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古诗二首-池上 课件 第1课时(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 古诗二首-池上 课件 第1课时(共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2-24 21:5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古诗二首
第一课时
第六单元
小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设疑导入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这两首诗为什么会被安排在一起?
这两首诗都是描写儿童生活的诗。
生平简介
文学成就
主要作品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作者简介
初读感知
大声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同桌相互正音。
字词学习
首 踪 迹 浮 萍
shǒu zōng jì fú píng
浮萍是漂浮在水面的一种水草,因此浮是三点水,萍是草字头。
多音字学习

cáng
zàng
珍藏
西藏
运用
用作动词,表示“隐避”“收存”时,读cánɡ,如:埋藏、储藏;
用作名词,表示“储放东西的地方”“西藏自治区的简称”等时,读zànɡ,如:宝藏、藏族。
字词学习
【偷】行动瞒着人。
【采】摘取。
【不解】解,知道,懂得。不懂得。
【藏】隐避。
【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
【一道】指浮萍被小船分开后,一时难以合拢而留下的踪迹。
词语解释
字词学习
指导书写

点、撇短而小,第三笔是长横。“自”的中间两条短横不能碰到右边的竖。
shǒu

爪字头的撇是横撇,注意三个点笔画的方向。
cǎi
指导书写
理解诗意
在充满生机的田野、乡间,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来到美丽的荷花池,看看这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理解诗意

撑伞
撑开
撑船
艇:轻小的船
池上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读出小孩对白莲的喜爱之情,读出小孩的顽皮。

知道、懂得。
行动留下的痕迹。
踪迹
理解诗意
诗中的“偷采”与一般的“偷”表达的感情一样吗?
不一样。一般的“偷”是可耻的,让人反感和厌恶,而小娃的“偷采”是光明正大的。他毫不掩饰、天真调皮的举动使我们感受到他的纯真和可爱。
理解诗意
小组讨论:从“不解藏踪迹”你想到了什么?
(1)池里这么多白莲,采一些没关系,用不着躲躲藏藏。
(2)采白莲是因为爱白莲,用不着藏踪迹。
(3)小孩采到白莲,高兴得忘了藏踪迹,天真无邪,很可爱……
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四句,读出小孩的天真无邪。
理解诗意
指导背诵
池上
小娃撑 ,偷采 莲回。
不解藏 ,浮萍 开。
小艇

踪迹
一道
池上
撑 , 采 。
藏 , 开。
小娃
小艇

白莲回
不解
踪迹
浮萍一道
主要内容
《池上》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在夏天的所见,侧重叙事。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勾画出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又不知隐藏踪迹的顽皮、可爱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
课堂小结
活动拓展
如果让你来给这首诗配上一幅画,你会画上哪些景物?
一个小孩,一条小船,白莲、浮萍
布置作业
1.巩固复习本节课中的生字。
2.将这首诗背诵给家人听。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