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济南的冬天》作业设计方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济南的冬天》作业设计方案(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25 15:17: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济南的冬天》作业设计方案
一、作业设计总体目标:
(包括学完本课后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生字和新词。
2、学习文中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学习具体活动的描写技能。
3、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细致观察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掌握一定的写景方法。
二、把握全文结构,针对性练习。(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文章有总体性的理解,整体把握文章义理,在进行具体的分析概括,针对性练习。)
1文章共有几段,每段主要写了什么?
2文章的第一段写了什么
——写了济南冬天的特点:温晴
3作者是用什么手法写出这一特点的
——作者用对比手法写的。用北平对比济南,突出无风声的特点;用伦敦对比济南,突出响睛的特点;用热带对比济南,突出无毒日,温和的特点。
4接下来作者是抓住哪些景物描写济南冬天的
——济南的山和济南的水。
5作者写了哪些情形下的山,分别具有什么特点呢
——阳光朗照下的山,温暖、舒适的特点;薄雪覆盖下的山,太秀气的特点;城外远山,小水墨画的特点。
6济南的水有哪些特点?
——温,绿,清
三、结合课文内容,掌握本文的写景顺序。(设计意图:掌握写景的顺序,写作顺序:时间,空间等。结合文章段落,仔细品味,并学习这种写作方法,运用到日常的写作中。)
——扣住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由里往外,由山到水描写景物。作者以自己的感受,通过济南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紧扣“温晴”描写了济南冬天的全景,济南冬天的山,济南冬天的水。在写山景时,先写朗照下的山,再写薄雪覆盖下的山,最后写城外远山。在对山水的描写中充分体现了“温晴”的特点。
三、合作探究(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学会创新,提高能力,掌握赏析句子的方法,拟人,比喻的赏析方法:运用该方法的表达效果,表达情感。也能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到这种方法,使文章增添色彩,学以致用。)
1、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句中拟人手法的表达效果。
(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3)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投影展示济南冬天山水的图片,引导学生边看图,边看以上三个句子里拟人手法的运用)
2、根据你的理解,标出课文第3段的重音和停连,并尝试朗读这一段。
小山/把整个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3、朗读第五段,读后看第7页上的插图。整体看这幅图,近处有什么?远处有什么?
四、小结
本文抓住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描绘了一幅幅济南特有的动人的冬景图,抒发了作者深深的喜爱的赞美之情。语言优美生动,准确传神。
写作练习: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就你家乡冬天的风景写一个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