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课题 平移和旋转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三年级
教材分析 《平移和旋转》是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第3节。由于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平移与旋转的概念,因此,教学的认知要求是初步认识,所以本节课安排的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物体的平移与旋转现象。二是让学生判断日常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平移与旋转现象。三是能用形象的手时表示平移与旋转的动作。四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方格纸上图形的平移,以及画简单图形的平移。五是通过欣赏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例,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并会直观地区别这两种常见的现象。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描出物体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并会分析移动后的图形是如何得到的。2.学习内容分析:平移与旋转这两种现象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几何现象。课程标准不要求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定义,更不需要学生去背诵结论性语句,只要求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去感知这些现象。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在自主探究中,感受数学知识的规律,并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
重点 使学生在感知平移与旋转现象的基础上区别这两种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描出物体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难点 判断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格数。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你知道老师今天是怎么来上班的吗?师:那么大家又是怎么来上学的?师揭示:其实步行、骑车、坐汽车时人和车的移动都是一种运动。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现象呢! 学生自由猜猜。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说一说。 结合生活实际引入新课,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讲授新课 认识平移和旋转师:观察下图,说说每幅图都在干什么?课件出示:反馈:升国旗、转方向盘、推窗户、玩风车、推箱子、钟表的表针在转动。师:它们都是怎么运动的?你能按运动方式把它们分成两类吗?分组交流。反馈:升国旗、推拉窗和推箱子都在沿直线运动。方向盘、风车、表针都在转动。师揭示:像升国旗、推窗户和推箱子这样沿着直线的运动是平移现象;方向盘、风车、表针这些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的运动是旋转现象。二、用手势比一比师:你能试着做一个表示平移或旋转的动作吗?试一试。师:平移和旋转运动是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那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呢?用桌上的学习用品移一移、转一转。引导学生观察得出:平移是一种直线运动,物体或图形的大小、形状、方向都没有改变,但位置改变了。 旋转是物体绕着某一点或轴做圆周运动,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但方向发生了改变。师:你还见过哪些平移和旋转的现象,与同伴交流。三、探究平移的距离师:你能移一移下面这些物体的位置吗?课件出示:移一移,描一描。把旗子向下平移4格。把铅笔向右平移3格。把三角尺向左平移2格。师:怎样移动这些物体,尝试移一移。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平移的过程,并提问:你发现什么了?师:铅笔和三角尺怎样才能平移到图③的位置?课件出示:引导学生观察得出:铅笔先向右平移5格,再向下平移2格。三角尺先向上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3格。……师:描述一个物体的平移,我们要说清方向和距离。那么怎样判断一个图形平移了几格?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小结:在图形平移的过程中,图形上的每个点平移的距离都一样,都和整个图形平移的距离相同。那么要判断一个图形向哪边平移了几格我们只要先找出这个图形中的一个点,看这个点向哪边平移了几格,那么整个图形也就向哪边平移了几格。 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学生分组交流,然后集体反馈。学生尝试做一做,然后展示反馈。学生一边操作一边观察,然后自由说说。同伴相互交流,然后集体交流反馈。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交流反馈。学生:平移后,这些物体拼出的像一面旗子。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说说。 通过看一看初步感受物体的运动方式,然后通过分类进一步区别两种运动的本质不同,进而揭示平移和旋转,让学生初步明确这两种运动的意义。 通过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两种运动方式,感受运动的不同之处,加深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认识,明确它们的特点。 通过移动实物,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平移,知道平移需要具备方向和距离,初步感知画平移图形的方法。 通过说一说,再次引导学生判断一个物体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学会分析移动后的图形是如何得到的。
课堂练习 1.观察下面物体的运动,哪些是平移现象,哪些是旋转现象。 2.下面哪些图形是通过平移互相重合的?用线连起来。 3.填一填。4.拓展应用:小猫怎样移动就可以吃到鱼 用语言描述。 学生独自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讲完新课后及时进行巩固练习,可以使学生及时进行知识反馈,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智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说说。 课堂小结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系列及一定的结构框架。
板书 利用简洁的文字、符号、图表等呈现本节课的新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