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湖上初晴后雨
教学目标
1.认识“亦、宜”等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抹、磨”,会写“断、楚”等13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望天门山》。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教学重难点
能结合注释,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教学过程
一、欣赏西湖美景,营造诗的意境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西湖吗? 现在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西湖的美景。
(播放相关视频)
师:西湖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谁能用一个词赞美一下西湖?
生:山清水秀、风景如画、人间仙境……
二、引入课题,知诗人
师:谈到西湖,我们会自然地想到一位诗人——苏轼。苏轼曾两次到杭州任职,刚才视频里的“苏堤春晓”的苏堤就是他带领民众修建的。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完成《苏轼小档案》并拍照上传,我来看看大家的预习情况。
(随机抽选一个学生介绍)
三、移情导入,解诗题
师:苏轼在杭州任职时,写下了一首赞美西湖的千古绝唱《饮湖上初晴后雨》。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题,抽读、齐读)
师:要读懂一首诗,可以先从诗题入手,你能从这个诗题中读出什么?
地点:西湖上的舟中
做什么:饮酒、谈话、赏景
天气变化:初晴后雨
师:只要抓住关键词,理解诗题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根据提示,谁能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诗题的意思?
谁+地点+做什么+天气变化
生:苏轼和朋友在西湖上的舟中一边饮酒,一边畅谈,欣赏着风景,起初是晴天,后来下起了雨。
四、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师:学习古诗要反复朗诵。 谁来读读这首诗?
(指名试读、齐读)
师:读诗,要读得通顺流利、字正腔圆。
(师范读)
师:读好古诗,除了读正确,还得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你觉得这首诗应该按怎样的节奏来读? 请用“/”画出来。
第一种节奏示意如下: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第二种节奏示意如下: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咱们按照不同的节奏来读一读。
(师生接力读)
五、精读诗文,想象入境
1.理解“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在一遍遍的朗诵中,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哪一句写晴天时的西湖?
(出示:水光潋滟晴方好)
师:“潋滟” 一词笔画较多, 写得紧凑一些才好看。 两个字都带三点水,说明词义与“水”有关。
师:“潋滟”是什么意思?
生:波光闪动的样子。
师:(出示相关视频、画面)看到这样的情境,你还想到哪些词?
生:波光粼粼、波光闪闪、湖水荡漾……
师:假如你是苏轼,我是你的好朋友,咱们在西湖上泛着小舟,一边饮酒,一边赏景,会看到哪些美好景象?
生:晴天时的西湖,波光闪闪,美丽极了,像披了一层银色的外衣。
生:晴天时的西湖,天更湛蓝,山更青翠,水更澄澈,让人陶醉其中。
生:阳光照耀下,湖堤的柳树更加妖娆,湖中的荷花更加娇美。
师:苏轼喜不自胜,快意地赞叹道:“水光潋滟晴方好。 ”仅仅七个汉字,就将丽日晴空、西湖波光之美呈现在我们眼前。 面对其他美好景象,你会怎样赞叹?
生:垂杨袅袅晴方好。
生:荷花绰约晴方好。
2.理解“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正当诗人陶醉于西湖的丽日晴空、无限风光时,忽然下起了雨,眼前的西湖变成了怎样的一番景象? 咱们一起去瞧瞧。
(播放相关视频,师随机解说,而后出示:山色空蒙雨亦奇)
师:“空蒙”怎么理解? (空蒙:迷茫的样子)烟雨蒙蒙,山色迷蒙,这是一种朦胧之美。 一天之中,西湖的美景变化多姿,请你判断下列词语中哪些是描写明朗之美的,哪些是描写朦胧之美的。
波光粼粼、波光闪闪、湖水荡漾、浮光跃金、丽日晴空、风和日丽、烟雨蒙蒙、云雾苍茫、山色朦胧、迷迷茫茫、云雾朦胧、朦朦胧胧
3.理解“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师:苏轼沉浸在这美妙的境界里,他情不自禁地想到了谁? (西施)还赞叹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
(生齐读)
师:大家知道西施吗?
(出示关于西施的资料)
师:是呀,西湖如西子,美景如美人,难怪苏轼会发出这样的赞叹。 因此,西湖又有了一个美丽的别称——西子湖。
4.拓展延伸,领略西湖古诗之美。
师:西湖以绝美的风景、无限的风情,备受文人墨客的喜爱,他们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唐代白居易挥笔写下: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清代周起渭把西湖喻为明月:
若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是广寒宫。
现当代诗人艾青写道:
月宫里的明镜,不幸失落人间。
时晴时雨好风景,秀美西湖入笔端。
师: 想一想诗人苏轼笔下的西湖胜状。
师生齐背古诗。
总结:课后请同学们把古诗背诵默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