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共38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件(共38张PPT+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24 21:56: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南京解放
战略进攻
战略决战
意义: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标志:1947年夏,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时间:1949年4月,渡江战役
意义:南京解放,国民党败退台湾,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政策:耕者有其田
时间:1947年
依据:《中国土地法大纲》和土地改革总路线
意义:激发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时间:1948年9月---1949年1月
三大战役
影响:基本消灭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洋火
西洋镜
洋布
洋烟
洋灰
洋钉
猜一猜: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2022年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张謇兴办实业的典型事例,知道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艰难历程。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概念阐释
近代民族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
在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1840-1949)由中国人创办的用机器生产的工业。
洋务企业
官办、带有封建性
私人开办、资本主义性质
民资企业
福新面粉公司
张謇
大生纱厂
官僚资本主义:国民党官僚资本同国家政权结合紧密,使国家政权为自己服务。
蒋介石
宋子文
孔祥熙
陈立夫陈果夫
阅读课本P120--121,完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的表格。
发展历程 时间 原因 代表人物和企业
产生
初步发展
短暂春天
发展受阻
19世纪
60、70年代
洋务运动的诱导
甲午战争后
到民国成立
一战期间
(1914-1918)
一战结束
以后
①外国企业的刺激;
②“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
③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南通)
①国内: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
②国外: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经济侵略;
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①国内: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
②国外: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发展阶段
材料:张謇1894年中状元,但鉴于甲午战败,国事日非,张謇做出一个惊世之举:下海经商。《马关条约》允许外国在中国内地设厂的消息,使他振兴实业的精神受到极大推动。
思考:张謇为什么要弃官设厂?为什么能在此时建厂?
(1)弃官设厂原因:甲午战败,民族矛盾加剧,想通过自身创办工厂的实业使中国强大富强起来。
(2)此时建厂原因:《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外国人纷纷在华办厂,刺激民族工业的发展 。
籍贯:
身份:
提出口号:
创办企业:
其他事业:
江苏南通
状元、实业家
实业救国
大生纱厂
垦牧公司、轮船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冶铁厂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人物扫描
实业救国就是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实现国家富强,摆脱民族危机。
材料一:辛亥革命的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资产阶级一度受到鼓舞,他们认为:“所谓产业革命者,今其时也。”各种实业团体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
——人教版《初中历史》
材料二:一战期间欧洲列强对华主要消费品输出情况表
种类 棉纱 粗布 面粉 火柴
时 间 1913 269万担 521万担 260万担 2845万箩
1920 129万担 253万担 51万担 848万箩
民国头十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的原因?
辛亥革命的推动
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荣宗敬和荣德生兄
弟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
期间的“短暂的春天”,
建立起以纺织业和面粉
业为主的庞大家族企业。九一八事变后,北方面粉市场被日本侵占,日本的棉纱也在华大量倾销,荣氏企业陷入困境。当它历经艰险渡过难关后不久,又遭到日本侵华战火的洗劫,企业遭受重创,荣宗敬忧愤而死。抗战胜利后,荣氏企业虽然有所恢复,但国民党发动的内战再次使它陷入生存危机。
相关史事
荣氏兄弟创办的新面粉公司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荣宗敬
荣德生
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
P121你能以荣氏企业为例,说说近代民族工业兴衰的社会原因吗?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陷人困境。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有所恢复,但由于国民党发动内战,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使中国民族工业又走向了衰落。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产生
发展
短暂的春天
再度受挫
夹缝中顽强生存
1860
1912
1895
1919
1927
1936
1945
1949
总体特征:民族工业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总体而言还是比较落后,始终不占主导地位。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
材料一:
材料二:
笔记:P121四
②行业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
③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①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
华人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工厂自身技术力薄弱,很多设备都是西方淘汰产品。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笔记:P121四
根据漫画信息,你认为阻碍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民族资本主义受外国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多重压迫(三座大山)。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是民族工业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
启示:民族独立、国家独立是民族企业健康发展的前提

社会生活的变化
美国人富尔顿发明的轮船
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的火车
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
影响: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近代交通事业的发展
传入
民国时期的上海街景
马车
轿子
黄包车
自行车
电车
汽车
火车
飞机
轮船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近代交通事业的发展
传统的摇把子电话
19世纪70年代中国自行架设的第一条电报线出现在香港到上海之间。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近代通讯工具的发展
近代铁路和公路的修筑,水上、空中航线的开辟,新式马路的修建,传统街道的改造,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道路改善和通信发展:
相关史事 20世纪30年代,我国迫切需要在钱塘
江上修建一座大桥,连接浙赣铁路与沪杭铁路,打通南北
