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一章:走进物理世界
1.3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
沪粤版 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想一想,想要知道一张纸的厚度,那该怎么测量呢?
新课引入
①累积法(测多算少法)
采用间接测量的方法
1.测出书本内页的厚度H;
2.算出纸的张数N;
3.一张纸的厚度D=H/N。
a. 把铜丝紧密绕在铅笔上;
b. 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的圈数n;
c. 用刻度尺量出n圈铜丝圈的长度L;
d. 铜丝的直径 d= 。
测量细金属丝的直径:
长度L
圈数n
一、长度的间接测量
圆锥体的高度为8.2mm
②配合法(平移法)
借助于一些简单的辅助器材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平移”到刻度尺上,从而可直接测出该长度。
适用于测圆、圆柱体的直径和圆锥体的高等。
纪念币的直径为1.06cm
活动2:
想一想:如何测曲线的长度?(与同学交流,决定自己的测量方案)
③化曲为直法
用无弹性的棉线与曲线完全重合,作好两端的记号AB;然后拉直测出棉线长度l,即为曲线的长度。
适用于测较短的曲线长度。
测量一段曲线AB的长度
A
B
C D
用棉线(图中红线)与地图上两地间铁路线完全重合,测出棉线AB的长度,根据地图的比例尺即可求出铁路线的长度S:
S= SAB×n(n比例尺)
测出京沪高铁两地间铁路线的长度
A
B
(4)滚轮法
用已知周长的轮子,沿曲线滚过,记下轮子滚过的圈数
曲线的长度=轮子的周长×转过的圈数
A
B
一、长度的间接测量
二、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测量
1.测量工具:
量筒(或量杯)、水、烧杯
2.认识量筒(量杯):如下右图。
量杯
(1)测量范围
(2)分度值
(3)量筒和量杯不同点
(4)读数
量筒
Ⅰ形状:量筒上下粗细均匀,量杯上粗下细。
Ⅱ刻度线:量筒分布均匀,量杯分布不均匀。
视线与凹面的底部相平
(4)读数:
如果量筒或量杯里的液面是凹形的,观察时要以凹形的底部为准。若是凸形的,以凸形的顶部为准。
视线与凸形的顶部相平
23mL
25mL
使用量筒的注意事项
①被测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量程。
②在测量范围内,应选择分度值较小的量筒,目的是提高精确度,减小测量误差。
③不能用量筒测量高温以及对玻璃有腐蚀性的液体。
二、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测量
用量筒测量一不规则石块的体积。
1、仪器:
2、步骤:
量筒(1个)、细线(1根)、待测石块、水、烧杯(1个)
(1)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量筒。
(2)在量筒中盛装适量的水,记下液面的示数V0。
(3)用细线拴住石块,缓慢放入量筒中,使石块全部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液面的示数V1。
(4)待测石块的体积V= V1- V0。
(5)收拾整理好仪器。
V1
甲
乙
V2
A.自己身上的“尺”
B.自己身上的“表”
在正常的情况下,你的脉搏1min跳动多少次?能否用它作为“表”来估测时间呢?
1 m
1 dm
1 cm
三.利用自己身上的“尺”和“表”测量
一柞约15cm
一步约60cm
一庹约160cm
“一柞”(约15cm)、“一步”(约60cm)、“一庹”(约1.60m,成人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可以利用这些“尺”估测长度。
生活中,我们常常采用一些粗略的方法来测量长度。人体的哪些部位可以作为“尺”用来估测长度?
比一比,看看谁知道的最多。
三.利用自己身上的“尺”和“表”测量
长度和时间的应用
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化曲为直
滚轮法
累积法
辅助工具法(卡尺法)
体积的测量
认识量筒和量杯
量筒和量杯的使用方法
使用量筒或量杯测体积
你身上的尺和表
1. 新冠肺炎病毒颗粒的直径小于0.1μm,但新型冠状病毒是承载在飞沫上传播的,而飞沫的直径是5μm,我们常用的医用口罩可以过滤小至4μm,PM2.5口罩可以过滤小到2.5μm,N95口罩可以过滤小到1μm,这些都是有用的。
5μm=___________mm=________m。
练习:
5×10-3
5×10-6
2. 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______m.
1.757
3.将金属细丝在铅笔上紧密地绕了40圈,然后用毫米刻度尺测得其宽度为5.00cm,由此可知该金属丝的直径为_____cm。
0.13
4.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方法中正确的是( )
D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