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训练》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一: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课时训练》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一: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1-23 16:38:34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一课时的氧化物的产生及转化
本课时课标要求:
(1) 认识氮的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
(2) 知道含氮化合物的应用对社会生产的作用和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1. 最新研究表明:NO吸入治疗可快速改善SARS中重症患者的缺氧状况,缓解病情。病毒学研究证实,NO对SARS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下列关于NO的叙述正确的是( )
A.NO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
B.常温常压下,NO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
C.含等质量氧元素的NO和CO的物质的量相等
D.NO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2.运用氮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在实验室中,储存在棕色瓶中的药品是 ( )
A.浓硝酸 B.浓盐酸 C.浓硫酸 D.氯化钠
(2)下列环境问题与二氧化氮的排放有关的是 ( )
A.酸雨 B.光化学烟雾 C.臭氧空洞 D.温室效应
(3)教材中氨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的哪些性质 ( )
A.还原性 B.极易溶于水 C.与水反应生成碱性物质 D.氧化性
(4)下列气体中,可溶于水的无色气体是 ( )
A.N2 B.NO C.NO2 D.NH3
3.在NO2与水的反应中,水 ( )
A.是还原剂 B.是氧化剂 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
4.地球外层空间存在着臭氧(O3)和氧原子,该臭氧层的存在能吸收和阻挡太阳的有害的强烈辐射。可是人为的大气污染会破坏臭氧层,如超音速飞机排放物中的氮氧化物(NO和NO2),它们和O3及O发生如下反应:O3 + NO == NO2 + O2,O + NO2 == NO + O2。这两个反应反复循环,其总反应为 。由此可见,氮氧化物在破坏臭氧层的过程中起了 作用。
5.有以下几种微粒:NO3-、NO2、NO2-、N2、NH3。从氮元素的化合价分析,只有氧化性的是 ;只有还原性的是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的是 。
6.(1)要除去N2中混有的O2,应采取的方法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要除去NO中混有的NO2,应采取的方法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7.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有一种治理方法是在4000C左右,在催化剂存在下,用氨把NO还原为N2和H2O,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有人设想用天然气代替NH3处理NO:
(1)如能,请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2)如不能,请说明原因
8.A、B、C都是污染空气的三种有害气体。A能使品红溶液褪色;B气体呈黄绿色,它与A按等物质的量反应后溶解于水生成两种强酸;C是红棕色气体,它溶于水,生成一种强酸和无色气体。则A、B、C各是什么气体?
9.试用两种不同的方法鉴别溴蒸气和NO2两种红棕色气体
第二课时 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本课时课标要求:
(1) 认识氨和铵盐的性质和用途,知道其对社会生产的作用
(2) 知道氮肥的性能和使用氮肥的注意事项,认识到科学使用化肥的意义
1. 下列反应中,起到氮的固定作用的是 ( )
A.N2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NH3 B.NH3经催化氧化生成NO
C.NO与O2反应生成NO2 D.由NH3制碳酸氢铵和尿素
2.氨水呈弱碱性,这是因为 ( )
A.它只能使酚酞变红
B.氨水极易挥发
C.氨与水结合生成的一水合氨只有少部分电离
D.溶于水的氨大部分仍以NH3分子形式存在
3.检验某晶体是否是铵盐时,将待检物取出少量放在试管中,接下来的操作是 ( )
A.加烧碱溶液,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检验
B.直接加热,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检验
C.加烧碱溶液,加热,向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D.加水溶解,滴加无色酚酞试液,看是否变红。
4.下列性质不是所有铵盐共有的是 ( )
A.是晶体 B.受热或受撞击时易爆炸 C.能溶于水 D.与碱共热时能生成氨气
5.能将氯化铵、硫酸铵、硫酸钠、氯化钠四种溶液区分开的一种试剂是 ( )
A.AgNO3溶液 B.Ba(OH)2溶液 C.BaCl2溶液 D.NaOH溶液
6.在8NH3 + 3 Cl2 == 6NH4 Cl + N2反应中,生成2molN2,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 )
A.16mol NH3 B.8mol NH3 C.4mol NH3 D.3mol NH3
