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4-01-25 06:14: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1第二节 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21. 知道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工
业联系类型、工业集聚和工业扩散
的形成。
2.理解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运用工业区位因素原理,对工业生
产进行合理布局或对工业布局进行
评价。34 一、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1.影响因素
(1)自然条件:土地、原料、 等。
(2)社会经济条件: 、动力、劳动力、
和政策的影响。 水源交通运输市场5 2.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 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减弱。
(2) 和交通等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增强。
(3)知识、技术、劳动力素质成为影响工业区位的重要因素。
(4) 、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对工业区位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原料市场环境标准6 二、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联系
(1)产品联系:依靠其他部门提供 或配套产品,部门之间构成 。
(2)空间联系:共同利用 或出于 的考虑,在空间上集聚在一起。
(3)生产技术、 等联系。原料基础设施产业链市场信息劳动力成本7工业联系运输费用规模效益用地紧张交通运输超高压远距离输电8 (3)二者关系:二者相比较而存在,相对立而发展,在工业化前期和中期表现为 ,到工业化后期表现为工业扩散。
3.工业地域
由于 和 的作用,工业生产在空间上形成规模不等、形态各异的工业地域。工业集聚工业联系集聚效应9  三、工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有利影响
工业的发展、工业企业的建立是 的重要体现;创造出巨大的社会财富,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 方式,并且深刻地影响了 的关系。
2.不利影响
(1)工业生产对 的需求与自然界中有限的 、
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2)人类对资源、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会造成严重的 ,并直接 。人类文明生产和生活人与环境原材料资源能源工业污染破坏环境10 教材P68知识窗及图3-2-3探究
1.说明班加罗尔的气候、地形特征及对该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有什么影响?
提示:班加罗尔虽然是热带季风气候,但位于高原上,气候宜人,环境优美,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了良好自然环境。
2.班加罗尔利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
提示:政府实施鼓励政策、优惠待遇;科研院所众多、科技力量雄厚;信息通达度好、与世界各地信息交流渠道畅通;社会治安和劳资关系良好,社会环境好;等等。1112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1.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及影响131415 2.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很多,但是不同的工业部门在进行区位选择时考虑的主导因素不同。据此可将工业部门划分为五种指向型,其生产特点及主导区位因素如下表所示: 161718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与主导区位因素
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是指吸引企业布局在某地的各种有利条件,是多个因素。主导区位因素是指主要区位因素中对工业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一个因素。19 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已成为重要的区位因素。不同类型的工业对环境的要求和污染不同,其区位选择要求如下表所示:202122 [例1] (2012·海南高考)自20世纪60年代,甲国开始在临近乙国边境的地区设立边境工业区,吸引乙国的企业来此投资建厂,并从乙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组装成品后再销往乙国。目前,这些边境工业区已发展成规模不等的工业中心。据此完成(1)~(2)题。23(1)据图文资料推断,与乙国相比,甲国 (  )
A.劳动力价格较低    B.技术水平较高
C.消费市场较广 D.资金较雄厚
(2)影响甲国边境工业区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  )
A.廉价劳动力 B.交通运输
C.研发能力 D.环境质量24 [解析] 据图文可知,甲为墨西哥,乙为美国。第(1)题,墨西哥是一个发展中的工业化国家,美国为发达的工业化国家。与美国相比,墨西哥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价格也较低。第(2)题,材料中强调墨西哥在北部与美国的边境附近建立工业区。而该工业是从美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再将产品销往美国。这样的布局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答案] (1)A (2)B 251.下图是“工业区位选择模式图”,其中线段长短表示
