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7.3 重力 教案(2022新课标)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7.3 重力 教案(2022新课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2-25 10:05: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章 力
7.3 重力
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通过观察分析日常生活的现象,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并学会找规则物体的重心。
(3) 能用公式 G=mg 计算有关的问题。
2.科学思维:
培养学生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
3.科学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理解重力与质量的正比关系。让学生学会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能利用表格的形式收集实验数据; 通过分析实验数据,让学生学会用比值处理数据的方法。
4.科学态度与责任:
(1)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价值。
(2)通过物理知识与自然、生活现象的关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重点: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教学难点:理解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弹簧测力计、钩码、铅垂线、细绳、小钢球。
教学互动设计:
1、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2022年12月22日,中央电视台专题介绍了我国水稻“小微”在中国空间站的培育过程。2022年10月12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三课正式开启。神州十四号航天员陈东、刘洋、蔡旭哲进行太空授课。介绍水稻种子“小微”培育过程。
2022年11月30日,神州十五号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 神舟十四号航天员、神舟十五号航天员首次同驻空间站。空间站航天员继续进行“小微”科学研究。 你知道中国空间站的环境具有什么特点吗?
二、新课讲授,师生互动
水总是由高处向低处流;向空中撒开的渔网,要飘落到水里;向空中抛出的石块,最终也会落向地面
生活中,你可以随处发现像上面一样的例子。这些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地球对它附近的物体有吸引作用。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通常用字母G表示。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地球对它附近的物体有吸引作用。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通常用字母G表示。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重力的施力物体: 地球
重力的受力物体: 物体
想想议议
飞机投放的物质,受到地球对它的重力作用,会落向地面。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证明重力的存在吗?
如果没有重力,我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一)重力的大小
托起质量不同的物体,会感觉所用的力不同。大量的生活经验告诉我们,质量不同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不同。那么,地球附件的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测量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它的质量,找出二者之间的关系。
实验 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提出问题: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猜想与假设:质量越大,提起来约费力,重力的大小可能跟质量成正比。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钩码的质量是已知的,实验中可以选取钩码为被测物体。如图所示,把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当钩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逐次增挂钩码,分别测出它们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2.在图中,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为纵坐标描点并连接这些点。观察思考: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分析论证:
精确的实验表明,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如果用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表示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地球附近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写成
= / 即 G=mg
实验表明,物体所受重力与它的质量成正比。
公式 G=mg
单位:重力G单位为牛顿(N);
质量m单位为千克(kg)。
g =9.8N/kg的物理意义:地球附近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
在粗略计算时,g可以取10N/kg。
例题:质量为0.25kg的木块,受到的重力是多少牛?一个人的所受的重力为450N,那么,他的质量是多少千克?g取10N/kg。
解:由G=mg可知,木块受到的重力
G木=m木g=0.25kg×10N/kg=2.5N
由G=mg可得
= / ,因此人的质量
人=G人/ =450 /(10 / )=45kg
木块所受的重力为2.5N,人的质量为45kg。
(二)重力的方向
用细线把物体悬挂起来,线的方向跟物体所受的重力方向一致,这个方向就是我们常说的“竖直向下” 的方向。
建筑工人在砌砖时常常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来确定竖直方向,以此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
想想议议
我们站在地面上,脚朝下,站得稳。但地球是球形的,在我们脚“下” 的南美洲居民,好像是脚朝“上” 的,他们为什么也站得很稳呢?
想想看,通常所说的“下”,到底指的是什么方向?
通常所说的“竖直向下”是指与水平面垂直,指向地球中心。
(三)重心
地球吸引物体的每一部分。但是,对于整个物体,重力的作用的表现就好像它作用在某一点上,这个点就叫做物体的重心。 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例如方形薄板的重心在两条对角线的交点,球的重心在球心,粗细均匀的直棒的重心在它的中点。
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
有时为了研究问题方便,在受力物体上画力的示意图时,常把力的作用点画在重心上。
(四)重力的由来
想想做做
用一根细线栓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这时,你会觉得橡皮需要用线拉住才不会跑掉。
牛顿认为:地球和月球之间存在相互吸引的引力。正是地球吸引月球的力,使月球绕地球转动而不会跑掉,这个力跟地球吸引它附近物体使物体下落的力是同一种力。
在这个基础上,牛顿精心研究了历史上其他科学家的工作成果后指出:宇宙间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宇宙间的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都存在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万有引力。
正是地球对它附近物体的引力,使得水向地处流、抛出的石块落向地面 事实证明,牛顿的结论是正确的。
三、总结反思,超越自我
1.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符号G表示。
2.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公式G=mg,g=9.8N/kg ,粗略计算g取10N/kg 。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与水平面垂直。
4.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别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5.重力的由来是牛顿发明的万有引力。
四、板书设计,整合提升
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用符号G表示。
2.物体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公式G=mg,g=9.8N/kg ,粗略计算g取10N/kg 。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与水平面垂直。
4.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形状规则,质量分别均匀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
5.重力的由来是牛顿发明的万有引力。
五、大海扬帆,尝试远航
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B. 重力通常用字母G表示
C.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物体
D. 地球附近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
2.下列是重力的单位的是( )
A.千克
B.克
C.吨
D.牛顿
3.2022年10月31日,质量为23吨的中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在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顺利进入预定轨道,2022年11月1日,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梦天实验舱在文昌发射场受到的重力约为( )
A.23 t
B.2.3×103N
C.2.3 ×104N
D.2.3×105 N
4.如果没有重力,下列说法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河水不流动
B.物体没有质量
C.高空坠落的物体不会伤人
D.茶杯里的水倒不进嘴里
5.小球沿斜面加速滚下,关于小球所受重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1.C;2.D;3.D;4.B;5.C。
六、作业:P14.T1
课外作业P14.T2、T3、T4、T5 。
教学反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