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测评】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一: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测评】2013-2014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一: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4-01-23 16:4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专题测评
编者 叶华斌 考试时间:90分钟
班 号 姓名
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S-32 Cl-35.5 Na-23 Mg-24 Al-27 Cu-64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均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本大题共有道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钱逸泰教授等以CCl4和金属钠为原料,在700℃时制造出纳米级金刚石粉末。该成果发表在世界权威的《科学》杂志上,立刻被科学家们高度评价为“稻草变黄金”。同学们对此有下列一些理解,其中错误的是 ( )
A、金刚石属于金属单质 B、制造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C、CCl4是一种化合物 D、这个反应是置换反应
2.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欺骗行人的事件屡有发生下列不易区别其真伪的方法是( )A.测定密度 B.放入稀硫酸中 C.放入盐酸中 D.观察外观
3.区别溶液和胶体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 )
A.观察外观     B.过滤 C.布朗运动     D.丁达尔效应
4.下列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 ( )
A. 除去KNO3中的NaCl杂质-----结晶、重结晶
B. 除去食盐中的泥沙-----------过滤
C. 除去KCl中的K2CO3----------加适量盐酸
D. 除去碘水中的水-----------升华
5.将30mL 0.5mol/L NaCl溶液加水稀释到500mL,稀释后溶液中Na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
A.0.03mol/L B.0.3mol/L C.0.05mol/L D. 0.04mol/L
6.现由含硫酸钠、氯化镁、氯化钙和泥沙等杂质的粗食盐提纯氯化钠,可将粗食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过量Na2CO3溶液⑤加过量BaCl2溶液⑥蒸发结晶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①②④⑤③⑥ B.①⑤④②①③⑥ C.①⑤④②③⑥ D.①②④⑤①③⑥
7.现有一瓶由两种液态有机物乙二醇和丙三醇(甘油)组成的混和液,根据下表性质判定,要将乙二醇和丙三醇相互分离的最佳方法是 ( )
物质 分子式 熔点(℃) 沸点(℃) 密度(g/cm) 溶解性
乙二醇 C2H6O2 -11.5 198 1.11 易溶于水和乙醇
丙三醇 C3H8O3 17.9 290 1.26 能跟水、酒精以任意比例互溶
A.分液法 B.结晶法 C.蒸馏法 D.过滤法
8.已知最外层电子相同的原子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在下列四种原子中,与氧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 )
A B C D
9.224mL某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质量为0.32g,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 ( )
A.32g·mol-1    B.64     C.64g·mol-1 D.64g
10.张青莲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1991年他准确测得I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18,被国际相对原子质量委员会采用为新的标准值。这是相对原子质量表中首次采用我国测定的相对原子质量值。则下列关于In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 In原子核外有49个电子
B、 In原子核内有49个中子
C、 In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等于其质量数,为115
D、 In是In元素的一种核素
11.与100mL0.1mol/L(NH4)2SO4溶液中NH4+离子浓度相同的是 ( )
A..10mL 1mol/L (NH4)2SO4溶液 B.50mL 0.2mol/L NH4Cl溶液
C.10mL0.2mol/L(NH4)2SO4溶液 D.200mL 0.1mol/L NH4NO3溶液
12.下列关于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 ~ 10-7nm之间
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FeCl3 稀溶液,得到红褐色透明的Fe(OH)3胶体
C.明矾溶于水生成Al(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
D.用聚光手电筒照射FeCl3 溶液和Fe(OH)3胶体时,都能出现光亮的通路。
13.将钠、镁、铝各0.3mol 分别放入100mL 1 mol/L 的盐酸中,完全反应后,同温同压下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 ( )
A.1:2:3 B.6:3:2 C.3:1:1 D.1:1:1
14. 某元素Rn-核外有x个电子,该元素的某种原子质量数为A,则原子里的中子数为( )
A.A-x-n B.A+x+n C.A-x+n D.A+x-n
15.在KCl、MgCl2、Mg(NO3)2形成的混合溶液中,c(K+)=0.1mol/L,c(Mg2+)=0.25mol/L,c(Cl-)=0.2mol/L,则c(NO3-)为 ( )
A.0.15 mol/L B. 0.20 mol/L C.0.25 mol/L D. 0.40 mol/L
二.填空题:(33分)
(10分)16.现有下列物质:①氯酸钾 ②硫酸铜 ③二氧化硅 ④镁 ⑤氧气 ⑥氢氧化钠
⑦硫酸 ⑧甲烷 请将上述物质按下列要求分类,并将其序号填入空白处:
(1)按组成分类,属于有机物的是 。