7.用文字及必要的化学用语解释下列问题
(1)碘单质受热会升华,在试管内加热氯化铵固体时,发生了类似升华的现象,试说明两种类似相同的现象其本质有何不同

(2)铵态氮肥使用时为何要避免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

(3)两只棉球分别滴有几滴浓氨水和浓盐酸放入同一只烧杯中,用表面皿盖住烧杯口,烧杯中有白烟:
8.氮肥是广泛使用的肥料。硫酸铵就是农村常用的一种铵态氮肥。那么:
(1)硫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2)实验测得某硫酸铵肥料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则样品中可能混有
A.碳酸氢铵 B.硝酸铵 C.氯化铵 D.磷酸氢二铵[(NH4)2HPO4]
9.某化肥厂用NH3制HNO3,再进一步制NH4NO3。已知由NH3制HNO3的产率为88%;由NH3与HNO3反应制NH4NO3的产率为98%。若用100吨NH3制NH4NO3,则用于制HNO3的NH3为 吨;可制出NH4NO3 吨。
第三课时 硝酸的生产及性质
本课时课标要求:
(1) 了解硝酸的性质及用途
(2) 初步体会物质的浓度对化学反应产物的影响
(3) 进一步认识到实验中变量控制的思想
1.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
A.浓硝酸和稀盐酸都具有氧化性 B.铜和硝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金属与硝酸反应主要产生氢气 D.常温下可用铁或铝制品盛放浓硝酸
2.下列关于浓硝酸和浓硫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露置于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质量都减轻 B.常温下都能用铝制容器贮存
C.露置于空气中,容器内酸液的浓度都降低 D.常温下都能与铜反应
3.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将铜片投入到稀硝酸中,产生大量红棕色的气体
B.将铁片投入到冷的稀硝酸中,铁片不溶解
C.充满NO2的试管倒立在水中,试管内气体的颜色变浅
D.打开浓硝酸瓶盖,有大量白雾生成
4.欲除去NO中混有的少量NH3,应选用的试剂是 ( )
A.水 B.浓硝酸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溶液
5.称硫酸中插入一块铜片,加入下列何种物质,可使铜片迅速发生腐蚀 ( )
A.稀盐酸 B.硝酸钾晶体 C.氯化钾晶体 D.硫酸钠晶体
6.6.4g铜放入400ml、0.5mol/L硝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硝酸的量为( )
A.0.03 mol B. 0.05mol C. 0.1mol D. 0.2mol
7.下列事实反映了硝酸的什么性质?
(1)硝酸应保存在棕色瓶中:
(2)实验室制H2、SO2都不能用硝酸:
(3)银单质与稀硝酸反应:
(4)碳酸钙与稀硝酸反应可制CO2
8.以铜、硝酸铜、硝酸银、水、空气为原料,可用多种方法制取硝酸铜。
(1)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制取硝酸铜的四种方法:

② ③ ④
(2)从环境保护和经济角度考虑,大量制取硝酸铜应采用以上哪种方法,并说明理由。
9.若有3mol铜参与3Cu + 8HNO3(稀) === 3Cu(NO3)2 + 2NO↑ + 4H2O的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44.8LNO气体。计算:
(1)参与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
(2)该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专题4 《硫、氮和可持续发展》
编者 叶捷生
本专题课程标准
内容标准 活动与探究建议
了解SO2的性质及用途,认识酸雨对环境的危害及其防治了解硫酸的工业制法、性质及几种重要的硫酸盐的性质。了解含硫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了解氮的氧化物(NO、NO2)的重要性质,认识它们与环境的关系。了解氨气、铵盐的性质及NH4+的检验。了解硝酸的性质、用途及工业制法。 1.查阅资料并讨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硫的措施。2讨论自然界中氮循环对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课时训练
第一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第一课时:酸雨的形成及防治
本课时课标要求:
(1)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及二氧化硫的性质.
(2)知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和防治因二氧化硫所导致的空气污染的方法,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3)逐步树立珍惜自然、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概念.
1.导致下列现象的主要原因与排放SO2有关的是 ( )
A.酸雨B.光化学烟雾C.臭氧空洞D.温室效应
2. 下列关于二氧化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在高温下二氧化硫可被催化氧化成三氧化硫 B.二氧化硫可使品红溶液褪色
C.二氧化硫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 D.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
3.酸雨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
A.乱砍滥伐森林,破坏生态平衡
B.工业上大量燃烧含硫燃料.
C.大气中CO2含量增高,溶于水形成酸雨
D.汽车、飞机排放大量的废气.
