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7张PPT)
法
英
国
法 国
波 兰
意大利
南斯拉夫
罗马尼亚
瑞 士
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
德 国
西
斯
的
扩
奥地利
张
面对德国的法西斯扩张,英法等国持何种态度?
20世纪30年代,英、法面临德、意、日法西斯的挑战。为了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英、法采取了一种以牺牲其他国家利益为代价,与对手妥协的政策,这一政策被称为——
绥靖政策的推行,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世界濒临战争的边缘——
绥
靖
政
策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学习目标:知道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了解大战中的重要战役;了解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产生的过程及影响;了解《开罗宣言》、雅尔塔会议、波茨坦会议的主要内容。
英
国
法 国
波 兰
意大利
南斯拉夫
瑞 士
匈牙利
捷克斯洛伐克
德 国
希特勒开始制定下一个目标,新目标会是谁呢?为什么?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
为了避免攻占波兰后可能引起英、法和苏联同时出来干涉,德国将面临两线作战,所以法西斯德国和苏联于1939年8月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先稳住了苏联。
《荒唐的伴侣》
目录
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壹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思考:为什么会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理想与现实的碰撞: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材料一:经济上,一战后德国利用英法矛盾和美国的经济扶植,再次超过英法;日本利用“一战”期间在远东、太平洋地区获得的利益,迅速发展起来。政治上,德国、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过程中,较多地保留了军国主义和专制主义传统。经济大危机中更是建立了极权统治--法西斯专政;英、法、美则继续发展了民主政治。
材料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使战胜国与战胜国、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矛盾重重,受压制国家一直希望能改变这一政治格局。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惩罚性的规定在德国人民心目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战胜国意大利因英法没有履行大战前的承诺而不满;华盛顿体系使日本在军事、中国问题方面受到压制。因此,德、意、日三国都迫切希望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 .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 . 历史原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战败国过分压制(加深矛盾)。
思考:为什么会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材料一: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引发了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为摆脱经济危机打起了贸易壁垒战,严重依赖美国的德国与严重依赖外国市场的日本,都无法通过自身内部经济政策的调整来摆脱危机,只能借助原有的军国主义与专制主义传统,建立法西斯专政进行疯狂对外扩张,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
材料二:希特勒的野心本身是可以被打压的,但是一次次以退让和妥协为主的英法外交,让希特勒尝到了甜头,在慕尼黑会议后,他就决定让德国扩张到欧洲各地。
3 . 直接原因:经济大危机刺激法西斯国家对外侵略扩张。
4 . 历史原因:英法绥靖政策纵容,使法西斯国家更加猖獗。
贰
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知识链接:闪电战
二战中德国常用战术,充分利用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的快捷优势,以突袭方式,不宣而战,快速切割敌军主力制敌取胜。
特点:速度、其袭、集中。
二、正义与邪恶的较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1 . 全面爆发
1939年9月
德国闪击波兰
(白色方案)
(1)标志: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军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材料:在德国闪击战打击下,波军主力被分割包围。尽管指挥不当、装备落后,波军仍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战斗。波兰政府9月17日流亡国外,10月5日,波兰灭亡。35天战斗中波军6.6万人阵亡,20万人受伤,69.4万人被俘,而德军仅伤亡3万余人。
波兰骑兵
德国装甲部队
材料:德国在西线只有25个师防守,而英法拥有lOO余个师,上百万兵力,具有压倒的优势 。德国将领凯特尔:“假使英法发动进攻,他们所遇到的将是越过的一道军事纸屏,而不是真正的防御。”
(2)结果:波兰覆灭。
为什么是“全面爆发”而不是“开始”?
