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2课时)课件(共51张PPT))-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第2课时)课件(共51张PPT))-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湘教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9.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2-24 21:5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5.3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航拍中国第四季——西藏宣传片,感受不一样的神州大地。
1
青藏地区
CONTENTS


区域认知
综合思维
教学目标
人地协调观
读图了解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和人口、民族等区域情况。通过阅读图文资料,联系已学知识,归纳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
了解青藏地区受高寒的影响,农牧业和生活的特色。
通过对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的比较,了解这两大地理单元的地理差异。进一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初步掌握归纳区域地理特征的方法。
PART 01
青藏地区
找出作为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南方地区分界线的山脉。说出本区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是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横断山脉是青藏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青藏地区
位于 山脉以西, 山脉以北,昆仑山脉、 山脉以南。
横断
喜马拉雅
阿尔金
位置
说出位于青藏地区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及其行政中心。
青藏地区包括青海省(西宁)、西藏自治区(拉萨)和四川省(成都)的西部。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仅占全国的1%。
青藏地区
找出青藏地区主要的地形区,说出本区主要的地形类型。找出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和珠穆朗玛峰。
高原:青藏高原。
盆地:柴达木盆地。
山地:横断山脉、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
唐古拉山脉、巴颜喀拉山脉等。
主要地形区
以高原地形为主,平均海拔高,有“世界屋脊”之称。多雪山冰川。西北部海拔高,起伏和缓,(远看是山,近看成川)东南部海拔较低,起伏很大。
地形特点
青藏地区
青藏高原
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世界屋脊”,雪山连绵,冰川广布,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珠峰新高度
由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不断挤压,导致珠峰“长高”。2020年12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8848.86米!
青藏地区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造成那曲和南京两地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
纬度 海拔 1月平均气温 7月平均气温
那曲 (西藏) 31°12′N 4808米 -12.6℃ 9.0℃
南京 (江苏) 32°00′N 8米 2.4℃ 27.8℃
那曲的海拔高度远高于南京,因此1月和7月平均气温均低于南京。那曲纬度比南京低,而且相似,因此两地的气温差异与纬度关系不大。
青藏地区
对照中国降水分布图,说出青藏地区的年降水量分布特点。
青藏高原的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大多数地区降水量低于400毫米。
青藏地区
气候特征
青藏地区的气候主要属于高山高原气候。“高寒”是其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
青藏地区
西藏太阳能电站
太阳灶
拉萨——日光城
青藏地区
这里海拔高,冬寒夏凉,昼夜温差大,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日照资源丰富。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每年平均日照总时数多达3005.3小时,平均每天有8小时15分钟的太阳。比在同纬度上的东部地区几乎多了一半,比四川盆地多了2倍。素有“日光城”之称。
找出发源于青藏地区主要河流(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恒河、印度河)。想一想,为什么青藏地区会成为这些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由于青藏地区海拔高,高山终年积雪冰川广布,夏季冰雪融化水由高原上向下流淌,为河湖提供水源,使青藏高原成为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青藏地区
思考青海省南部为什么被称为“三江源地区“,请在图中找出依据。







青藏地区
三江源地区
青藏地区
黄河、长江、澜沧江都发源于青海省南部,故称“三江源地区”。也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因此被誉为"中华水塔"。
青藏地区拥有藏羚羊、雪豹、野驴、野牦牛等珍稀动物。
三江源有哪些珍稀的野生动物?
青藏地区
藏羚羊
野驴
雪豹
为什么要严格保护“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
“三江源地区”是我国乃至亚洲的重要水源地,我国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但这里的自然环境严酷,生态脆弱,一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将难以恢复。
青藏地区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导致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同时,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三江源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有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等。
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如何,中国为守护地球生命共同体做出了哪些努力?
在2021年的COP15领导人峰会上,习主席宣布,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同时,启动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体系建设。一年多过去了,国家公园生机盎然,国家植物园草木葱茏。
同时,守护地球生命共同体,我们也一直在作出中国贡献。我国创造性地提出了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兼顾发展和保护,为世界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中国方案。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离不开各国携起手来,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中国人有句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迈上新台阶,我们看到的将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一个更加清洁美丽的世界。
时事新闻
由于青藏地区的高寒气候,农作物一般分布哪里?这里有什么样的优势条件?
