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专题22 筛选提取信息,理清结构层次

文档属性

名称 2014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专题22 筛选提取信息,理清结构层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1-24 08:5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2014届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专题
专题22 筛选提取信息,
理清结构层次[2012·泰州]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筷子中的文化
朱启新
  ①古人称筷子为“箸”,这个专称自商代一直沿用至宋末,到了明代才逐渐称“箸”为筷子。如明人陆荣《椒周杂记》载,吴中民间行船时忌说“住”,因“箸”同“住”音(“住”,慢),所以要把“住”改为“快”,“箸”便叫成“筷子”了。以后,一些读书人也渐称“箸”为“筷”。
  ②用筷历史,已有3 000多年,早在商代,纣王已用象(牙)箸。在长期的使用中,根据考古资料提供的信息,既有器形的变化,也有制作质地的不同。┃考向互动探究与方法总结 ┃真题典例专题22┃ 筛选提取信息,理清结构层次  ③筷子的器形,最初,两头同样粗细。先秦时期乃至汉初的“箸”,都是上下一般粗细,分不出手握的筷头和夹食的筷足。已知最早的铜筷出自云南一墓中,整体圆柱形,长约20多厘米,属春秋晚期。安徽出土的一批东周青铜器中也有铜筷一双,细长方形,长20.3厘米,宽4毫米。及至宋代,筷子的粗细又有了变化。四川发现的一座宋代窖藏出土的一双铜筷,长24厘米,筷首与筷足,粗细已很分清了。
  ④古代的箸,长短并无定制,约20厘米左右。形体有方有圆,其径一般在0.4厘米左右,最粗不会超过0.6厘米,比今日用筷要细——古人之箸用来夹羹汤中的菜。《礼记·曲礼》说:“羹之有菜者用挟(即“箸”),其无菜者不用挟。”夹羹内的菜,分量不多也不重,不同今日要夹大块食物,或者用劲撕裂食物。箸之细径不碍使用。专题22┃ 筛选提取信息,理清结构层次  ⑤制箸材料,通常采用竹、木。此外尚有铜、玉、骨、银等。最广泛使用的是竹制和木制。筷子作为我国文化特征之一,源远流长。各地也都有名筷生产,如北京的雕琢玉筷,成都的刻花竹筷,杭州的天竹圆头筷,广州的乌木筷和象牙筷……真是很美。
⑥筷子挺直,宁折不曲。唐玄宗李隆基特赐给宰相宋碌一双金筷,以表彰他的秉性耿直如筷。明代程良规的《咏竹箸》诗,写得也很有意思:“殷勤问竹箸,甘苦乐先尝。滋味他人好,尔空来往忙。”此诗语句通俗,热情讴歌了筷子默默为他人奉献的精神。
(有删改)专题22┃ 筛选提取信息,理清结构层次1.结合②③两段的内容,说说能否去掉其中加点的“已知”一
词,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说说第⑤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专题22┃ 筛选提取信息,理清结构层次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真切地说明了名筷生产地的广泛,表明我国筷子文化源远流长。不能去掉,“已知”是“目前所知道”的意思,起限制作用,写出了现在所知道最早的铜筷是出自云南一墓中,不包含未知的情况。若删去,则太绝对了,与事实不符合。“已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专题22┃ 筛选提取信息,理清结构层次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梳理说明文内容层次的能力。首先细读全文,然后对照图示中已经填好的内容,顺藤摸瓜,答案就自然明了。 制作材料文化内涵[温馨提示]
  本考点常考的题型有:
  1.筛选提取信息,整合内容要点。
  2.指出说明文的结构形式。
  3.划分段落层次。专题22┃ 筛选提取信息,理清结构层次  解答这种信息筛选与整合题,通常的做法是:提取综合,重组输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①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筛选、提取出所需的信息。②合理地概括信息。③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在提取信息过程中要注意:如果文段中是几层并列的内容,或文段中有结构类似的词语、短语或句子,那么这些往往是所要找的几个要点。
  整合信息的方法:
  1.审读题干,选准筛选方向,明确表达要求。
  2.找准区间,明确筛选信息的范围。
  3.准确筛选,辨明主次。根据题干的要求选出主要的信息。
  4.合理转换,组织答案。组织答案的方式有多种,如转换、摘录、提要、拼接等。方法总结专题22┃ 筛选提取信息,理清结构层次  5.谨要整合,分点作答。谨:严谨——符合题目要求,符合事理逻辑。要:精要——语言简洁、规范,抓住本质,彼此独立,标准一致,直观明朗。
  明确说明文常见的几种结构形式:①总分式;②并列式;③递进式。专题22┃ 筛选提取信息,理清结构层次一、[2013·营口]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食品添加剂
  ①俗话说:“民以食为天。”近年来,我们的食品安全环境日趋严峻,随着毒奶粉、染色馒头等事件的不断出现,人们不禁要问,食品添加剂安全吗?
