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一、考试方法考试时长
开卷、笔试形式,与道德与法治同场合卷考试(考试时长共150分钟)
题型 题量(个) 分值(分)
单项选择题 20 40
综合题 4 40
删减判断题,由以前的三大大题改为两道大题,选择题增加10道,综合题增加1道,总分增加30分
全卷满分80分,试卷题型、题量和分值如下表:
初中历史
中考新改革要求
圆明园的焚毁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留给人民的永久创伤,也是人类文明史上非常可耻的一页!英法联军为什么要抢劫、焚毁圆明园?
情境导入
圆明园遗址解读:圆明园综合了中西建筑的精华,见证了英法联军的侵略罪行
圆明园是清代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位于北京西郊。清朝几代帝王调集全国的能工巧匠,历经150年时间,在这里建起这座中西结合,豪华壮观的皇家园林。然而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圆明园已经是残垣断壁,为什么会这样呢?
第二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
—侵略的继续与扩大
学习目标
Learning goals
01
知道英法联军再次侵华的具体事实
02
掌握《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03
认识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的影响
04
感受中国人民艺术智慧的结晶和精华—圆明园
05
知道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与扩大
第二次鸦片战争【研学】
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借口)
主要国家及(帮凶)
开始时间
主要过程
性质
意义
一分钟
1856年10月~1860年10月
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英国—— “亚罗号事件”;法国——“马神甫事件”
英、法(主凶)
俄、美(帮凶)
1856年英军炮轰广州→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签订《天津条约》《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英法联军占领天津、进逼北京→抢劫并火烧圆明园→控制北京城→清政府被迫与英、法交换《天津条约》批准书,并签订《北京条约》
第一阶段(1856~1858)
第二阶段(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是侵略战争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加剧了中国的社会危机,刺激了清朝统治的开明官员学习西方之路,开始了洋务运动
01&02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签订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过程
相关史事
如果没有“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第二次鸦片战争会不会发生?
过
程
第一阶段:1856年—1858年
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
1857年,英法联合出兵,攻陷广州。
1858年,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
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天津条约》
又与英法美签订《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过
程
第二阶段:1860年
1860年,英、法再次占领天津,进逼北京。咸丰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控制北京城,清政府恭亲王奕 被迫与英、法、美、俄交换《天津条约》批准书,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
《天津条约》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时间 签约双方
主要 内容 时间 签约双方
内容 1858年签订
清政府与俄、美、英、法分别签订
《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1858年签订
清政府与英、法、美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中清政府被迫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北京条约》 时间 签约双方
主要 内容 影响 1860年签订
清政府与英、法分别签订
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大幅增加
《北京条约》使中国主权进一步沦丧,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广州
福州
厦门
宁波
鸦片战争形势图
上海
第二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琼州
汕头
台湾
淡水
九江
汉口
南京
镇江
烟台
天津
营口
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通过两张地图的比较:
说出第二次鸦片战争开放口岸的特点是什么?
美丽的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的暴行: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联军司令部下令官兵可以自由抢劫三天。这群贪婪凶残的强盗,把园内的金银珠宝洗劫一空,凡不能搬运的就棒打棍敲,任意毁坏。
证据一:英国《泰晤士报》的随军记者写道: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1860年10月18日英军骑兵3500人手持火把在园内到处纵火……
1860年,十二生肖兽首被英法联军掠夺后流落四方。其中鼠首与兔首被法国人收藏,2013年4月法国皮诺家族宣布归还。牛首、猴首、虎首、猪首和马首铜像已由爱国人士出资抢救回国,收藏于保利艺术博物馆;龙首、蛇首、羊首、鸡首、狗首则下落不明。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概况
认识
1860年10月(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对北京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大肆抢劫并纵火烧毁
(1)火烧圆明园是英法联军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暴露了英法联军野蛮、凶残的本质;使中国的文化遗产遭到严重损失,是中华民族的耻辱
(2)警示中国人民,落后就要挨打,激励我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总理衙门的设置
1861年,清政府为适应形势的变化,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它负责办理对外交涉以及通商、海关等事务,是清政府一个权力很大的中枢机构。
相关史事
03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的结果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
观察地图,沙俄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割占了哪些领土?哪一条约割占的土地最多?
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概况 时间 不平等条约名称 割占领土范围及面积
1858年 中俄《瑷珲条约》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
1860年 中俄《北京条约》 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千米)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俄国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1860年 中俄《北京条约》 中国巴勒喀什池以东以南(44万多平方千米)
1864年 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19世纪 中俄《改订条约》及5个勘界议定书 中国西北部(7万多平方千米)
危害 沙俄是近代侵吞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主要概况
十处通商,公使驻京,长江航行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前约有效,增开天津,割九龙司,赔款大增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
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
战争影响
课堂小结
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天津条约》
火烧圆明园
《北京条约》
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
1856-1860
课后活动
1、根据《沙俄侵占中国北方领土示意图》,叙述沙俄侵占我国北方领土的情况;
2、根据条件,观看电影《火烧圆明园》;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