漠孤烟直”并没有写出一种残酷。
汉家寨只是几间破泥屋,它坐落在新疆吐鲁番北、天山以南的一片铁灰色的砾石戈壁正中。无植被的枯山像铁渣堆一样,在三个方向汇指着它——三道裸山之间,是三条巨流般的黑戈壁,寸草不生,平平地铺向三个可怕的远方。因此,地图上又标着另一个地名叫三岔口;这个地点在以后我的生涯中总是被我反复回忆,咀嚼吟味,我总是无法忘记它。
仿佛它是我人生的答案。
我走进汉家寨时,天色昏暮了。太阳仍在肆虐,阳光射入眼帘时,一瞬间觉得疼痛。可是,那种将结束的白炽已经变了,汉家寨日落前的炫目白昼中已经有一种寒气存在。
几间破泥屋里,看来住着几户人。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了这样一个地名。新疆的汉语地名大多起源久远,汉代以来这里便有中原人屯垦生息,唐宋时又设府置县,使无望的甘陕移民迁到了这种异域。
真是异域——三道巨大空茫的戈壁滩一望无尽,前是无人烟的盐碱低地,后是无植被的红石高山,汉家寨,如一枚被人丢弃的棋子,如一粒生锈的弹丸,孤零零地存在于这巨大得恐怖的大自然中。
三个方向都像可怕的暗示。我只敢张望,再也不敢朝那些入口催动一下马蹄了。
独自伫立在汉家寨下午的阳光里,我看见自己的影子一直拖向地平线,又黑又长。
三面平坦坦的铁色砾石滩上,都反射着灼烫的亮光,像热带的海面。
默立久了,突然意识到什么。转过头来,左右两座泥屋门口,各有一个人在盯着我。一个是位老汉,一个是七八岁的小女孩。
他们痴痴盯着我。我猜他们已经好久没有见过外来人了。老少两人都是汉人服饰;一瞬间我明白了,这地方确实叫做汉家寨。
我想了想,指着一道戈壁问道:
——它通到哪里
老人摇摇头。女孩不眨眼地盯着我。
我又指着另一道:
——这条路呢
老人只微微摇了一下头,便不动了。女孩还是那么盯住我不眨眼睛。
犹豫了一下,我费劲地指向最后一条戈壁滩。太阳正向那里滑下,白炽得令人无法瞭望。地平线上铁色熔成银色,闪烁着数不清的亮点。
我刚刚指着,还没有开口,那老移民突然钻进了泥屋。
我呆呆地举着手站在原地。
那小姑娘一动不动,她一直凝视着我,不知是为了什么。这女孩穿一件破红花棉袄,污黑的棉絮露在肩上襟上。她的眼睛黑亮——好多年以后,我总觉得那便是我女儿的眼睛。
15.描写汉家寨的人物,作者为什么选取“老汉”和“小女孩” (3分)
答:
16.作者为什么要写老少两人的汉人服饰 (3分)
答:
17.文中作者描写“老汉”可谓惜墨如金,请据此分析“老汉”这一形象。(3分)
答:
六、(40分)
18.孔子仁的核心是“恕”,鲁迅在小学时就刻“早”字勉励自己,那么,你将以哪一个字终身奉行呢
请以“我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诗歌除外,文体不限。(2)情感真实,结构清晰,书写工整.不得套作抄袭。(3)不少于800字。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