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易错题检测卷(试题)-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红看到了 B.小丽看到了 C.小强看到了
2.小红一步的长度大约是多少?( )
A.4米 B.4厘米 C.40厘米
3.下面图形( )是平行四边形。
A. B. C.
4.小红和小玲做纸花,每人做15朵。送给幼儿园小朋友10朵,还剩多少朵?( )
A.5朵 B.10朵 C.20朵
5.4个7相加,列式错误的是( )。
A.4+7 B.4×7 C.7+7+7+7
6.30个苹果平均分给小芳和她的5个好朋友,平均每人分( )个。
A.5 B.6 C.7
7.把左边这些茶杯全都装进这个里,能装得下吗?( )
A.能 B.不能 C.无法确定
8.同学们参加体操比赛,男生32人,女生24人,每8人一组,可分成( )。
A.7组 B.8组 C.9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1分)
9.下面的物体是由( )个小正方体搭成的。
10.铁钉长( )厘米
橡皮长( )厘米
11.下面是用七巧板拼成的图形,说说各是几边形,填一填。
( )边形 ( )边形 ( )边形
12.把每条边上的三个数加起来,得数填在( )里。
13.过两点最多画( )条线段;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最多画( )条线段。
14.△□各代表一个数。已知□+△=35,△=□+□+□+□,那么△=( ),□=( )。
15.在括号里填“<”“=”或“>”。
9+9( )9×9 10-5( )10÷5 4×6( )5×5
6×8( )40 1米( )11厘米 70厘米( )7米
16.计算42÷6=( )时,用到的乘法口诀是( ),表示把42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还表示有42个,每( )个一份,能分( )份,也就是42里面有( )个( )。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7.一根1米长的丝带,先用去了57厘米,又用去了14厘米,还剩29厘米。( )
18.一双运动鞋长20厘米。( )
19.8÷8的商比3÷3的商大。( )
20.是由六条边围成的,所以叫作六边形。( )
21.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 )
四、计算题(共18分)
22.直接写出得数。(每题0.5分,共8分)
6×4= 2×9= 40÷5= 27÷3=
7×6= 36÷6= 5×4= 7×9=
42÷6= 3×5= 30÷6= 18÷3=
8×3÷8= 6×6-5= 5÷5×4= 72÷9÷4=
23.用竖式计算。(每题2分,共6分)
45+28+19 93-58+25 60-48-12
24.列算式。(每题4分,共4分)
(个) (个)
(个) (组)
五、解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25.你能把下图添上一条线,使平行四边形的个数变为18个吗?
26.有两根绳子,第二根比第一根短23厘米,两根绳子都用去同样长的一段后,第二根还剩下14厘米,第一根还剩下多少厘米?两根一共还剩下多少厘米?
27.同学们参加艺术节表演,二(1)班有26人参加,二(2)班比二(1)班多15人参加,二(3)班比二(2)班少11人参加,____________?(请你先提出问题,再解答)
28.一辆公共汽车上原有乘客45人,到人民公园后下车18人,上车23人。离开人民公园时车上有乘客多少人?
29.生物小组种了24盆黄菊花和18盆白菊花,一共种了多少盆菊花?如果平均分给7个班,每个班可以分得几盆?
30.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
(1)白雪公主在森林里已经住了多少天?
(2)每个小矮人送给白雪公主4朵花,白雪公主一共能收到多少朵花?
参考答案:
1.A
2.C
【分析】4米,有一层楼房那么高,走一步不可能走4米;
4厘米,很小的一段距离,正常走一步也不可能只有4厘米;
故,走一步的长度大约是40厘米比较合适。
【详解】由题意分析得:
小红一步的长度大约是40厘米。
故答案为: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长度的估测,要结合生活经验来做题。
3.B
4.C
【分析】先求出小红和小玲两人做多少朵纸花,再减去10朵,即可解答。
【详解】15+15-10
=30-10
=20(朵)
还剩20朵。
故答案为:C
【点睛】先算出小红和小玲做纸花的总朵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本题容易误把15朵当作总朵数,应注意审题。
5.A
6.A
7.A
8.A
【分析】先算出总人数,再用总人数除以每组的人数,求出结果,即可选择。
【详解】32+24=56(人)
56÷8=7(组)
故答案为: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乘法口诀的应用,关键是先求出总人数。
9.7
10. 5 5
【详解】略
11. 四 五 五
12.
【详解】略
13. 1 3
14. 28 7
【分析】根据△=□+□+□+□,将□+△=35中的△换成与它相等的□+□+□+□,写成□+□+□+□+□=35,即为5×□=35,根据乘数=积÷另一个乘数,可求出□是几。进而求出△是几。
【详解】根据分析得,将△=□+□+□+□代入到□+△=35,可得:
□+□+□+□+□=35
5×□=35
□=35÷5=7
△=35-7=28
【点睛】本题考查乘法的意义以及10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15. < > < > > <
【分析】含有算式的比较大小,先计算出结果,再比较大小;
含有单位的比较大小,先换算成相同的单位,再比较大小。
【详解】9+9=18,9×9=81,故,9+9<9×9;
10-5=5,10÷5=2,故,10-5>10÷5;
4×6=24,5×5=25,故,4×6<5×5;
6×8=48,故,6×8>40;
1米=100厘米,故,1米>11厘米;
7米=700厘米,故,70厘米<7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整数的比较大小,要熟练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16. 7 六七四十二 6 7 6 7 6 7
17.√
18.√
19.×
20.√
【详解】略
21.√
【分析】对于一般的物体,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例如观察图形可知,图形从正面看是;从右面看是;从上面看是。但也有特殊情况,如果这个物体是正方体或是球体,那么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的形状一样。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也有可能是一样的。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22.24;18;8;9;
42;6;20;63;
7;15;5;6;
3;31;4;2;
【详解】略
23.92;60;0(竖式略)
24.8+8=16;16÷2=8;
8×2=16;16÷8=2
【详解】略
25.
【详解】平行四边形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可以把这个图形上下底两条平行线间画出一条线段就能把平行四边形的个数变为18个。
26.37厘米;51厘米
27.二(3)班有多少人参加?(答案不唯一)
30人
【详解】二(3)班有多少人参加?(答案不唯一)
26+15-11=30(人)
答:二(3)班有30人参加。
28.50人
【分析】用车上原来乘客的人数减去下车的人数,得到的差再加上车的人数,结果就是所求。
【详解】45-18+23
=27+23
=50(人)
答:离开人民公园时车上有乘客50人。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要熟练掌握。
29.42盆;6盆
【分析】把黄菊花的数量和白菊花的数量加起来,结果就是菊花的总数量。
用菊花的总数除以班级总数,结果就是每个班分得的菊花数量。
【详解】24+18=42(盆)
42÷7=6(盆)
答:一共种了42盆菊花;每个班可以分得6盆。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整数加法及乘法口诀的应用,关键是先求出菊花的总数量。
30.(1)5×7=35(天)
(2)7×4=28(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