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
日军攻陷沈阳
揭开了二战的序幕
七七事变
1937年7月7日
日本炮轰宛平城卢沟桥
日军全面侵华的开始
1938年
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和奥地利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2 . 主要战场
(1)欧洲西线战场
德国
VS
丹、挪、荷、比
法国
英国
(2)北非战场
意大利
德国
VS
英国
法国
(3)欧洲东线战场
德国
VS
苏联
(4)太平洋战场
日本
VS
美国
(5)东方主战场
日本
中国
VS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2 . 主要战场
(1)欧洲西线战场
①1940年4月德国进攻北欧丹麦、挪威。不久,荷兰、比利时投降。
征服丹麦——1940年4月9日
征服挪威——1940年4月9日至6月10日
征服比利时——1940年5月10至28日
征服卢森堡——不战而亡
征服荷兰——1940年5月10日至14日
希特勒的西进序曲——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2 . 主要战场
(1)欧洲西线战场
②1940年5月德军突入法国北部,直逼英吉利海峡。法国在6个星期内就被打败。
法统治集团认为南段有马奇诺防线,中段有天险阿登山区和马斯河,因而将主力开进比利时,造成后方空虚。而德军快速穿过100多公里长的阿登山区,强渡马斯河。法军统帅部觉察上当却已无兵可调。15日,大批德军坦克部队突入北法平原,直逼英吉利海峡。
德国进攻法国
最伟大的救援
英法比联军40万被困英吉利海峡边法国北部敦刻尔克海港,陷入绝境。英国海军制订发电机计划,动员800多艘船舶前往抢救被困官兵。5月26日到6月4日,九天九夜,盟军33万人被抢救回英国,其中英军约21.5万人,法军约9万人,比利时军约3.3万人。尽管装备辎重几乎丧失殆尽,但这些官兵成为日后反攻骨干力量。
法国投降
德法在贡比涅森林火车车厢里签署《贡比涅停战协定》
德军1940年6月14日占领“不设防城市”巴黎。17日,贝当政府请求停战。22日,法德停战条约签订,法国投降。出亡伦敦的法国国防部副部长戴高乐将军,在英国支持下组织自由法国运动,开展抗德斗争。
马奇诺防线失守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2 . 主要战场
(1)欧洲西线战场
③意大利趁火打劫,对法国宣战。
意大利对法宣战
6月10日,当德国在法国胜局已定时,墨索里尼趁火打劫,对法宣战, 随后,意大利集中32个师兵力,在阿尔卑斯地区向法国进攻,在背后捅了一刀。
英国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2 . 主要战场
(1)欧洲西线战场
西班牙
意大利
南斯拉夫
希腊
土耳其
瑞
典
瑞士
葡萄牙
英国
捷克斯洛伐克
瑞士
比
荷
法 国
挪威
匈牙利
罗马尼亚
保加利亚
苏 联
奥地利
德 国
丹麦
海狮作战计划
波兰
1940年5月,海军大臣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英国开始放弃绥靖政策。
我满怀兴奋和希望,担负起我的工作!我深信,人们不会让我们的事业遭到失败。这个时候,我觉得我有权利要求大家的支持。我说:起来!让我们把力量联合起来,共同前进!
1940年7月10日,德国对英国发动“空中闪电战”,由此,揭开了不列颠之战的序幕。
④德军对英国实施猛烈轰炸。英国军民坚持战斗。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2 . 主要战场
(1)欧洲西线战场
④德军对英国实施猛烈轰炸,英国军民坚持战斗。
双方空军实力对比:
德军:飞机:2400架;
英军:飞机:1300架。
不列颠之战
集中轰炸伦敦
英国国王夫妇走上街头,视察遭到破坏的房屋建筑
8-10月三个月中,德国共出动飞机4.6万多架次,投弹量约6万吨。最多一昼夜达1786架次。英国居民死伤8.6万多人,建筑物被毁100多万栋,但德国始终未能达到摧毁英国或迫使英求和的目的。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2 . 主要战场
(1)欧洲西线战场
④德军对英国实施猛烈轰炸。英国军民坚持战斗。
不列颠之战
英国的有力抵抗,挫败了希特勒征服全西欧的计划。不列颠空战,是纳粹德国在二战中第一个没有达到目的的战役,英国人靠皇家空军浴血奋战,保卫住英伦三岛,免予沦亡。他们在强敌面前英勇斗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谱写了光辉一页。
双方损失飞机: 德国:1733架;
英国:915架;
飞行员损失:6:1
苏联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2 . 主要战场
(2)欧洲东线战场
①1941年6月,德国向苏联发动突然进攻,占领大片苏联国土。(苏德战争爆发)
欧洲战场扩大化
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军向苏联发动全面进攻,苏德战争爆发。德军分三路进攻苏联,进攻特点:一是突然性。二是疯狂性。进攻兵力共190个师550万人,坦克4300多辆,飞机近5 000架。从北起摩尔曼斯克,南至克里米亚的范围内发动全线进攻。规模之大,空前未有。三是野蛮性。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2 . 主要战场
(2)欧洲东线战场
②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10月(至1942年1月)
莫斯科保卫战
1941年9月30日,德军对莫斯科发动了“台风”攻势。在这次行动中,德中集中了最精锐的部队,投入兵力74个师180余万人,1700辆坦克,1390架飞机,14000多门大炮和迫击炮。莫斯科军民在斯大林的亲自指挥下,展开了莫斯科保卫战。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2 . 主要战场
(2)欧洲东线战场
②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10月(至1942年1月)
10月2日德军总攻开始,苏联红军奋力抵抗,莫斯科市民紧急动员。45万人参加修筑首都周围防御工事320多千米,其中有四分之三是妇女。市民纷纷组织国民警卫营、摧毁坦克组、巷战班。在莫斯科人民的浴血奋战下,德军10月占领莫斯科的计划破产了。
莫斯科保卫战——挫败德军总攻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2 . 主要战场
(2)欧洲东线战场