 (2)属于电解质的有 ,依次写出其电离方程式:
(3)从上述物质中选出1种或2种为反应物,按下列反应类型各写1个化学方程式:
①化合反应         ;
②分解反应 ;
③置换反应     ;
④复分解反应 。
(9分)17.(1)4220Ca2+的质子数为 ,电子数为 ,中子数为 ,质量数为 。
(2)5.3gNa2CO3的物质的量是 ,约含有Na+ 个。
(3)同温同压下的氮气和氢气,若体积相同时,两种气体的质量比      ,其密度比为    ;若质量相等时,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为     。
(4分)18.在HCl的质量分数为30%的50g盐酸中加入250g水后,得到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若稀释后盐酸的密度为1.02g·cm-3,则稀释后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6分)19.沈括《梦溪笔谈》中提到信州(今江西省)铅山县有一苦泉,将苦泉水煎熬,得到一种蓝色晶体(俗称:胆矾或蓝矾)。此晶体常用作游泳池或浴池杀菌消毒剂。试回答:
(1)此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
(2)煎熬苦泉水的铁锅用久了就会在其表面析出一层红色物质,其原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此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判断依据是 。
(3)若用该晶体配制500mL溶质物质的量的浓度为0.1mol·L-1的溶液,需称取该晶体 g。
(4分)20.松花蛋于明朝初年问世。其腌制配方有多种,但主要配料为生石灰(CaO)、纯碱(Na2CO3)和食盐(NaCl)。将一定比例的配料用水和粘土调制成糊状,敷于蛋上,密封保存,数日后可食用。
(1)皮蛋外的糊状物经水溶解,过滤液中肯定大量含有的溶质为 和 ,可能含有的物质为Ca(OH)2或Na2CO3。
(2)某同学设计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探究(1)所得滤液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请你帮他完善实验方案。
实 验 步 骤 实 验 现 象 实 验 结 论
①取少量滤液,滴加适量K2CO3溶液 若出现白色沉淀 滤液中含Ca(OH)2
若无白色沉淀 滤液中无Ca(OH)2
②取少量滤液, 若出现 滤液中含Na2CO3
若无 滤液中无Na2CO3
三.实验题:(15分)
(8分)21.某校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对实验室两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Na2SO4和NH4Cl进行鉴别,经讨论可行的实验方案有多种。请你设计四种实验方案加以鉴别。简要写出操作过程、现象和结论。
方案 操作过程 现象和结论




(7分)22.现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 g · cm-3的浓H2SO4来配制500 mL0.2 mol/L的稀H2SO4。可供选择的仪器有:①玻璃棒 ②烧瓶 ③烧杯 ④胶头滴管 ⑤量筒⑥容量瓶 ⑦托盘天平 ⑧药匙。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仪器中,在配制稀H2SO4时用不到的有 (填代号)。
(2)经计算,需浓H2SO4的体积为 。
现有①10 mL ②50 mL ③100 mL三种规格的量筒,应选用的量筒是 (填代号)。
(3) 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准确,下列操作中会造成硫酸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有
(填代号)。
①洗涤量取浓H2SO4后的量筒,并将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②将浓H2SO4直接倒入烧杯,再向烧杯中注入蒸馏水稀释浓H2SO4
③转移前,容量瓶中含有少量蒸馏水
④未等稀释后的H2SO4溶液冷却至室温就转移到容量瓶中
⑤定容时,加蒸馏水超过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吸出
⑥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标线,又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标线
⑦定容时,俯视标线
四.计算题:
(3分)23.将3.25g锌投入200mL某浓度的盐酸中,锌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中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4分)24.研究性学习小组欲用化学方法测量一个不规则容器的体积。把35.1gNaCl放入500mL烧杯中,加入150mL蒸馏水。待NaCl完全溶解后,将溶液全部转移到容器中,用蒸馏水稀释到完全充满容器。从中取出溶液100mL,该溶液恰好与20mL 0.100mol/L AgNO3溶液完全反应。试计算该容器的体积。
答案
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专题检测
1-5 ADDDA; 6-10:BCDAB; 11-15:BDDCD
16.(1)⑧;(2)①②⑥⑦;(3)略
17.(1)20 20 22 42
(2)0.05mol 3.01ⅹ1022
(3) 14:1; 14:1; 1:14
18.5% 1.40g/mol
19.(1)CuSO4·5H2O (2)Fe+CuSO4 == FeSO4+Cu
是,因为反应中Fe、Cu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3)0.5Lⅹ0.1mol/Lⅹ250g/mol = 7.5g
20.(1)NaCl NaOH (2)略
21.
方案 操作过程 现象和结论
① 各取适量加水溶解,分别滴加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析出的原物质是Na2SO4
② 各取适量加水溶解,分别滴加NaOH溶液并加热。 有刺激性气体生成的原物质是NH4Cl
③ 各取少量分别放入两支干净、干燥试管底部中加热 试管上部出现白色固体的原物质是NH4Cl
④ 用干净铂丝蘸取待测物溶液,在火上灼烧 火焰呈黄色
22.(1)②⑦⑧ (2)5.4mL ① (3)①⑦
23.(3.25g/65g·mol-1)ⅹ22.4L·mol-1 = 1.12L
24.n(NaCl)=35.1g/58.5 g·mol-1=0.6mol
c(NaCl)=0.100mol·L-1ⅹ20mL/100mL=0.02 mol·L-1
V=0.6mol/0.02 mol·L-1=30L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