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农业类型被称为河谷农业。
优势:①地势较低,气温较高
②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③灌溉水源充足
④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青藏地区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
湟水谷地
雅鲁藏布江谷地
青藏地区
主要农作物
小 麦
青 稞
油 菜
豌 豆
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一般选择种植春小麦、青稞、大麦、豆类、马铃薯、油菜等耐寒、耐旱的作物,
光照强,日照充足,有利于作物……
青藏地区种植的青稞和小麦等作物穗大粒饱。议一议,本区青稞和小麦等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青藏地区
光照强,日照充足,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较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的积累,因而本区青稞和小麦等作物穗大粒饱,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气温低,作物的生长期较长;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
高原畜牧业
青藏高原是我国的高寒牧区。在独特的高寒条件下,青藏地区耐寒的高山草甸分布广泛,生长着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高原环境的牲畜——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青藏地区
“高原之舟”
牦牛是青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畜种,它的毛厚而长,耐寒力强,体矮身健,善于爬山负重,被称为“高原之舟”。牦牛肉质好,是青藏地区居民的重要肉食来源。牦牛奶可制酥油,毛皮能做皮衣、帐篷和绳索,绒可制毛衣、毡,骨可入药,牛粪可做燃料。
青藏地区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区。
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的民族
青藏地区的藏族人民多信奉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位于拉萨市的布达拉宫、西宁市的塔尔寺,都是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
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的宗教
好客的藏族人民
藏族人民非常好客,对远方来客先要献上洁白的哈达,以示敬意。然后,请客人喝青稞酒、酥油茶,吃牦牛肉或绵羊肉,并以热情的赞歌和欢乐的锅庄舞为客人助兴。藏族人民的主食是糌粑zān bā,即青稞、豌豆炒熟磨制而成的炒面。把糌粑用水和酥油茶或青稞酒拌和,用手捏成小团就可以吃了。
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居民的日常主食主要是糌粑,牛羊肉也是常见的食物。为了抵御严寒,人们都爱喝用青稞酿造的青稞酒。
碉房是青藏地区的传统民居。青藏高原土层浅薄,林木稀少。当地人们在建造房屋时,就地取材,主要以石块为原料。房屋墙体厚实。
牧民一般住在用厚重的牛毛毡搭成的帐篷中。
青藏地区
布达拉宫
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高117米,长400余米,宫殿依山垒筑,楼群鳞次栉比,殿堂内供奉着众多佛像和灵塔。相传为,该宫殿是公元7世纪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建的,后屡有修筑。布达拉宫是藏族人民崇佛礼佛的圣地,也是拉萨市的象征。
从1951年起,国家先后修建了川藏、青藏、新藏、滇藏、中尼等公路,构成了一个以拉萨为中心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后新建了从西宁到拉萨的青藏铁路,并建立了以拉萨为中心的航空网络。
青藏地区的交通分布
青藏地区
青藏铁路
2005年10月,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及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铺通。该铁路东起西宁,经格尔木、昆仑山口、沱沱河沿、安多、那曲、当雄,西至拉萨,全长1956千米。青藏铁路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改写了西藏没有铁路的历史,显著改善了青海、西藏的交通条件和投资环境。
青藏铁路修建过程中克服了三大困难:高寒缺氧、长年冻土、生态脆弱。
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的经济发展
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青藏地区的工农业生产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如湟水谷地、雅鲁藏布江谷地等区域的农业,西宁、柴达木盆地、拉萨、林芝等地(区)的工矿业,都已具有相当规模。
青藏地区
青藏高原现已成为旅游观光和科学考察的宝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和科学工作者。
丰富的生物资源
奇异的风光
灿烂的文化
独特的民俗风情
青藏地区
考虑到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特征,你要准备哪些物品?为什么?
②昼夜温差大,需带厚衣服
青藏地区
①日照强烈,注意防晒,需带防晒霜
③高寒缺氧,需带氧气袋
读图,说出青藏地区的能源和矿产种类有哪些?分布在哪里?