②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10月(至1942年1月)
莫斯科保卫战——红场阅兵
11月7日莫斯科红场上的阅兵式
11月7日,莫斯科照常举行传统的阅兵式,斯大林检阅了经过红场列宁墓前直接开赴前线的部队,斯大林在阅兵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增强了苏联军民争取胜利的信心。
伟大的列宁的精神和他的胜利的旗帜,就像23年前一样,依然鼓舞着我们去进行卫国战争。苏联人民和全体红军,有能力有信心把反法西斯的伟大的卫国战争进行到底!胜利是属于我们的!
斯大林红场阅兵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2 . 主要战场
(2)欧洲东线战场
②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10月(至1942年1月)
苏军著名将领朱可夫
莫斯科保卫战——彻底粉碎闪电战
莫斯科外围德军步兵每师减员达三分之一
当严冬来临,德军冻伤人数超过了战斗伤亡,飞机、坦克和汽车难以发动。12月6日,红军开始反攻,不断突破德军防线。 1942年1月,红军共歼敌55万人,击毁和缴获坦克1500辆。中路德军被击退100-150公里。
莫斯科保卫战结果:苏联军民顽强抵抗,赢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莫斯科保卫战影响: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2 . 主要战场
(2)欧洲东线战场
②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10月(至1942年1月)
一个冬天的神话
此战胜利使英美意识到,苏联是他们击败法西斯必须团结的国家,极大提升了苏联军事、政治地位,促进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形成。
1941年6月到11月,德军占领了苏联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控制了苏联大约百分之四十的人口以及大部分工业区。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2 . 主要战场
(3)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7日晨(夏威夷时间),日本未经宣战,偷袭美军基地珍珠港,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的“国耻”演讲,他随后签署了对日本帝国的正式宣战声明。几日之内,纳粹德国与意大利向美国宣战,而美国也迅即予以了宣战回应。太平洋战争爆发。
次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日本还向东南亚等地区发动了进攻。(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2 . 主要战场
(3)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太平洋战争爆发。
日本零式战机
亚利桑那号被击中沉没
日本出动6艘航母,在历时1小时50分的空袭中,日本共出动350余架飞机,进行了两波次空袭,共投抛了50多枚鱼雷,扔掷了556颗炸弹,美国停在港内的8艘战列舰,4艘当即沉没,4艘被重创,4艘巡洋舰一沉三伤,3艘驱逐艘2沉一伤,8艘辅助舰全部被毁,驻岛的370架作战飞机仅剩下7架,毙伤美军4000多人,美军主力战舰“亚利桑那”号被击中沉没,舰上1177名将士全部殉难。太平洋舰队一个早晨几乎全军覆没。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2 . 主要战场
(3)太平洋战场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太平洋战争爆发。
至此,全世界约4/5的人口卷入了这场空前的大搏斗,战争的范围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
如何看待珍珠港袭击的结果:
从短期看,日本取得辉煌胜利;
从长期看,美国参战,推动反法西斯力量联合,决定了日本战败的命运。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及主要战场
2 . 主要战场
(4)东方主战场
七七事变后,中国全民族抗战,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日本陆军总兵力七成仍用于侵华战争
在亚洲,中国牵制着大部分日本陆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巨大贡献。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陆军总兵力的七成仍用于侵华战争。如果不是由于日军主力陷在中国大陆,太平洋战争初期英、美、荷的失败还要惨得多。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失守不是没有可能的。
——《世界史·现代史编》
二、正义与邪恶的较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 .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1)背景:法西斯国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世界各国人民愤怒,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开始逐渐走向联合。
1942年欧洲形势
德国法西斯已控制欧洲大部分地区
1942年亚太地区形势
日本法西斯已控制西太平洋地区
(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 .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2)概况: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国家:__________________
标志: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联合国家宣言》
26国华盛顿会议
1942年1月1日
美国华盛顿
美英中苏等26个国家
《联合国家宣言》
的签署
正义力量的联合
材料:《联合国家宣言》内容:签字国保证使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对德、日、意及其仆从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
