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名称 古诗文复习专题 课题 狼 节次 1课时
作业类型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和题目来源
基础性 作业 (必做)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缀( ) 窘( ) 苫蔽( ) 眈眈( ) 隧( ) 暇( ) 黠( ) 尻尾( ) 少时( ) 参考答案:zhuì;jiǒng;shàn;dān;suì;xiá;xiá;kāo;shǎo。 设计意图:把握课内重点字词的字音、字形。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来源:新编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一狼得骨止 ②止增笑耳 B.①屠乃奔倚其下 ②去后乃至 C.①顾野有麦场 ②入门不顾 D.①一狼径去 ②太丘舍去 参考答案:D(解析:A选项①停止②只是,B选项①于是②才,C选项①看,视②回头看,D选项①②离开。) 设计意图: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结合所学的文言文,加强对字词释义的理解和把握。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来源:新编
3. 请查找相关资料,梳理作者信息,为蒲松龄制作名片。 参考答案: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文小说集《聊斋志异》。 设计意图:以名片形式梳理文学常识,加深记忆和理解。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来源:新编
拓展性 作业 (选做) 1.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非常普遍,它是古代汉语的重要语法特点之一。请找出本文词类活用的字词并写下释义。 句子字词释义①狼不敢前前名字作动词,向前② ③ ④
参考答案:②其一犬坐于前,犬,名字作形容词,像狗一样;③一狼洞其中,洞,名词作动词,指挖洞;④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通道。 设计意图: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培养学生积累文言字词特殊用法的习惯。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来源:新编
2. 翻译下列两个语句,并依据上下文从形象塑造、写作手法等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示例: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翻译:屠户害怕了,拿起一块骨头扔过去。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 理解:写了屠户的恐惧与懦弱,也表现了狼的贪婪。 ①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示例: ①翻译:骨头已经扔完了,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理解:写出了狼的穷追不舍,贪婪凶残。②翻译:屠户于是奔过去倚靠在柴草堆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理解:屠户放下了怯懦,拾起了勇气,此处动作描写逐步展现了他的勇敢。 设计意图:考察文言文的字词的记诵积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分析课文内容。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来源:新编
3.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雏将出。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顷之,有群鹊鸣渐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未几,一鹤①横空而来,“咯咯”作声,二鹊亦尾其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鹤于古木上盘旋三匝,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盖二鹊招鹳援友也。 (注)①鹳:一种凶猛的鸟。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文中的动物各具特点,请你根据文本,分别概括甲文的狼、乙文的鹊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②忽然有两只喜鹊在树上对叫,好似在对话一样,然后便扬长而去。(2)甲文中的狼贪婪、凶狠、狡诈。乙文的鹊有情义,乐助人,会动脑,善求助,懂感恩。 设计意图: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理解、分析课文内容,培养对比阅读能力,提升阅读品味。 学科素养: 语言的建构和运用 思维的发展和提升 □审美的鉴赏和创造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能力维度: □识记 理解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表达应用□探究 题目来源: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