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课件(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2-25 11:5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6课 北宋的政治
贤相辈出,却无力改变官场的腐败昏庸;
名将咸聚,却无法抵挡西陲小国的进攻;
才子云集,却热衷无休无止的内耗党争;
经济富裕,却用于购买和平;
文化昌盛,却不能扭转颓败的国运。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这就是宋朝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一)、宋朝的建立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960年
赵匡胤,宋太祖
开封(东京)
宋太祖赵匡胤
“陈桥兵变”
北宋的局部统一:
宋太祖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分裂割据局面。
北宋时期形势图
北宋的统一只是消除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状态,不是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北宋的统治区域,只是原来五代十国的范围,在北宋的北方有辽,西北有西夏,西南有吐蕃和大理等,这时的中国处于多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状态。

西夏
吐蕃
大理
多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状态
注意:北宋的统一只是消除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状态,不是全国的统一。
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
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任务二:宋太祖采取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收权
收钱
收兵
(二)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看图表,说说五代十国政权的特点。
结论:五代十国时期,武将当权,政局动荡不止,王朝个个短命。
唐朝末年,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白皮P34.11(1))
节度使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力量失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
1.军事上(原因:唐末以来武将专权的积弊)
(1)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牢牢控制了军队(杯酒释兵权)
(2)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3)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隔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关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握兵权
发兵权
枢密使
“天下营兵,纵横交互,移换屯驻,不使常在一处”
加强中央集权
2.在中央
(1)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相权
(2)在宰相之下又设副宰相,与宰相共同议政
(3)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皇帝
宰相
事无不统
改革后
分化事权
削弱相权
皇帝
宰相
枢密院
三司
参知政事(副相)
军权
财权
3.地方上
(1)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2)知州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频繁调动州县长官
(3)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4)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
(5)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
政治
经济
皇帝
兵权
财权
政权
通过上述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影响:
作业本P24,5(2)
收兵权:积极影响:
防范将领拥兵,兵权集中于君主
收财权:转运使
收赏罚权:积极影响:
防范地方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1、目的:
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2、宋太祖:
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3、宋太宗:
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文臣统兵格局逐渐形成
宋朝文官出行图
欧阳修
欧阳修,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天圣八年进士。以翰林学士修《新唐书》。
宋英宗时,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兵权
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文臣统兵
行政权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陈寅恪
4.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
(1)概况:
(2)影响:
范仲淹
包 拯
欧阳修
宋朝名臣
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
①在全国范围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
②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③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励学篇》
——宋真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神童诗》
——汪洙
……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
……
① 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
② 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
③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①军队战斗力减弱;
②政府办事效率低下;
③增加财政支出
积极:
消极: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作业本P25,5(3))
原因: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影响:有利于当时政权的稳定和社会安定,有利于促进文化教育发展,但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造成北宋军队的积弱局面。
三、王安石变法
读课本31页-32页,完成下表。
背景
时间 人物
目的
内容
北宋政治风气因循保守……土地兼并剧烈,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1069年
宋神宗、王安石
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1、募役法—征收役钱,雇人到官府服役,官僚也要交纳役钱
2、方田均税法—核实土地,平均征税
3、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兴修水利
4、保甲法—编制农村人户,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的人户出一人为保丁;保丁平时种田,农闲练兵
如何评价王安石变法?
变法派所制定的一些政策法令及其实践,虽还远远谈不到解放生产力,但对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总还是有一些帮助的,因而是产生了积极的作用的。王安石既有军政韬略,又有施政才能,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
—— 邓广铭《北宋政治改革家王安石》
(变法)二三年间,开阖动摇,举天地之内,无一民一物得安其所者……数十百事交举并作,欲以岁月变化天下。
——(北宋)刘挚《忠肃集》卷3
操之过急,数项改革几乎同时推行,缺乏渐进性
1、变法收到一些成效,政府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兴修大量水利工程10000多处
2、但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宋神宗死后,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
课后活动
1、赵普所说的“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指的是什么 宋太祖对此采取了哪些措施 (白皮P34,11(2))
“权”指的是节度使的行政权力。措施:委派文官担任各州县长官,三年一换,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钱”是地方财权,即原来节度使在地方收取并截留税赋的权力。措施:下令取消节度使收税权,除各州留一部分作为地方必要支出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后来又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兵”指的是节度使的兵权。措施: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控制对军队的调动,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北宋的政治
北宋的建立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
重文轻武
王安石变法
收精兵
中央:削实权
地方上:制钱谷
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
抬文抑武,文臣统兵
发展科举文教事业
课堂小结