  ②食品添加剂是指经国家批准的,因防腐保鲜、提高加工工艺等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天然物质。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其分为防腐剂、凝固剂、品质改良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等22类1 500多种。当人类的食品进入工业化生产之后,除了极少数的天然野生食品外,几乎没有什么是不含添加成分的。目前,近97%的食品中使用了各类添加剂。可以说┃考点自主训练及能力提升┃专题22┃ 筛选提取信息,理清结构层次食品添加剂已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③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防腐保鲜效果十分明显。根据食品安全要求,每克食品的细菌总数不能超过8万个。假如不用防腐剂,即使在0~4℃的低温环境中,肉制品保存到第五天,细菌总数也将超过每克10万个。而防腐剂能遏制肉制品中的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大量繁殖,有效延长肉制品的保质期。
  ④食品添加剂不但能防腐保鲜,还能改善食品的外观和口味。食品的酸、甜、鲜通常不是食品天然拥有的口味,往往是由添加剂“调”出来的。食品的诱人口感,如面条有弹性,点心酥脆,大多也是添加剂的功劳。
  ⑤现在,人们又发现不少食品添加剂还具有防病抗病的功能。如腐乳红曲是由大米发酵而来的,能够降低血脂,它既是色素又专题22┃ 筛选提取信息,理清结构层次是功能性添加剂;从甘草里面提取的甜味剂,能改善肝功能;从玉米芯里面提取的木糖醇具有护肝、防龋齿的作用。
  ⑥除此以外,食品添加剂还能够调整食物的营养结构,如在面粉里面添加钙粉、维生素等,能使面粉的营养更加全面。
  ⑦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离不开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直接影响食品安全。例如,摄入过多的膨松剂或防腐剂,轻则会引起流口水、腹泻、心跳加快等症状,重则会对胃、肝、肾造成严重危害。为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各国都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如我国的食品卫生标准就明确规定,山梨酸钾可以作为食品防腐剂,但必须严格控制添加比例,它的许可添加量为0.5%以内。在美国,苯甲酸钠只允许在化妆品中使用,并且浓度必须在0.1%~0.2%范围内。世界卫生组织也规定了一个“ADI”值,专题22┃ 筛选提取信息,理清结构层次即依照人体体重,一种无健康危害的食品添加剂的每日允许摄入量的估计值。例如:糖精钠的ADI值为5毫克/公斤,即糖精钠每日允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5毫克。
  ⑧必须指出的是,一直受到人们谴责的苏丹红、三聚氰胺等都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非法添加物。这样的非法添加物常见的还有块黄、硼酸、硫氰酸钠、蛋白精、酸性橙等。一般来说,不违规不超量不超范围地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是安全的。
(选自《科学画报》,有删改)专题22┃ 筛选提取信息,理清结构层次1.请简要概括选文的说明内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题22┃ 筛选提取信息,理清结构层次食品添加剂的概念、种类及在现代食品工业生产中的功能(或作用)和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解析] 本题是对说明内容概括能力的考查。答题时,要通读全文,看看作者围绕食品添加剂介绍了哪些方面的知识,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2.选文第③④⑤⑥段的顺序能否颠倒?请说明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题22┃ 筛选提取信息,理清结构层次不能。这四段与第②段“食品添加剂是指经国家批准的,因防腐保鲜、提高加工工艺等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天然物质”这句话中提示的顺序相照应(或按照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安排的)。   [解析] 本题是对说明顺序分析能力的考查。解答这道题,要结合上下文来分析。因为本文第②段先说“食品添加剂是指经国家批准的,因防腐保鲜、提高加工工艺等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或天然物质”,而第③④⑤⑥段的顺序是根据这句的提示来安排的。3.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的说明思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题22┃ 筛选提取信息,理清结构层次首先,用过渡句承接上文食品添加剂的防腐保鲜功能,并引出本段的说明对象特征——食品添加剂有改善食品的外观和口味的功能;其次,解释了通常情况下,食品口味的形成与食品添加剂的关系;最后,举面条、点心等食物口感形成的例子,来说明本段说明对象的特征。    [解析] 本题是对重点段落说明思路梳理能力的考查。理清文章或段落的思路,先要通读该文或该段,看看作者说了几层意思,先用自己的话概述层意,然后按“首先……其次……最后……”的句式,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出来。4.选文第⑦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题22┃ 筛选提取信息,理清结构层次举例子、列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为规范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我国制定了严格的法律法规,从而说明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也直接影响食品安全。    [解析] 本题是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考查。解答这道题,要熟悉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下定义等。在分析作用时,要联系文中的具体语境。5.选文第⑧段中加点词语“一般来说”能否删掉,为什么?(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题22┃ 筛选提取信息,理清结构层次不能。