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音乐二年级下册《我是人民小骑兵》(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音乐二年级下册《我是人民小骑兵》(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12-24 19:56: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美丽家园:《我是人民小骑兵》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我是人民小骑兵》由木琴独奏,手风琴伴奏的复三部式乐曲。全曲由引子、主题、尾声三部分组成。引子由若渐强地模仿马蹄声,描绘了小骑兵们由远而近奔驰而来的形象。主题部分中,前半部分情绪欢快活泼,表现小骑兵们威武地策马飞奔、活泼欢乐地跳舞的情景;后半部分表现了小骑兵骑着战马迎着狂风暴风雨奋勇前进的情景。最后的尾声部分是主体部分中前半部分的变化再现,表现了小骑兵扬鞭催马奔驰在辽阔草原上,渐渐远去的情景。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课时对蒙古族音乐有了初步的体验与感知,在本课教学中中,继续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师生合作、模仿演奏、声势伴奏等多种手段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保持他们欣赏与表现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目标】
1.参与复习、表现“美丽家园”单元相关的内容,了解草原之家的风土人情,乐于与同伴在音乐中展开情景想象,进行合作表现。
2.欣赏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体验玩玩木琴、聆听想象、律动表演等活动,运用对比听辨、小乐器伴奏、小组合作等方法,感知乐曲旋律特点与音乐力度的变化,与老师、同伴共同表现音乐形象。
3.初步认识木琴,了解其音色特点;能听辨主题,联想小骑兵不畏风雨奋勇前行的形象想象小骑兵策马飞奔威武神气的形象,及与暴风雨做斗争的情景,并运用多种方式表现。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音乐情绪、力度等变化中联想小骑兵的音乐形象,初步感受木琴的表现力,并用多种方式表现乐曲。
教学难点:听辨乐曲中的力度变化,体验木琴的“滚奏”;用不同的方式表现小骑兵的音乐形象。
【教学准备】
木琴、多媒体课件、奥尔夫乐器、图卡
【教学过程】
活动主题一:身历其境 再赴那达慕盛会
(一)活动目标
1.情境引领,随着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进入教室。
2.已有知识链接音乐唱游活动,律动中能稳和音乐节奏节拍。。
(二)活动步骤
1.情景再现 欢唱那达慕
创设音乐情境,欢唱那达慕盛会,律动表演表演《草原就是我的家》。
(三)活动评价
(四)设计理念 通过上节课的知识链接,在节奏鲜明的蒙古族音乐中,创设情景营造氛围,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到了“蒙古族大草原”上。在情境中展示那达慕大会各项活动的造型,回顾盛会盛况,为欣赏新授乐曲以及表现作铺垫,位新内容的学习做好铺垫。
活动主题二:探曲达意 勃勃英姿小骑兵
(一)活动目标
1. 认识木琴,感受木琴演奏乐曲时音乐力度变化,想象音乐形象;了解木琴演奏形式“滚奏”并表现。
2. 分段欣赏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听辨音乐形象;造型表现,熟悉音乐;分组选择乐器,进行创编与合作表演。
(二)活动步骤
1.引子赏析 初识木琴
(1)聆听引子部分,师生交流:音乐在模仿什么声音?声音有什么特点?
(2)再次聆听引子片段并交流:马蹄声有什么变化?用什么乐器表现?
(3)认识木琴,玩一玩木琴。(木琴的排列与音乐音高关系的探究)
(4)学生用来 跑跑 跑跑 的节奏敲击凳子表现出由远及近的马蹄声。2.完整聆听 整体感知(1)揭示课题。(2)欣赏乐曲《我是人民小骑兵》。(3)交流:音乐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3.A段赏析 感知线条(1)聆听主题旋律,说说:音乐描绘了怎样的小骑兵形象?(2)生随乐表现小骑兵形象,通过动作引导学生感知旋律的线条与《草原就是我的家》相似。(3)贴出主题图片。(4)师用随音乐画出音乐图谱,生感知乐句中“点”与“线”的特点,与交织关系。(播放主题A前半部分4句)(5)了解乐句中“线”的特点是用木琴的“滚奏”进行表现的。(6)师范奏,生关注滚奏动作,并用动作模仿“滚奏”。(7)生看图形谱,师生模仿滚奏及表现马蹄声,完整表现乐曲第一部分。4.B段赏析 听辩形象(1)(出示两幅图片)学生完整聆听第二部分,听辨音乐形象。(2)欣赏乐曲第二部分前半段。①师用“lu”哼唱旋律,学生在句末摆出动作造型,想象小骑兵欢歌笑语的形象。②通过图谱与第一乐段进行旋律线条的特点对比。
③观察图谱听辩句式尾音,根据音高了解蒙古族音乐旋律发展特点。④学生选择合适的造型表现出第二部分前半段的旋律特征。(3)欣赏乐曲第二部分后半段(华彩部分)①完整聆听,感受音乐形象②师生交流感受③通过形象的对比,教师引导学生输出,用图形谱表现这一部分旋律。④师生交流表现形式,运用“花棍”,展现小骑手的英勇形象。⑤集体随音乐合作表现5.A1段赏析 再感主题(1)聆听尾声部分,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本领表现。(主题旋律由学生自主表现,后半部分教师引导)(2)师生交流:这段音乐熟悉吗?结束部分声音强弱有什么变化,让你想象到了什么?(3)引导学生自主表现A1乐段。6.曲式解析 共同表现了解乐曲曲式结构,师生用多种表现形式共同表现乐曲音乐形象。(三)活动评价(四)设计理念 木琴敲击音色模仿非常生动,请学生基于听觉想象马儿由远到近的形象,能够激起学生的听赏兴趣,也为接下来的节奏体验奠定了基础;在听辩活动中,采用多种的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回忆、选择其它方式表现音乐形象,是调用学生已有的实践经验与能力,加强此处的欣赏体验,丰富表现效果,使学生能够基于自主选择参与到集体演奏过程中,最后师生随音乐表现,既是进一步合作实践,更是对本环节欣赏效果的综合反馈与检验。
活动主题三:集束辐射 共寻草原之声
(一)活动目标
1.围绕“音乐与生活”这一人文主题,以“美丽家园”为主线,继续链接不同民族的音乐作品。
2.初感《我的家在日客则》。
(二)活动步骤
1.情感递进 再探草原
活动安排:“小牧民的一天”。
作品选择:快速版本《草原就是我的家》——《我是人民小骑兵》——慢速版本《草原就是我的家》
2.经验链接 承上启下
(1)你还知道哪些住在草原上的民族呢 你最向往去哪个民族做客?
(2)链接大西藏的风土人情,为下一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活动评价
(四)设计理念 “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从单元视角进行铺垫与链接。围绕主题,产生继续探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音乐作品的愿望,为下一课时的藏族音乐的学习与探索做好感性层面的铺垫。【板书设计】 《我是人民小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