清洁能源
(太阳能、地热能、水能)
矿产资源
柴达木盆地—“聚宝盆”
青藏地区地热资源最丰富(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主要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羊八井是我国最大地热田,可用来发电,取暖。
青藏地区
“聚宝盆”
柴达木气候干旱,沙漠、盐湖、盐沼遍布。由于盐、石油、天然气、石棉、铁、锰、铬、稀有金属、玉石等矿产资源都很丰富,其中钾盐的储量居世界前列,因此有“聚宝盆”之称。目前,已在盆地内的察尔汗盐湖附近建起了中国最大的钾肥厂。此外,格尔木、锡铁山、冷湖等地也建有一批工矿企业。
青藏地区
区域特征是通过各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形成的。在归纳区域特征时,要善于抓住影响区域的主导因素,进而分析主导因素与其他因素的关系,最终把握区域的地理特征。依照下图分析,归纳青藏地区的地理特征。
光热资源丰富,气温变化剧烈
自东向西大致由草原向荒漠变化
河流稀少,多内流河
风力作用强,荒漠广布
西北地区的干旱特征
地处内陆
山脉阻隔
风沙治理
生态保护
农田、村庄和城镇多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绿洲农业
农产品品质优良
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地形特征
气候特征
主要河流
主要矿产
主要农作物
特色农业
自然环境特征
高原、盆地为主
冬冷夏热,降水稀少
日照充足,气温低
黄河、塔里木河
大河发源地
煤、石油
钾盐
甜菜、棉花
青稞、小麦
绿洲农业(属灌溉农业)
河谷农业
干旱
高寒
高原为主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对比
青藏地区
列表比较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地理差异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地形特征
气候类型
主要河流
主要矿产
主要农作物
高原、平原为主
平原、高原盆地、丘陵
高原、盆地为主
高原为主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黄河、海河、
黑龙江等
长江、珠江
长江、黄河、澜沧江
塔里木河
煤、铁、石油
有色金属
煤、石油、天然气
钾盐、石油
小麦、玉米、大豆、谷子等
水稻、油菜、甘蔗等
小麦、青稞、豌豆、油菜
小麦、棉花、甜菜、瓜果
青藏地区
中国复杂的地理环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读图5-38至5-41,完成下列任务。
来到哈尔滨的冰雕公园,就像走进了神话中的水晶宫。哈尔滨的冰雕在露天里能够保存比较长的时间,这与当地的气候有什么关系?
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
哈尔滨冰雪大世界
青藏地区
在云贵高原,无论干农活,还是去赶集,背篓是农民常备的用具。当地人使用背篓的习惯,与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地形崎岖不平,交通不便
青藏地区
蒙古包是蒙古族等草原牧民居住的帐篷,它易于拆卸、搬运和安装。这种传统民居与牧区的自然环境及生活方式有什么关系?
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
青藏地区
藏族同胞穿外衣时,喜欢只穿左边的衣袖而把右臂露在外面。这样的穿着习惯与青藏高原上的气温变化特点有什么关系?
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
藏袍是藏族的传统服饰,由于高原上日照强烈,即使在严冬,只要太阳一出来,气温就很快上升,气温日较差可达20℃,有“一年无四季,一天见四季”之说。高原早晚很冷,藏民可以将双手藏在藏袍袖中,紧裹藏袍而御寒;而一到中午,日照强烈,气温上升,则可以脱下一只袖子,或脱下两只袖子系在腰间。
青藏地区
课堂小结
青藏地区
区域概况
自然环境特征
农牧业生产状况
交通运输条件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当堂检测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长江、黄河、珠江都发源于青藏高原
B.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
C.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烈,是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
D.我国有“聚宝盆”之称的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区
2.青藏高原是我国独特的地理单元。下列现象与其“高”、“寒”特征无关的是( )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日照强烈、太阳能丰富
C.地热资源丰富、分布广 D.种植业以河谷农业为主
3.藏袍是藏族传统服饰,它反映了当地的气候特点是( )
A.气温日较差大 B.气温年较差大 C.降水季节变化大少 D.降水少
D
C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