“一般来说”表示“通常情况下”,起限制作用。说明了在通常情况下,不违规不超量不超范围地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是安全的;删掉之后与客观事实不符合,语言过于绝对,因为不排除有特殊情况存在。“一般来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解析] 本题是对说明语言准确分析能力的考查。解答这题,首先要作出回答:“能”或“不能”(一般情况下是“不能”),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能”或“不能”的原因,最后加上一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或严密性”等类似的话。专题22┃ 筛选提取信息,理清结构层次专题22┃ 筛选提取信息,理清结构层次    [解析] 此题不仅仅考查表文转换能力,更重要的是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运用。完成本题首先要读懂表格内容,把表格信息转化成文字,然后对照文本相关内容作出判断,回答问题。考查图表题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顾此失彼。二、[2013·安徽]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西塘古镇
  ①西塘,地处太湖东南河道交错的水乡地带。人们依水而居,依靠便利的水上交通从事贸易活动,明清时期,这里发展成为江南商业重镇。
  ②西塘拥有发达的水路交通网,在占地仅1平方千米的古镇内,就有9条河道在此交汇,将古镇分为8个区块,百余座古桥将古镇连通,因此,古称“九龙捧珠”。
  ③西塘的道路交通以桥、廊棚、街弄为主体,在众多古镇中颇具特色。
  ④西塘水巷交织,河桥密布,走来走去都是桥。古桥种类繁多,造型也很精美。长长的廊桥,矮矮的石桥,高高的拱桥,使专题22┃ 筛选提取信息,理清结构层次古镇形成了“人家在水中,水中架小桥,桥上行人走,桥下小舟过,桥头商铺立,水中倒影游”的水乡美景。
  ⑤最有名的环秀桥,建于明万历年间,是古镇中最高的一座桥。拱形的桥身异常优美,桥东西横跨小桐、北翠两圩。两侧均有桥联,东侧联曰: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西侧联曰:往来人度水中天,上下影摇波底月。
  ⑥虽然江南古镇大多有廊棚,但西塘的规模最大,临河的街道都有廊棚。所谓廊棚,其实就是带屋顶的街道。廊棚沿河而建,造型古朴,一色的青瓦盖顶,连为一体,既可遮阳避雨,又可驻足观景。
  ⑦这里有多条街道,其中西街最具特点。西街有水乡极为典型的街道布局,最窄处的宽度仅供挑担换肩,即一根扁担的长度。临街房屋二楼常常有屋檐延伸,两两相对,形成了“一线天”的专题22┃ 筛选提取信息,理清结构层次空间布局,构成了别致的古镇风貌。
  ⑧“巷”在吴语方言中是弄堂的意思,西塘的弄堂更是独具特色。这里水道密集,居民惜土如金。无论是商号还是民舍,房屋之间的距离总是被压缩到最小,西塘的弄堂总是长而深窄,其中又数石皮弄最具代表性。
  ⑨石皮弄因铺地的石板薄脆如皮而得名,位于西塘古镇下西街,始建于明末清初。在西塘众多弄巷中,石皮弄最窄,宽处仅1米,弄口最窄处仅0.8米。全长68米,上面用166块青石板铺成,下面是下水道,能使全弄雨天不积水,如此设计实在巧妙。
  ⑩今天,西塘的水道、街道基本保留了江南古镇的原始风貌。水道划分了古镇大的板块,街道上方兴建的廊棚,进一步划分了空间区域,明确了使用功能。弄堂再连接各家屋舍,对空间进行专题22┃ 筛选提取信息,理清结构层次细分和利用。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为当地居民生活提供了便利,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道路在小农经济商贸活动中的作用。
7.根据文章内容,用“‖”将③~⑨段分成四个部分。(3
  分)(★)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专题22┃ 筛选提取信息,理清结构层次    [解析] 本题是考查对相关内容结构梳理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通读第③~⑨段,弄清每段的意思,然后进行分类,把相同或相近意思的内容归为一部分,最后用双竖线隔开即可。专题22┃ 筛选提取信息,理清结构层次数量多,种类多,造型精美规模大,沿河而建,造型古朴。    [解析] 本题是考查对说明对象特征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快速从文中获取信息,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对这样的题目,我们可采用分层阅读找答案的方法,即先通读全文,找出古桥的特点;再读全文,找出廊棚的特点。这样不会遗漏要点。9.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有__________、
__________。(2分)专题22┃ 筛选提取信息,理清结构层次 作比较作诠释    [解析] 本题是对说明方法的判断能力的考查。画线句中拿江南其他古镇和西塘对比,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同时,对“廊棚”作了具体的解释,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专题22┃ 筛选提取信息,理清结构层次10.下面句子中,两个“仅”字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在西塘众多弄巷中,石皮弄最窄,宽处仅1米,弄口最窄处
仅0.8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了石皮弄的狭窄。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理解说明语言的表达效果。解答此题,要抓住关键字,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它在特定语境中的作用。句中的两个“仅”用在数字前,起限制作用,形象地表达了石皮弄的狭窄。11.第⑩段说“这三种空间形式相辅相成,很好地体现了当地居
民因势利事的设计意图”,从全文来看,这里的“势”与
“事”分别指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题22┃ 筛选提取信息,理清结构层次势:水道纵横,面积狭小。
事:居民生活和商贸活动的交通需要。    [解析] 本题是对说明内容的理解能力的考查。解答这题,要通读全文,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路,提取重点信息,然后整理归纳,用较为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