到二战结束时,加入同盟(绿色)的共达52个国家
材料:反法西斯联盟在人口、资源、生产能力、人心向背和团结互助方面,比轴心国集团占明显优势,为以后战胜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各国相互支援,协同作战,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2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战争形势转折
(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概况:1942年7月—1943年2月,德国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苏联军民英勇抗敌。
双方参战兵力对比:
苏军参战兵力超过110万人,武器装备包括火炮15501门、坦克1463辆、飞机1115架。
德军总兵力达100万人,武器装备包括10290门火炮,675辆坦克,1216架飞机。
2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战争形势转折
(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2)结果:1943年2月,德军投降。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材料:1942年7月,德军进抵顿河河曲,会战由此开始,9月中旬,德寇突入市中心。双方短兵相接,逐街逐屋反复争夺,苏军民寸土必争。11月19日,苏军从西北和南面开始反攻,构成“铁钳”,包围德军约30万。1943年2月,德国第六集团军全军覆没,1名元帅、24名将军及9万多名官兵被俘。
2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战争形势转折
(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3)意义: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此后,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使德军元气大伤,被迫从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这座埋葬了200多万人的城市也被称为英雄城!
3 . 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943年7月,墨索里尼政府垮台,不久意大利宣布无条件投降。
意大利投降
意大利签署停战协议
墨索里尼1945年4月27日在逃往德国途中为意大利游击队捕获。次日被处决并暴尸米兰广场示众。
1943年7月,盟军在西西里岛的登陆迫使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府垮台,由巴多格利奥组成的新政府与美英秘密谈判,并于10月正式退出“轴心”同盟,向德国宣战。同时,英、美、苏三国政府也发表宣言,承认意大利为共同作战一方。
4 . 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1)时间: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
霸王行动
1944年6月6日6时30分,以英美军队为主力的盟军先头部队17.6万人,从英国跨越英吉利海峡抢滩登陆诺曼底。此后,来自11个国家近300万军队,17万辆车辆,60万吨各类补给,成功登陆诺曼底。
德国元帅“沙漠之狐”隆美尔
诺曼底登陆
美国陆军五星上将
——艾森豪威尔
英军名将蒙哥马利
德国元帅“沙漠之狐”隆美尔
诺曼底登陆
00:20———英军第6空降师官兵夺取卡昂运河上的“飞马桥”,切断了桥后海滩上德军炮兵部队的重要通道。
01:30———美军第82和第101空降师1.3万名官兵跳伞降落在犹他海滩沿线。
02:30———英国伞兵占领卡昂市北部朗维尔镇。
06:30———美军登陆艇抵达犹他海滩。
06:35———美军登陆艇抵达奥马哈海滩。由于德军重兵据守悬崖,战斗惨烈,当天伤亡大约2500人。
07:25———英军第50步兵师和第8装甲师到达金海滩。英军第3步兵师同时在剑海滩登陆。
07:55———加拿大第3步兵师到达朱诺海滩。
09:33———指挥登陆的美国艾森豪威尔将军宣布“霸王行动”开始。
18:00———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说,流亡英国的“自由法国”领导人戴高乐说,争夺法国的战斗已经打响。
诺曼底登陆
美军第1步兵师登陆奥马哈海滩
德军沿海岸线设置了重重反坦克障碍
持续近2个半月的诺曼底战役,以法国首都巴黎的兴复而胜利结束。 8月底,盟军共消灭或重创德军40个师,击毙和俘虏德军集团军司令、军长、师长等高级将领20人,缴获和摧毁德军的各种火炮3000多门,摧毁战车1000多辆。德军损失飞机3500架,坦克1.3万辆,各种车辆2万辆,人员40万。
4 . 诺曼底登陆——开辟第二战场
(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
(2)意义: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两个战场夹击之中。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诺曼底登陆宣告了盟军在欧洲大陆第二战场的开辟,减轻了苏军的压力,协同苏军有力地攻克柏林,迫使法西斯德国提前无条件投降。
从日军偷袭珍珠港到巴黎陷落、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到攻克柏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没有任何一次战斗的意义能够诺曼底登陆相媲美。
——美国史学家萨姆尔·纽兰德
二、正义与邪恶的较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1 . 开罗会议
1943年11月,中、美、英召开开罗会议,发表《开罗宣言》
开罗会议中的蒋介石、罗斯福、丘吉尔
相关史事:1943年11月,中、美、英三国的首脑在开罗会晤,并于12月初发表《开罗宣言》。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2 . 雅尔塔会议
(1)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召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变。
