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1、北京的春节
新课导入:
百里不同风,
千里不同俗。
阅读时,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
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因作品很多而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作品收在《老舍文集》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地读课文,读准字词,读通句子。
2.想想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因作品很多而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作品收在《老舍文集》里。
多音字:
铺:pū (铺路)pù (店铺)
分:fèn(分外)fēn(分开)
间:jiān(中间)jiàn(间隔)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因作品很多而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作品收在《老舍文集》里。
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初旬:每月的第一个十天。
娴熟:熟练。
零七八碎:零散没系统的事情或没有大用的东西。本文中指杂拌儿之类的零食。
万不得已: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本文中指实在没有办法赶回来过年。
截然不同:形容事物之间间,界限分明,完全不一样。截然,界限分明地。
万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景象。更,改变,改换。
悬灯结彩:悬挂彩灯、彩带等,形容场面喜庆、热闹。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因作品很多而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作品收在《老舍文集》里。
空竹,也叫舞铃,是用一根长绳舞耍一个哑铃形状的滚轴,做出各种花式动作的民族体育活动。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因作品很多而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作品收在《老舍文集》里。
初读了课文,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忙碌
喜庆
热闹
作者简介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因作品很多而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龙须沟》《茶馆》等。作品收在《老舍文集》里。
自学提示:
快速地浏览课文,思考:作者围绕春节都写了哪些重要的日子?这些日子里人们有哪些活动?完成下面表格。
时 间 人们的活动
腊月初八
熬腊八粥,泡腊八蒜
腊月初九至腊月二十二
孩子:买杂拌儿,买爆竹,买各种玩儿
大人:预备过年的物品
腊月二十三
放鞭炮、吃糖
腊月二十四至腊月二十九
大扫除,把吃的准备充足
除 夕
做年菜,穿新衣,贴对联,贴年画,灯火通宵,放鞭炮,吃团圆饭,守岁
正月初一
店铺关门,男人拜年,女人待客,逛庙会
初六
铺户开张,还可以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
看花灯,小孩放花炮,吃元宵
正月十九
孩子上学,大人照常做事
详写:
略写:
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
腊月二十三、正月初六、正月十九
详略得当,重点突出
研读赏析,感受年味
请大家默读课文1-2自然段,边读边思考:腊八这天有什么习俗?勾画相关语句,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写批注。
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
“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语言通俗有趣。
熬腊八粥
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
色如翡翠”和“色味双美”这两个词,我们能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简练,给我们呈现出一幅鲜明的画面,感受到浓浓的年味,这也是老舍先生语言的魅力。
泡腊八蒜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思考:
1、这段话的中心句是什么?
2、你从哪些活动中体会道了除夕的热闹?
1、中心句:除夕真热闹。
2、你从哪些活动中体会道了除夕的热闹?
穿新衣
贴春联
放鞭炮
吃团员饭
做年夜饭
守岁
俗名“熬年”。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
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有延长父母寿命的意味。
守岁:
默读第8自然段,说一说正月初一与除夕有哪些不同?
除夕
真热闹:贴对联、年画,赶做年菜,灯火通宵,鞭炮不绝。
正月初一
真静:铺户上板,全城休息。
截然不同
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初一
默读第9-10自然段,总结一下正月初一人们都有哪些活动?
男人们
女人们
孩子们
到亲戚、朋友家拜年。
在家中接待客人。
逛庙会、骑毛驴、买玩具。
春节的第三个高潮——元宵节
默读课文第11-12自然段,看看元宵节是什么景象,人们是怎么度过的?
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
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的故事。
灯的数量多
灯的种类多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这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作用。
十九天“美好快乐的日子”竟然“一眨眼”就过去了,作者恋恋不舍的心绪跃然句中。
主旨概括
本文用充满“京味儿”的朴实无华的语言,按时间顺序,以人们的活动为主要内容,描绘了一副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图,表现了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示了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温馨与美好,也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