4.银耳本身为淡黄色,福建省生产的一种雪耳,颜色洁白如雪。其制作过程如下:将银耳堆放在密闭状态良好的塑料棚内,在棚的一端支一口小锅,锅内放有硫磺,加热使硫磺融化并燃烧,两天左右,雪耳就制成了,雪耳炖而不烂,且对人体有害,制作雪耳利用的就是 ( )
A.硫的还原性 B.硫的漂白性
C.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D.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5.下列五种有色溶液与SO2作用均能褪色,其实质相同的是 (  )
①品红溶液;②酸性KMnO4溶液;③溴水;④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⑤含I2的淀粉溶液
A ①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⑤     D ③⑤
6.硫酸厂的烟道气对环境污染严重,为保护环境变废为宝,有多种脱硫方案,如石灰石-石膏法氨水法活性碳法氧化镁法等,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1)SO2与熟石灰反应
(2)亚硫酸钙与氧气反应
(3)SO2与氨水反应
(4)亚硫酸铵与氧气反应
7.大气为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条件。但是,随着工业和交通运输迅速发展,城市人口高度集中,人类向大气中大量排放烟尘和有害气体等,正在对大气造成污染。我国某工业城市的“空气质量日报”显示,该城市的空气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城市的空气污染进行了下列研究。
(1)小组内一同学初步分析得出,该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有
A.使用石油液化气 B.燃烧含硫的煤 C.粉尘污染三个。
另一同学认为还有一个不可排除的原因是: 。
(2)从环保的观点分析,你认为造成该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有害成分是______ 。
(3)空气污染易形成酸雨。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该城市的雨水进行了采样与分析,刚采集时测得pH为4.82,放在烧杯中经2 h后,再次测得pH为4.68。对此,你的合理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 。
(4)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取空气(含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10.0L(已折算成标准状况),缓慢通过足量溴水,在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将沉淀洗涤、干燥,称得其质量为0.0233g。通过计算得该空气中主要有害气体成分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
(5)小组同学提出下列措施以减少空气污染的主要有害成分排放量,你认为合理的是____________ (填序号)。 ①用天然气代替煤炭做民用燃料②改进燃煤技术,减少煤的用量 ③工厂生产时将燃煤锅炉的烟囱造得更高④燃煤中加入适量石灰石后使用。
8.下面表Ⅰ是空气污染与空气质量级别的对应关系,表Ⅱ是2006年5月18日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日报.
表Ⅰ空气污染与空气质量级别的对应关系
空气污染指数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250 251-300 >300
空气质量状况 优 良 轻度污染Ⅰ 轻度污染Ⅱ 中度污染Ⅰ 中度污染Ⅱ 重度污染
空气质量级别 Ⅰ Ⅱ城市空气质量日报. Ⅲ Ⅲ Ⅳ Ⅳ Ⅴ
表Ⅱ2006年5月18日我国部分城市空气质量日报.
城市 首要污染物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上海 可吸入颗粒物 111 Ⅲ轻度污染Ⅰ
天津 可吸入颗粒物 82
昆明 SO2 61 Ⅱ良
海口 24 Ⅰ优
请回答:
(1)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报道的是
1 二氧化硫②氮氧化物③二氧化碳④悬浮颗粒
(2)上述城市中易出现酸雨的城市是 ,理由是
(3)请依据表中的内容,确定当日天津的空气质量级别,并填入表Ⅱ的空格里.
9.目前一座中等城市每年用煤300万吨,其含硫量若按1%计算,则每年可排放多少吨SO2 若这些SO2的60%转化成了H2SO4,则相当于生成了多少吨98%的硫酸
第二课时硫酸的制备和性质
本课时课标要求:
(1) 知道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基本原理.
(2) 了解硫酸的特性和硫酸的应用
1.在下列反应中浓硫酸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强酸性的是 ( )
A.2NaCl+H2SO4(浓)Na2SO4+2HCl↑
B.Cu+2H2SO4(浓)CuSO4+SO2↑+2H2O
C.C+2H2SO4(浓)CO2↑+2SO2↑+2H2O
D.2FeO+4H2SO4(浓)Fe2(SO4)3+SO2↑+4H2O
2.将浓盐酸加到浓硫酸中,会产生白雾,不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
A.浓盐酸有挥发性B.浓硫酸有脱水性C.浓硫酸吸水过程放热D.浓硫酸有吸水性
3.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B.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C.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
4.下列实验事实或实验现象,反映了硫酸的哪些性质。
(1)在工业上可用铁制槽车或铝制槽车运输浓硫酸         。
(2)铜与浓硫酸加热制取SO2   。
(3)浓硫酸与木炭反应生成SO2和CO2   。
(4)浓硫酸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  
⑸ 浓硫酸使硫酸铜晶体由蓝变白________.
(6)浓硫酸与蔗糖反应产生“黑色面包” ;
(7)浓H2SO4滴在纸上,纸变黑
5.亚硫酸是弱酸,亚硫酸钡是白色难溶于水,但可溶于酸的固体,在强酸性溶液中无法形成亚硫酸钡沉淀。但某同学往二氧化硫水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在空气中震荡后很快出现浑浊,则该白色亚硫酸钡是 ,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该沉淀的形成过程

6.浓硫酸和稀硫酸中的溶质都是H2SO4,但由于它们的浓度不同,具有一些不同的性质。请分别列举一些事实说明它们的性质,对能写出化学方程式的,请写出。这些性质又决定了它们的不同用途,请举例说明。建议设计一个表格,完成上述任务。
7.在两支试管中,盛有相同体积的浓硫酸和稀硫酸,试设计简单的方法区别它们。看看谁设计的方法最多,谁设计的方法最简单,谁设计的方法最有创意。
8.“绿色化学”要求综合考虑经济、技术、环保等方面来设计化学元素反应路线。试以Cu为原料制取硫酸铜为例,设计符合“绿色化学”思想的反应路线(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9.某化工厂生产硫酸,使用一种含杂质25%的黄铁矿为原料,若取1吨该矿石,可制得98%的浓硫酸多少吨?(设生产过程中硫损失2%)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