为协调盟军行动,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雅尔塔召开会议。
雅尔塔会议
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间,在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皇宫内举行,主题是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2 . 雅尔塔会议
(4)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实行分区占领。
②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③苏联承诺在欧洲战事结束后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协调盟军行动,加速战争最后胜利。
局限:大国强权政治
(1)召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议重申了雅尔塔会议精神,并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了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3 . 波茨坦会议
1945年7月,美、英、苏三国的首脑在波茨坦召开会议。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波茨坦会议三国首脑
杜鲁门
4 . 战争结束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谁来攻打柏林
1945年春,苏军与英、美军队分别从东西两面进入德国本土作战。
攻克纳粹德国权力中心柏林,无疑是反法西斯战争中无可替代的荣誉和功勋,日后也会给占领它的国家带来巨大的政治利益。
4 . 战争结束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1945年春,苏军已进入德境,希特勒为拖延战争,调集军队约100万人死守柏林,集中力量对付苏军。苏军以3个方面军250万人的兵力进攻柏林。
4 . 战争结束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一片狼藉的柏林市区
苏军装甲纵队接近国会大厦
德国豹式坦克火力点
苏军装甲纵队穿越柏林街头
苏军士兵将红旗插上帝国国会大厦的飞檐
战役4月16日发起,27日突入柏林市中心区,29日强攻国会大厦。苏军每前进一步都代价惨重。柏林战役苏军共歼灭德军近100万人,俘获官兵约48万人。苏军伤亡30.4万人。
4 . 战争结束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1945年4月30日,苏联红军攻占柏林,结束了盟军在欧洲战场的最后一仗。希特勒也在这一天从历史上消失了——
4月30日下午3点30分,希特勒与结婚才一天的妻子在地下暗堡的寝室里双双服毒自杀,希特勒服毒同时,还举枪对自己的太阳穴扣动了扳机。戈培尔等人将两人遗体抬到总理府花园的一个弹坑里,浇上汽油进行火化。
希特勒的灭亡
4 . 战争结束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1)欧洲战事结束: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欧洲战事结束。
欧洲战事结束
德军元帅凯特尔在投降书上签字
朱可夫元帅在德国投降书上签字
5月8日德军统帅部代表凯特尔元帅在柏林向苏军和盟国远征军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苏德战争和欧洲战争结束。
我们,这些代表德国最高统帅部的签字者,同意德国一切陆、海、空军及目前仍在德国控制下的一切部队,向红军最高统帅部,同时向盟国远征军最高统帅部无条件投降。
——投降书第一条
伦敦特拉法加广场庆祝的人群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白厅向庆祝胜利的人们挥手致意
纽约时代广场庆祝二战结束的人群
纽约时代广场庆祝的美军士兵与民众
巴黎香榭丽舍大街庆祝的人群
莫斯科红场庆祝的人们
庆祝欧洲胜利
4 . 战争结束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2)加速日本投降:
①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中国和亚洲其他国家人民对日本侵略者展开猛烈反攻。
中国战场
②8月上旬,美国在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
原子弹打击
小男孩
胖子
广岛横尸遍野
③苏联也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参加对日作战。
苏联出兵
苏联红军解放大连,受到民众热烈欢迎。
4 . 战争结束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3)二战结束: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世界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二战结束
1945年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裕仁天皇投降诏书
9月2日,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泊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举行。日本外相重光葵、参谋总长梅津美治依次在投降书上签字。
4 . 战争结束
(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
(3)二战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世界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仪式
中国战区日本投降仪式于9月9日在南京举行。日方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在投降书上签了字,并交出他的随身佩刀,以表示侵华日军正式向中国缴械投降。
叁
过去与未来的考量: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思考: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三、过往与未来的考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1 . 胜利原因