铁路干线。当时,国内的跨江大桥基本都是由外国人设计
建造的。曾留学美国,后来回国任教的桥梁专家茅以升,
接受了造桥任务。他带领工程团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终于在1937年建成了钱塘江大桥。这是当时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双层公路、铁路两用桥。
钱塘江大桥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茅以升
(1896—1989年)
①强令男子剪掉辫子
溥仪剪辫
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去除旧俗,向清王朝以及封建主义传统挑战,做中华民国新国民。)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易服饰
马褂
清官服
西装
中山装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易服饰
清朝旗袍
民国旗袍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民国时期上海南京路上的行人
劝禁女子缠足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废除跪拜礼,改称谓
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
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西式结婚
集体婚礼
婚礼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生活方式 崇洋逐新的表现
交通
礼仪习俗
饮食
服饰
建筑
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电报、电话等
①剪辫易服、劝禁缠足;
②废除跪拜礼,代之以鞠躬、握手礼;
③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
④文明结婚、追悼会等新式婚丧礼节。
西餐、西式蛋糕、洋酒、洋烟、咖啡等
西服、旗袍、中山装等
洋楼、别墅、公园等
阅读课本P122--123,完成社会生活变化的表格。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
不平衡
从总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①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
②东南各省的变化,大于西北各省的变化;
③大中城市的变化,大于广大乡镇的变化;
④受过教育和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的变化,大于没有受过教育或教育程度较低的民众的变化。
中国近代铁路之父——詹天佑
1905年,清政府决定自主修筑京张铁路。西方工程师们抱着观望与嘲笑的态度,讥讽说:“中国造此路之工程师尚未诞生。”
担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的詹天佑,是中国派遣的第一批留学生之一。在修建京张铁路时,他精心勘测、设计、施工,不仅提前竣工,而且实现了“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的既定目标。
1909年10月2日,京张铁路在南口举行盛大的通车典礼。这条铁路是以詹天佑为首的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与中国工人,用自己的技术力量,由中国筹款,独立自主建成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詹天佑的事迹传遍了全国,也震动了西方工程科技界。1909年,他被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选为正式会员,成为第一位加入此会的中国工程师。
知识拓展
青龙桥站“人”字形轨道上下行车的情景
詹天佑
(1861—1919年)
课堂小结
发展:甲午战争后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民族工业发展
社会生活变化
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再度受挫:20世纪二三十年代
风俗习惯的改变
新式交通的出现
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新式婚丧礼节的出现
社会生活变化特点
特征:
总体比较落后
特征:
新旧并呈
多元发展
课后活动
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创办了一系列近代军事和民用工业企业。如汉阳铁厂和湖北枪炮厂,都是他主持创办的著名企业,在当时影响极大。
张睿为晚清状元。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走上“实业救国”之路。他最先创办了著名的大生纱厂,后又建成了广生油厂、资生铁厂、通海垦牧公司、大达外江轮船公司等许多企业,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大生资本集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该集团发展遇到困难,逐渐走上衰败破产的道路。
1.毛泽东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你知道哪些张之洞、张謇创办近代民族工业的故事?
2.列举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三项内容,想一想这些内容在你现在的生活中有什么表现。
解析: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领域主要是饮食、交通、婚俗礼仪、建筑等方面。它丰富、方便了中国人的物质生活,使人们远行可以坐飞机,住进舒适的房屋;改变了中国人们思想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如崇洋逐新吃西餐;有利于传播知识,开启民智;有利于中国社会进步和近代化进程等。
答案:交通、饮食、建筑;远行可以坐飞机,崇洋逐新吃西餐,住进舒适的房屋。
课后活动
日新月异的时代风貌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B
1.下表中民族工业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洋务运动的兴起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一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五四运动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数的统治地位
D.对外开放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
当堂检测
2. 右图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
透过漫画我们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A.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B.辛亥革命后,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C.内忧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
D.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C
3.清末民初,状元实业家张謇以实业辅助教育,以教育改良实业,造福一方,影响全国。这反映了张謇( )
A.变法图强的理念 B.“实业救国”的思想
C.民主共和的观念 D.“扶清灭洋”的主张
4.20世纪20年代初期一次民意测验表明,爱吃中餐者占77%,爱吃西餐、中式西餐、兼食中餐者占23%。中西餐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民国饮食业的新格局。材料反映了民国时期( )
A.民主共和的进程 B.新式教育的出现
C.文学艺术的发展 D.社会生活的变化
B
D
5.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顽强挣扎。其获得发展良机、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 )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
B
6.下列哪项不是交通通讯变化带来的影响( )
A.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B.便于百姓之间的沟通
C.利于信息的传达
D.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7.下列有关社会习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B.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呼,代之以“先生”、“君”等平等的称呼
C.在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有限的
D.在社会习俗方面,传统的习惯势力已经消失了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