影响程度大小。下列情况与甲、乙、丙、丁四图相符
的是 (  )26A.甘蔗制糖、制鞋、微电子、啤酒
B.甘蔗制糖、微电子、制鞋、啤酒
C.甘蔗制糖、制鞋、啤酒、微电子
D.甘蔗制糖、啤酒、微电子、制鞋
解析:从图中看,甲为原料指向型,乙为技术指向型,丙为劳动力指向型,丁为市场指向型。结合选项中的企业类型,可对照选定答案。
解析:B272.下图为“某跨国公司对部分国家使用该公司产品的普及率
所做的调查统计图”,经过调查决定在中国北京投资建
厂。据图文资料完成(1)~(2)题。28(1)生产该产品的工厂可能是 (  )
A.自行车厂       B.汽车制造厂
C.彩色电视机厂 D.手表厂
(2)选择在中国北京建厂的原因是 (  )
①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 ②水源、动力充足 ③劳动力廉价质优 ④市场前景广阔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9解析: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该类产品在发达国家比较普及,而发展中国家每千人拥有量较少,因此应为汽车制造厂。第(2)题,汽车制造在北京建厂,主要考虑这里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价廉质优的劳动力条件。
答案:(1)B (2)C30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地域的形成过程
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工业联系、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是紧密联系、逐步递进的,其关系如下图所示:31 2.工业集聚与工业扩散的区别
集聚表现为小区域内有联系的工厂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扩散表现为大范围内有联系的工厂远距离的协作关系。其区别如下:3233 有工业联系的工厂并非一定集聚,也会出现工业扩散
如一些老工业区由于集聚达到饱和状态,若再布置新建企业则会出现许多环境和社会问题,迫使工业开始扩散;再如新兴电子工业由于原料、产品运输量小,相互有联系的工厂可以扩散,以充分利用各地优势条件。另外,零部件种类繁多生产过程复杂,工业品的生产不可能在同一地区完成,必须进行工业分散。34两类工业区
(1)传统工业区形成时间较早,一般建立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及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后来在发展过程中因资源短缺、新技术革命冲击和环境污染逐渐衰落。今后发展应注意改善环境,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科技水平。35 (2)高技术工业是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兴起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发展起来的。技术水平高、产品更新换代快、研发费用投入比例大、产品面向国际市场,一般分布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地区。36[例2] 读“产业集聚模式图”,回答(1)~(3)题。37(1)在规划的工业用地上,图中N环节要做的工作是 (  )
A.新建相关生产工厂 B.开拓市场
C.建成基础设施 D.运输原料和燃料
(2)该产业集聚现象能产生的影响是 (  )
A.提高生产成本 B.获得规模效益
C.可利用廉价劳动力 D.扩展成高技术工业城
(3)若该工业区以汽车工业为主,可布局的工厂有 (  )
A.钢铁厂 B.化纤厂
C.电视机厂 D.酿造厂38 [解析] 规划建设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完善,对新企业具有吸引力,新企业的进入由于共用基础设施形成工业联系,从而导致工业集聚,获得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钢铁厂可为汽车工业提供原材料,汽车厂周围可能布局钢铁厂。
[答案] (1)C (2)B (3)A393.读图甲和图乙,完成(1)~(3)题。40(1)图甲中①~⑥不同工厂之间的关系属于 (  )
A.产品联系 B.地域联系
C.信息联系 D.技术联系
解析: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发生近距离集聚现象,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等。据图可以看出①~⑥不同工厂之间,上游工厂的产品是下游工厂的原料,这说明不同工厂间存在着产品间投入与产出之间的联系。
答案:A41(2)图乙表示 (  )
A.工业的集聚 B.工业的扩散
C.工业的信息联系 D.工业的地域联系
解析:据图乙可以看出某工厂生产所需元件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形成工业的扩散现象。一些新兴的中小型企业,由于产品具有轻、薄、短、小的特点,常形成分散现象,如电子元器件厂家与电子装配工厂之间。
答案:B42(3)图乙所示工厂的元器件生产的全球化,最终目的是(  )
A.寻找最优区位 B.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C.减轻污染 D.促进全球经济发展
解析:工业扩散,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的区位组合是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