材料:《联合国家宣言》
兹宣告:
(一)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与和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部资源,不论军事的或经济的。
(二)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本宣言签字国政府合作,并不与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约。
(1)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
(2)战争性质: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结合材料分析二战产生的影响。
2 . 影响
比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争持续时间 四年零三个月 六年多
参战国 31国 61国
参战人口 10.5亿 17亿
作战区域面积 400万平方千米 2200万平方千米
动员武装力量 7000万人 1.1亿人
材料一:两次世界大战主要数据对比
材料二:据统计,世界人口的80%被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交战双方的总兵力高达1.1亿。据估计,死亡人数约6000万,中国军民伤亡达3500万人。这次战争的直接军费消耗有1.1万亿美元,占所有参战国当时国民总收入的大半。此外,还有4万多亿美元的物质财富被毁坏。
(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世界上大部分地区和人口卷入其中,给人类带来巨大破坏和灾难。
结合材料分析二战产生的影响。
2 . 影响
材料三:反法西斯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横行一时的德、日、意三个帝国主义国家被彻底打败。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编》
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世界几乎所有的殖民地附属国人民都加人了反法西斯斗争的行列,他们在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为战争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自己的觉悟……二战后殖民主义者所面临的却是经过反法西斯战争考验和武装的、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一定物质基础及人民基础的民族解放运动。
——以上摘自牛力、邱桂金《略论二战对战后世界的影响》
(2)彻底粉碎了法西斯主义和军国主义通过战争称霸世界的野心,彻底结束了列强通过争夺殖民地瓜分世界的历史,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3 . 启示
(1)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绝不能重演;
(2)人民是战胜法西斯的决定性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
(3)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能够在平等的基础上联合起来,共同面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挑战;
(4)国与国之间应和平共处;
(5)人类的命运休戚相关,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
序幕
九一八
事变
全面爆发
德国闪击波兰
扩大
苏德战争
联合
《联合国家宣言》
最大规模
日本偷袭珍珠港
转折
斯大林格勒战役
1942.1
1931年
1939年
1941.6
1941.12
1942
反攻
诺曼底
登陆
1944
协调
雅尔塔
会议
1945.2
1945.5
二战结束
日本投降
签字
欧洲战事结束
德国投降
1945.9
课堂小结
知识总结
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和全面爆发的事件:
1931年九一八事变
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粉碎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次日,美、英对日宣战。德、意也对美宣战,日本还对东南亚等地区发动进攻。
二战中法西斯国家的三次突袭:
1939年9月 德国突袭波兰
1941年6月 德国突袭苏联
1941年12月7日 日本偷袭珍珠港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标志:
《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苏德战场的转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诺曼底登陆
欧洲战事结束
1945年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二战结束:
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二战结果:
世界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莫斯科保卫战(1941年)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2年)
欧洲东线战场(苏德战场):
诺曼底登陆(1944年)
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年)
太平洋战场:
欧洲西线战场:
中国战场:
正面战场——
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1937) 、
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1938)、武汉会战(万家岭战役) 、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豫湘桂战役(1944)
敌后战场——
百团大战(1940)
二战主要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