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字母表示数》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用字母表示数》,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板书设计,七个方面展开我对本节课的构思。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常见的数量关系、周长、面积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安排的,这些都是理解本单元所学知识的重要基础。本课内容看似浅显、简单,但它是由具体的数和运算符号组成的式子过渡到含有字母的式子,使学生建立初步的符号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认识过程上的一次飞跃。对提高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本单元知识又是学生进入代数知识学习的入门知识,是学习方程的基础。
本节课先学习用字母表示一个特定的数,逐步过渡到学习用字母表示一般数、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待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再学习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这样由易到难,层层深入,便于学生有效掌握。
设计意图:通过教材分析,明确了教材的地位,为下面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二、学情分析
知识能力方面:已经接触过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具备了一定的合作学习探究的能力。
生活经验方面:由研究一个特定的数过渡到用抽象的字母来表示一般的数,这在刚开始学习时对学生来说会有一些困难。
学习现状方面:好奇心求知欲强,但运用数学思想、方法探究问题的能力薄弱。
教学目标
依据课标要求,我给出了本节课的四维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1、在现实情境中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2、明确字母可以表示任何数,会用字母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数学思考:1、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通过观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2、在探索用字母表示数过程中,发展了抽象思维、合情推理能力。
问题解决:经历探索数量关系,发现规律,运用字母表示规律,并通过运算验证规律的过程。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
重点:通过操作思考,由特殊归纳一般规律,并用字母表示规律;
难点:规律的探究过程及表达;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以目标为导向,以教材为依托,构建高效课堂新模式。
教学模式
为了构建一节有问题、有目标、有思辨、有生成、有评价的高校课堂,本节课主要从创设情境问题导入、师生合作探索新知、应用新知解决问题、课堂小结检测训练、注重个性布置作业,五环节展开。
模式特点:层层递进,启发思考,符合学生们认知规律,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基本原理:“自主、合作、探究”的思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
基本原则: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
实施策略: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教师适时点拨。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取的教法是情景教学法、讲练结合法、点拨法,学法是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微课自查。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问题导入(3分钟)
一只青蛙一张嘴,2只眼睛4条腿…
师:出示数青蛙歌谣,来探究数学知识中用字母表示数
生:全体根据生活经验咏歌谣,认真观察对比归纳出规律,把这一规律表示出来
设计意图:从儿歌入手,学生感觉比较亲切,也降低了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难度
师生合作,探索新知(20分钟)
问题1: 哈利波特的魔法箱
问题2: 用字母表示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
设计意图:此环节结合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景,把学习过程变成不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通过系列问题的探究解答使学生了解如何用字母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形成初步的符号感。
问题3:用字母表示儿歌及绕口令中的规律.
一只青蛙一张嘴,2只眼睛4条腿…
两只青蛙两张嘴,4只眼睛8条腿…
…
n只青蛙( )张嘴,( )只眼睛( )腿…
设计意图:前面三个问题的设置,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进行了探究解答,特别是问题3的设置,学生的参与意识强,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总结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在此基础上,引入用字母表示数的更广泛的应用。
问题4::对日历中数字排列规律的探究及字母表示.
(1)观察2020年9月的日历,同一横行上相邻的3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2)如果设其中的一个数为a,那么其他两个数怎样表示?
(3)观察日历,同一竖列上相邻的3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怎么用字母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4)观察日历上用方框任意圈出的4个数,你能说出这4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周日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问题5: 如图: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棒.
(1)按图中的方式,搭2个正方形需要______根火柴棒,搭3个正方形需要______根火柴棒.
(2)搭4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3)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你是怎样得到的
(4)如果用n表示所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棒
设计意图:此题放手让学生合作探究,使学生由动脑思考转变为手脑并用,小组合作,考虑多种方法。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7分钟)
小明今年14岁, a年前小明( )岁。
有两个连续的自然数,较小的一个是n, 则较大的一个是 ( )。
3、偶数用( )表示,奇数用( )表示。
4、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是a,十位数字是b,则这个数是( )。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注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大多数学生能得到必要的巩固。学生上台讲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堂小结,检测训练 (9分钟)
这堂课你学到了什么?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然后观看微课视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进行小结,有利于学生对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编码处理,加强理解,记忆。
当堂检测
1、长方形的周长为10,它的长是a,那么它的宽是( )
A. 10-2a B.10-a
C. 5-a D.5-2a
2、水结成冰体积增大 ,现有体积为a的水结成冰后体积为( )
A. a B. a
C. a D. a
3、如果用a表示一个有理数,那么a的相反数可以表示为( );当a≠0时,a的倒数可以表示为( )。
4、今年李华m岁,去年李华( )岁,5年后李华( )岁。
5、每袋面粉重a千克,每袋大米重b千克,8袋面粉和5袋大米共重( )千克。
设计意图:及时检测巩固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了解自身的掌握情况。
(五)注重个性,布置作业 (1分钟)
必做题:书P81,1 落实基础
书P82,2 落实基础
选做题:书P82,3 拓广探索
设计意图:分层布置作业是为了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注重学生个性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突出重点,简洁大方,清晰直观,利于学生回顾整节课的知识生成过程。
数学使人周密,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我的说课结束,感谢您的聆听,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